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精兵切莫误入岐途 -- 晨枫

共:💬92 🌺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真高兴能和闲云兄继续讨论

个人认为我军在可预见的未来无论如何改革,包括正规化改革,人民军队的对内职能不能丢,包括对内普及基本政治军事教育和参加国内生产建设。

对内职能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6.4的阴影还没有散去,正规军用于平定国内动乱,遗患无穷。这或许是武警得到大大加强的重大原因,毕竟国防军和武警的基本使命不同。军队参加生产建设不应该提倡。在军队需要自给自足的年代,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天,军队自搞“国民经济”,遗患更大。

完全依靠现代其他国家盛行的预备役制度保持后备兵员我认为是不可行的,即使在大城市,预备役部队的训练几乎很难保证。

预备役制度有很多问题,但关键是制度和实施问题。这和城市、乡村应该没有关系。军队不应该作为解决乡村就业不足的出路。解放军才300万。农村人口仍然有8亿(?),其中适龄青年至少5千万。算全员义务兵两年,那也只有3%的农村人口可以通过这个途径解决两年的就业问题,复员后还是有再就业问题。我对军队的情况只限于书报、网络,我的理解是,很多野战部队的战士,和城市、“先进地区”的接触很少,所以除非机关兵,这对地区交流的作用也有限。

人民军队要想与强大的敌手抗衡,不可能拼装备、拼训练,必须依靠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任何人无法事先想象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人民、越南战争的越南人民、苏军侵阿战争中的阿富汗人民以及现在的伊拉克抵抗者如何能够创造出各种抵抗和斗争方法。

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这是基于外敌从地面入侵、我军打内线作战的情况。就现在看来,这个情况已经不像是我军最可能面临的作战任务了。

如果人民军队削弱了与人民的联系,前景是可悲的。而保持与人民的紧密联系的重要方法就是积极参与国计民生的经济建设,为人民真正出力。而另一方面,为了偏远落后地区的经济和生产力水平,必须加强发展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完全依赖市场恐怕很难。

军队是政府的一部分,而不是另一个政府。军队的使命不是建设,这是政府的事。不能因为政府无能,而军队越俎代抱。历史上很多好事就是这么办坏的。

对于现有部队的军事改革,我所知不多,但如果我是军区司令员,我个人不会冒险让一群高高在上的“理论家”别处心裁的毁掉一支可靠的部队。我不反对做试验,但是去找一支普通的部队吧,他们也愿意有个机会出人头地,如果成功,我们又多了一支精兵,如果试验失败,我们不会伤筋动骨。我也不是反对为现有基干部队换新装备,研究新战法,但是编制体制不能大动,除非已经在国内证实是有效的办法。这是对未来的负责。历史上我们没有把38军改为空降军,没有把39军改造为海军陆战队。

这个想法我能理解。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有一个条件:现有体制是能够基本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已经证实有效的方法”是一个含混的概念,能够证实的只是对过去的历史经验,在变化的现实面前,没有已经证实的方法。38军没有改编为空降军,39军没有改编为陆战队,这都是有历史原因的。改编成空降兵和陆战队的也是有光荣历史的部队,不是等闲之辈。

关于对部队间的区别对待问题,晨兄提出按任务和战略区别,我想我们把重要任务交给什么样的部队?我想应该是交给经过考验的好部队,我们怎样判断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和状态?我能够像得出的似乎只有这支部队的经历,包括战功和历次评比、比武、演习中的表现。

对于很多部队来说,这是对的。不过中央好像已经在根据作战地域和使命来设置重点。21、47军在历史上没有很多东部的老部队显赫,13、14军如果不是对越作战,也是“默默无闻”。但这些都是重点部队,至少21、14军是,而光荣部队如43军已经被裁撤,41、20军也玄。

总的来说,我想今天的军队已经高度专业化,不再是征召未经训练的人,简单训练一下就可以上战场的。只有一个情况例外:外敌入侵,中国被占领,需要大打全民的游击战争。我想,这已经不是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模式了。

与闲云兄(以及和别的河兄)探讨真是高兴,请不要认为我是在故意抬杠,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兵者,国之大事,匹夫也是有责的嘛,呵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