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安德烈的丑小鸭(一)(完) -- 晨枫

共:💬52 🌺4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安德烈的丑小鸭(二)

受凡尔纳笔下的英雄的影响,雪铁龙热衷于汽车探险活动。从20年代开始雪铁龙用雪铁龙履带式汽车先后组织过几次影响重大的汽车探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一直意欲在法属北非和东非之间建立陆地走廊,雪铁龙当仁不让,在1922-23年之交的冬季这个比较凉爽的季节,组织汽车探险队,由Georges-Marie Haardt和Louis Andoin-Dubreuil领队,从阿尔及利亚横穿撒哈拉大沙漠,历时20天,抵达苏丹。在大沙漠中,有一次先导车和后卫车失去联系,先导车向空中发射了一枚信号弹,没成想信号弹落地后,在沙漠的干枯低矮的树丛中引起大火。探险队员力图扑灭大火无果,只得跳上汽车落荒而去。这时,一个奇迹发生了:看似荒芜、了无生机的沙漠里,冒出了成千上万的大小动物、飞鸟,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大逃亡,简直就像传奇史诗或动画片里的情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穿越撒哈拉之旅的纪念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雪铁龙的半履带车,左为Andoin

在撒哈拉探险成功和法国总统Gaston Dumergue和雪铁龙之间一次“不经意”的私下谈话的推动下,雪铁龙又在1934-25年之交的冬季,组织了纵穿非洲的“黑色旅程”,仍然由Haardt和Andoin领队,从阿尔及利亚出发,途经尼日尔、乍得、比属刚果(今扎伊尔),最后到达马达加斯加,目的是建立法属北非和同样是法国殖民地的马达加斯加之间的陆上通道。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思路就是不一样,法国人在大陆的海岸之间寻找陆地走廊,雪铁龙在非洲的汽车探险就是受此驱使;英国人在大陆中间寻找水上通道,英国人在加拿大北部的探险基本上是受传说中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西北通道”(Northwest Passage)的驱使,不过这是题外话了。为了在比属刚果茂密的丛林中开辟一条700公里长的道路,比属刚果当局欺骗当地土著说Boule-Matari又来了,结果4万土著义务劳动,建成了这一丛林中的奇迹。Boule-Matari是土著给英国探险家亨利•斯坦利(Henry Stanley)的尊称,土著把这个相貌奇怪的白人奉为天神。探险队在沙漠里还遇到一个土王,随队的电影摄影师对拍摄土王的后宫(harem)很感兴趣,结果土王欣然同意,只有一个条件:帮他把人家送给他的一辆汽车发动起来。探险队的机械师把汽车仔细打量了几个回合,把发动机摇把(还记得老式汽车是怎么发动的吗?)使劲一摇,汽车就发动起来了,原来土王不知道怎么发动汽车!于是西方文明第一次看到土王后宫里100粉黛佳丽的生活、起居,并用电影记录下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aardt的非洲之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73年雪铁龙车队再访非洲,这次用的是2CV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的“黑色之旅”的故事

雪铁龙最雄心勃勃的汽车探险还要数1931年的丝绸之路探险,从法属中东的贝鲁特到北京,全程3万公里。除了老殖民主义者的狼子野心外,建立凡尔纳笔下的英雄一般的功业是这次探险的主要动力。Haardt和Andoin从1928年就开始准备工作。原计划车队穿越苏联中亚进入中国新疆,但是政治动荡使行程改道帕米尔高原。为了减低风险,车队兵分两路,一路由贝鲁特出发,另一路从天津出发,东西对进。两路人马历经艰险,穿越军阀控制的地区,最后在新疆阿克苏会合,然后再回师北京,受到北京的外交使团的盛大欢迎。Haardt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不久病逝于香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Georges-Marie Haardt,雪铁龙汽车探险史上的英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丝绸之路之旅路经中亚大佛(巴米扬大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翻阅帕米尔高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8年的“龙之旅”,雪铁龙车队重访中国

雪铁龙心目中的先进技术不光要领先,还要独特,要有机器时代的浪漫。从30年代开始,雪铁龙开始了一系列在世界汽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30年代之前,汽车都是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这有传统上的因素,作为“机器拖动的马车”,汽车的发动机放置在前面是很自然的。再说,后置的发动机在不幸发生车祸撞车的时候,不仅对吸收冲击能量毫无助益,还可能因为发动机安装不够坚固,由于发动机本身重量带来的惯性而冲撞乘客,造成危险。后轮驱动是因为早期技术无法解决前轮同时用作驱动和转向的技术难题。前置后驱结构简单、可靠,但是传动轴使车底离地比较高,重心高,稳定性不好,传动轴也增加车身重量。

30年代时,发动机是直接固定在车架上的。这样结构简单,但振动大。雪铁龙从克莱斯勒引进“浮动安装发动机”技术,首次在量产汽车上,将发动机安装在减震的“浮筏”上,极大地降低了机械振动,提高了舒适性。

30年代之前,汽车构造继承马车的传统,采用木制车身,覆以金属(钢、铝等)壳体。当时木材便宜,容易加工,但也有容易腐蚀、开裂、着火的问题。焊接的全钢车身显然在强度、原材料质地的均匀性、生产方式上大大先进于木制车身,但在当时只在少数试验性的汽车上使用。

雪铁龙不信邪,克服重重技术困难,在量产汽车上率先采用前轮驱动,大大缩小动力和传动系统的体积和重量,降低车身高度,改善操控性能,减轻整车重量。今天,前驱是绝大部分轿车的基本形式。雪铁龙也首创在量产汽车上使用全钢车身和浮动安装的发动机。在雪铁龙亲自招募的天才工程师Andre Lefebvre的领导下,这些技术上的创举首先在Traction Avant上集中体现,使Traction Avant系列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汽车,最高速度达到130公里/小时,成为当时法国总统的坐车。但超前于时代的先进技术的大量采用大大增加了技术和经营上的风险,Traction Avant遇上严重的质量问题,正好遇上30年代经济大萧条,公司破产,雪铁龙只得在1934年将公司出售给以制造轮胎著名的米其林(Michelin)兄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雪铁龙Traction Avant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战前法国中产阶级心中的理想生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雪铁龙Traction Avant的分解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其前驱的架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法国总统专用的Traction Avant敞篷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雪铁龙Traction 15,最高时速达到130公里/小时,这在30年代是很惊人的速度

雪铁龙在1935年死于癌症,葬于巴黎的蒙巴纳斯公墓(Cimetiere Montparnasse),和作曲家圣桑、哲学家萨特、波伏娃在天国作伴。雪铁龙没有赶上看到他的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雪铁龙在蒙巴纳斯公墓里的墓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