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五味瓶】饱受期待却默默无闻的次品---日本扶桑级战列舰 -- 宝剑橡叶骑士

共:💬58 🌺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1.次品战列舰

1906年,在英国下水的一艘军舰让世界感到了震惊,这就是“无畏”号,这是一艘被称为“让任何现有战列舰在一瞬间陈腐化”了的军舰,当时各国战列舰的一般装备为双联装12英寸主炮两座,单装或者双联装8到10英寸准主炮6到12门,由于口径各异,自然让弹药供应以及着弹观察修正变得极为复杂。然而,“无畏”号首次采用了单一口径,12英寸主炮10门,这种统一了的主炮口径使其在海战中立于有利之地。“无畏”号的问世宣告了一个海军新时代——无畏舰时代的诞生,同时也极大地激起了更为炽烈的造舰竞赛,到了1912年,英国接连完成了4艘猎户座级新型战列舰,这型军舰将主炮口径从12英寸骤然提高到了13.5英寸,同时采用了将五座主炮塔全部置于舰艇中央线这种更为合理的配置方式,而其他各种性能相对于以往的无畏舰亦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对于这种强有力的新型战列舰,英国的报界纷纷以“超无畏级”的美名冠之,因此,海军竞赛的焦点又聚集在这种“超无畏级”的竞赛上。

反观当时日本海军的建设,虽然自始至终日本海军当局一直将其舰艇建设定位于世界最高的水准,但是也由于其作战思想上依然存在着强烈的保守意识,因此很难达成质的飞跃。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萨摩战列舰,事实上,该舰最初的设计便是废除了准主炮而采用单一口径主炮,这个设计思想甚至比无畏级更早一些,然而,海军方面却依然墨守成规,最终还是将该舰设计为装备双联装12英寸主炮两座,双联装10英寸准主炮6座的传统型军舰,虽然本舰的排水量甚至超出了“无畏”号,但是花费了四、五年的建设期以及巨额费用,依然只是建造了一艘攻击力、航速都无法与无畏舰相比的老式“准无畏舰”,在诞生的同时就陈腐掉了。而后的建造计划所动工的“河内”和“摄津”号,虽然统一了主炮口径,但是位于中心线的前后主炮塔中装备的是50倍径的长管炮,而侧舷主炮塔居然采用的是45倍径的短管炮!虽然主炮的弹头可以一致,但是射击时不论初速还是弹道都完全不同,因此这种河内级战列舰虽得无畏舰之名却难言有无畏舰之实。

也许日本海军当局也开始了反思,他们暂且放弃了“自力更生”,而将目标放在一流水准,向英国维克斯公司订购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金刚”号,该舰和同期英国同类战列巡洋舰雄狮级相比,更大、更强、更快、而且设计更合理。以至于英国在建造该级四番舰“虎”号时,反过来参考了“金刚”的设计思路。而日本也从英制舰艇上学到了第一流的造舰技术,尤其是在电气舣装方面更是受益匪浅。根据英制的“金刚”号。日本马上自己仿制了其同型三舰,此举将本国的造舰技术水准又提上了一个台阶。在这同时,自己建设“超无畏级”战列舰自然成了日本海军下面的目标。他们决定将当时日俄战争时期的“第三期海军舰艇扩张计划”中的一艘“第三号甲铁战舰”作为“超无畏级”战列舰设计建造。由于各国海军战备的增强,1910年,海军向议会提出了《海军军备紧急充实计划》,要求建造7艘战列舰,但是因为财政上的理由,直到1913年才仅仅通过了建造“甲铁战舰”第四号到第六号的议案。

军舰的设计是从1910年开始的,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依然紧抓自己一贯的传统,永远将目标放在世界第一的位置。其最初的“超无畏级”战列舰便被设计成一种排水量超过世界任何一艘军舰,航速也要比别国通常的战列舰要高,至于最主要的主炮装备,目标当然也是世界第一,但是就装备方案而言,就有装备对外诡称“四三式十二吋”的45倍径14英寸主炮双联装五座、三联和双联各两座、双联六座、三联四座以及四联三座,算上不同的船型和船体组合,一共多达35种不同方案。根据激烈的讨论,主炮还是采用了和金刚级一样的双联装同型炮塔,以便于训练,同时也将炮塔全部装备在中心线,以便于发挥最大的侧舷火力,这就是本篇将要叙述的日本最为默默无闻的扶桑级战列舰的诞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18-1919年间的“扶桑”号,前部三脚桅杆的底部新设了上下圆筒型的副炮指挥所,1917年在主桅顶部加装了方位盘射击指挥仪,次年又于后烟囱的两侧增加了8公分高炮各一门(照片上裹着炮衣)。

正如开篇所述的,这种世界上最大的“超无畏级”战列舰可谓汇集了日本海军的最高技术,从她被冠于日本美称的“扶桑”之名看来,其成败与否当然也直接影响了日本海军的面目。不过,当时日本的造船工业以及设计能力虽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步,但若要设计生产世界最高水准的超无畏舰还显得非常吃力。刚刚还是处于仿制阶段,却要一举开始建造世界最大最强舰,这种不顾实际的“造舰大跃进”也无情地遭到了现实的严厉惩罚。当扶桑级的二号舰“山城”号摆上船台没有过多久,日本技师们就发现了这种日本海军的“形象工程”存在有重大的缺陷。所有的问题可以说都是由硬塞在舰体中央的第三、第四两座炮塔所惹出来的,只有四个炮塔的金刚级全长是214.6米,而六个炮塔的新型军舰竟然只有205.1米,军舰全长的大约百分之六十就要被那六个炮塔所占据!

我们来看看这两座挤进来的炮塔带来了多少麻烦:

首先,这第三、第四炮塔中间就是后部轮机舱,这样不光限制了轮机舱的空间,使大型锅炉难以搭载,还要迫使其主防护带延伸,加重了防护的负担。这样,设计人员必须在速度和防护上作出抉择,结果,这艘日本所寄寓厚望,耗费了巨资,倾注了全部技术力量的超无畏战列舰航速只能勉强达到23节,最大装甲也只得被施以12英寸,不管在机动性还是防护性方面都不能满足要求。而这夹在这两座炮塔中的烟囱又会给射击指挥会带来麻烦,分别配置的弹药库的搭载量也收到了限制。

其次,由于整个军舰的大半被炮塔占据,一旦向侧舷以最大火力进行齐射,射击产生的炮烟和气浪会密布整个军舰,这些炮烟和气浪自然会给上层建筑带来破坏,除此以外,还有别的麻烦,由于后部射击指挥所也被四号、五号主炮塔夹在中间,炮击产生的炮烟和气浪会给射击指挥所的观测带来致命的影响。

还有别的问题,从该舰的主炮配备状况看,一号二号炮塔、五号六号炮塔分别以背负式配备在前后,中间的三号、四号炮塔却是以独立状态安装在舯部,在射击指挥上难以形成一个炮群而造成相应的问题。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些问题所造成的结果,不单是“扶桑”号,连船台上因工期已经展开而来不及加以多少修正的二号舰“山城”也一样,尚未完成也被贴上了“次品战列舰”的标签!因此,日本海军当局不得不重新考虑改进设计方案,原本计划建造的同级战列舰“伊势”和“日向”号便以牺牲居住条件等为代价,作了一些应急性修改。(详见拙作 《不贞洁的和不完美的·被梦想与现实所捉弄的巨舰·日本伊势级航空战列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