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另开一贴,关于当前之中国“防右之需甚于防左”,黑岛兄请进 -- 有点搞笑

共:💬38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复

首先,抱歉,不知怎么,搞笑兄的这篇东西一直没看见,直到想起查消息。

其次再度抱歉,俺就不跟着原段一一作答了,好象繁杂了点,要知道,本质上,俺是个懒人。因为懒,所以白话白说,有不妥也不修琢了,若有不礼貌之处,请多包涵。

首先关于极右与极左,我不想再多争论了(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吧),只是最后提醒一句:请注意原题,我一直说得是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极右比极左更危险,或者说,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落入极右派手中的可能性远比落入极左派手中的可能性更大,而不是在争论极右掌权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当然,由于我认为在比较热衷于政治的右派名人中,极右的比例很大,声音很响亮,所以如果有大变,极右挟持整个右翼夺权的可能性确实不小。这个和海外华人的政治影响力与他们占所在国的经济、人口的比例不相符的道理差不多,想来不难理解。

至于后来跑到的关于民主速度的问题,我的个人观念的形成一直是实际远重于理论,当然,这也是由于俺基本懒得读厚的象砖头、枯燥的象稻草、复杂的象36位阶阵一般的理论书。

兄对俺的疑惑,俺以为是把俺看得太“扁平”化了:( 或者说想把俺套一个比较标准化的模型里,其实俺是反对把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强调法制、传统、改良和赞成必要时的革命(支持“护法”之后孙中山)对立起来的。为什么不可以在横向对比同时,进行纵向对比,事实上,两者同时进行才能真正有效的反映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历史经验教训。

说起来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初确实就是世界发达国家了——“发达国家”这词本来就是相对而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否偶然”这个问题,正好前几天在龙空有人讨论过,俺的看法是:在欧洲首先发生是必然的,具体首发在英国是偶然的),只是当时英国的绝对发展水平也没有达到施行现代意义上民主制度的条件,所以演化出一种以财产为主的等级民主制,当然这在当时也是极其了不起的,后来欧美诸国基本上学习了英国的这套,通过几百年的逐步改良,一步步扩大有投票权的公民范围,直到几十年前才算是基本完成向全民扩散的进程。要注意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一过程中,从纵向比较看,他们始终是在不断进步(不排除有短期的局部倒退),从横向比较,他们始终是处于世界上扩大人民政治权利的领先地位,没有一个更好的外部实际范例会使多数民众由于对比而产生不满情绪。(注意:这里为了简约起见,是将欧美视为同一个整体,其实他们内部也有一定的互相比较作用,但除了少数例外,他们之间的民众权利差距水平相对不大,互相追赶的时间相对也短。这个如果要详细的话,可以写一整本书,所以从略了)。但这种途径现在是不可能完全复制的——人人平等与权利来自人民的观念已经彻底的深入人心,当今除了彻底的君主专制国,绝不可能出现在根本制度上就公开将基本政治权利情况(选举权)局限于某个阶层的作法。而说美国的道路不可复制,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一条(也是对搞笑兄“立国之初的美国并非发达国家”疑问的答复),美国在立国之初也许不算是发达国家(这个其实也要存疑,姑且这么算吧),但它绝对是人民平均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这得益于新大陆丰富的资源、较易开发的环境与亚欧大陆数千年知识积累的完美结合。大英帝国鼎盛时期也不能象美国那样,总统与国会大笔一挥,就向任何有意的公民赠送一大片肥沃的土地吧。而这样天赋般的发展条件,除非是星际移民,否则是不可能的复现了。说到这里,俺必须再道个歉,俺原来以为俺的意思是大家都明白的,但看来其实是不明白的,所以俺这里必须亡羊补牢的重新明白的解释一下——所谓“发达国家”,其实是指“富裕国家”,相对而言,作为可以成功推行西式民主的条件,富裕比发达更重要,事实上,即使相对仍不发达,但绝对富裕达到了一定程度,条件仍然可以算是满足了(当然,还有其它的条件)。这么说,大家的明白了我自认为已经说的很明白了的意思?

(PS:对于当年边区及根据地的“三三制”,俺不以为符合当今所谓“真正的民主制”的标准的,其它的不说,最简单的一条,您听说过哪家“真正的民主制”事先规定了各派当选的比例吗?连本朝如今也是说,“‘三三制’是当时统一战线的需要和创新,最大限度的团结了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民族统一战线,共抗外侮”——对于这点俺是同意的。也就是说,俺不认为“三三制”是现在意义上的“真民主”,但却是符合当时条件和需要的正确政策。另外,当时对“三三制”的称赞是对比KMD当时的作风和政策的,这其实证明了,横向对比是很重要的,企图让民众不注意横向而只注意纵向对比是不可能的,可以作为国朝当前处境的一个注脚。)

至于历史观,俺赞成改良,但也支持革命——当改良无望时。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兄对俺的观点觉得奇怪的原因。比如说北洋系和孙中山,不要说《临时约法》,就是《约法》,北洋系遵守了吗?这有点各国象对宪法这种根本大法,一般如对它不满,都是提出修正案。但还有一条路可以改变原宪,那就是重新制宪。改良-修宪,革命-制宪,两者何者更合适,那是要看具体情况的,而不是事先根据“理论”预先下判断的。

而关于您对政治过渡的设想,请原谅俺的无礼,俺只能说,那只能存在于纸面上,不但毫无现实的可行性,而且没有实际意义。您的计划若要成功,前提条件必须是全民,或者全民中的大多数人一直(可能终其一生)都极端冷静,不会被政客热烈的许诺和挑动所煽动,始终重视长远而非眼前利益,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请原谅,如果有这种条件,我们为什么不试着马上实现共产主义呢?

最后还是要抱歉,写得乱七八糟,您就将就着看吧 ^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