西西河

主题:关于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关系 --- 回复 一刀 兄 -- 煮酒正熟

共:💬52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继续昨天的话题——“开明专制”与“民主”

昨天的话题讲到在民主制度的国家中,所谓的国家利益往往跟每个人的个人利益相协调。即使不能说两者一定是相辅相成的,但大多数时候,倒是互相促进的。专制国家中,所谓的国家利益往往成为统治者的遮羞布。在这个冠冕堂皇的词汇下,是国民被强奸和出卖的现实。

其实,无论是民主国家的统治者还是专制国家的统治者,其本质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无论从执政能力到个人性格乃至其道德品质,决不会有多大的“统计学差异”,^_^。区别所在导致最后结果迥异的原因就是制度的制约作用。

如果一个政府官员,他不用担心自己的乌纱帽会被老百姓摘掉,他不用担心自己的后代会沦为普通国民。他有什么理由必须为老百姓服务呢?他有什么理由为国民的利益着想呢?此时所能依靠的,让这些官员们不要变得太坏的所谓制约力量,除了强调提高道德,还真没什么办法了。^_^

我们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开始,可以数数看每隔几年提出的口号。“三讲”、“三个代表”、“以德治国”、“两个务必”。^_^,这些就像耳边风一样的道德口号,除了透露出执政者的无奈和沦为笑柄外,还能剩下什么呢?甚至各种顺口溜都拿这些口号来揶揄一番。其实统治者们也没有办法。依靠党内监督———靠不住;依靠外部监督——不敢;依靠法制——政府本身就是屡屡犯法的被告;依靠上、下级监督——往往最后是蛇鼠一窝。^_^剩下的只能求诸于道德自律了。至于官员能否自律只能是“天晓得”。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里就很深刻地描述了这个以道德治国的明帝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400多年过去了,这些政治形态居然没有多大的不同。

有人提出“民主”和“专制”都是手段,目标当然是人民的幸福。不错。但是,这种提法似乎给人的印象是:民主和专制都能达到让人民幸福的最终目标,只是实现的途径不同罢了。如果说意思有出入的话,也只是在“专制”两个字前面加上“开明”二字。似乎加上这两个字,“开明专制”与“民主”不过是选择吃鱼还是吃鸡那样的差异而已。^_^

前面提到民主的某些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民对于政府和执政者的监督作用。执政者就像公司的经理;国民就是公司的董事。经理要想保住自己的饭碗,就得保护董事的利益。董事们多于经理的监督通过的就是有权砸掉经理的饭碗。

开明专制靠什么呢?在古代也许皇帝还怕有人造反,说出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来。自16年前,坦克和机枪开上广场的那一刻已经证明手无寸铁的国民在政府的坦克面前是没有造反的能力的。甚至打倒×××的口号都会招来杀身之祸。

被统治者能指望什么来维持一个“开明专制”的状态呢?无疑只有诉诸于道德了。^_^,这就又回到了400年前的中国。49年以来,什么时候当官的道德能靠得住呢?甚至我们再往前看看。难道当年王实味的《野百合花》都是造谣么?我们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一下,那就是:当官的道德靠得住;母猪能上树。

古今中外的历史早已表明:通向人民幸福的道路,除了民主制度,没有第二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