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吴用劫财前想没想过退路? -- 萝伏

共:💬16 🌺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讨论】吴用劫财前想没想过退路?

吴用在梁山,相当于诸葛在蜀汉的地位,所以经常会把两人往一起比。要以孔明的标准要求吴用,那真是高抬他了,不说大智慧上他差着档次,就是小聪明方面比起孔明来,似乎也颇有不及。孔明也自称是农民,但并没有如他所说躬耕什么南亩,他自有他的办法,教附近的村民唱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省出的时间再帮着把他自己那块地里的活也顺手干了,他自己却闲云野鹤般自顾快活。吴用想不到这些办法,只有老老实实去教书。但他心里肯定不安分,就琢磨着干些不规矩的事。

如果不拿吴用跟孔明比,只以一个乡村民办教师的身份来观察他,那吴用还是颇多机智的,而且处身想法很实际,要有可靠的经济收入。您看哪,晁盖是东溪村富户,县里还委任他当着村委会主任,吴用和晁盖交好,为啥不到晁家入幕当西宾呢?原因是晁盖“终日打熬气力,不近女色”,晁盖这么个活法,子嗣估计是没有了,吴用没的孩子可教,他又自顾身份,不肯赖在那里吃白食,生计问题只好在本村就近解决了。

当然吴用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下去,要想活得更主动些,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教师这点薪水肯定指不上,必须有一笔飞来横财。这不,刘唐带来了“生活指南”,晁老大也感兴趣,吴用自然要发挥自己的才智了。

乱扯一通,好,进入正题。

吴用劫财前想没想到今后的退路?这点和无斋兄的看法有些出入,我看吴用是想到的。吴用在教学之余,平时应该了解到一些周边的动态,心里也琢磨过一些事,要么他一民办教师怎敢号“智多星”呢?我觉得梁山水泊新近出了强人这条新闻他应该知道,只是在三阮面前装蒜罢了。他的想法是,一是要拉三兄弟当帮手,二是打探他们今后有没有兴趣落草做强盗。

三阮历来是和铁锹大侠陶宗旺一道,被视为梁山仅有的四个农(渔)民。其实我看这三阮路数也不那么清白,这哥仨“亦曾在泊子里做私商勾当”,干些如同江淮一带盐贩子的买卖。因为水泊新来了强人,他们的生意没那么顺当了,赌博也是输,才穷得“赤条条的”。吴用一见此状,就感到“中我计了”,接下来就好沟通了。本来嘛,要劝人做杀头的买卖,一定是要他穷得跟死了差不多才好办,这个道理古今皆然。

吴用伪托替东家收购十四五斤大鲤鱼,他也知道现在打不到这样的鱼,这只是他做的一个绝妙的套儿,一下点到了三兄弟的苦恼处,引诱他们不断发牢骚,自己把强人过舒坦日子的事说出来。接着吴用进一步引诱:“恁地时,那厮们却快活”。果不其然,阮小五春心大开:“我们弟兄三个空有一身本事,怎地学得他们!”这么一来吴用心里就踏实了:“正好用计了”、“这三个都有意了,我且慢慢诱他”。在YY一阵与梁山有关的事后,吴用又以见多识广的口气开导这仨土包子:“如今山东河北多少英雄豪杰的好汉”。作为读者看到这里我们笑了:其实他说的山东好汉,只是目下急于拉人手劫横财的晁天王,所谓河北的,也不过是两天前新认识的刘唐罢了。

从这看出,吴用多智,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些对未来不太明晰的预测,再掺杂一点吹牛成分,搅和在一起,事就成了,属于走一步说一步那种的。我觉得,劫财后上山吴用是想到了。上山后怎么办?今后的出路是什么?他大概暂时没想那么多。以至于再后来征辽时,对辽方许诺的高官厚禄,他也动了心思。只要过得如意,活的舒服,大节上的事他是不怎么在意的。

到现在有一点不明白,吴用怎么知道劫生辰纲七八个人正合适?他以为他们几人是特种部队吗?他们的特种武器不过是一担酒、一包蒙汗药和几麻袋枣而已。就像斋兄和桃兄说的,一旦事有不谐,或细节哪里出了不对,那几个月工夫可就白忙活了。

元宝推荐:无斋主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