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图片115】河北战场上俘获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组图)(附文) -- KHC

共:💬45 🌺4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老图片115】河北战场上俘获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组图)(附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

罗历戎 第3军军长 1947年10月于河北清风店被俘

杨光钰 第3军副军长 1947年10月于河北清风店被俘

袁庆荣 第105军军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张家口被俘

杨维垣 第105军副军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张家口被俘

[/SIZ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

刘 英 第3军32师师长 1947年11月于河北石家庄被俘

郭继堂 第105军259师师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张家口被俘

李思温 第105军210师师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张家口被俘

韩天春 第105军251师师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张家口被俘

[/SIZ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SIZE=3]

王雷震 第35军副军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新保安被俘

冯 梓 第35军101师师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新保安被俘

胡逢泰 整编骑兵第11旅旅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张家口被俘

王存瑞 整编骑兵第5旅旅长 1948年12月于河北张家口被俘

[/SIZE]

管理高级战俘二三事

文/尹之燮

  我在清理旧信件和文稿时,从一个发黄的信封内抖出了几张50年前的旧信纸,重读之后,引发出一段悠悠往日情,发现它们记载着一个伟大的时代,映现着一段闪光的岁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侧面。为此,我特将它们从"火刑场上"特赦下来,并将其列入"个人级"历史文物加以保护。

受 领 任 务

  1949年3月,北平解放部队进城,我们驻在西便门外。这天上午,队长房炳光同志,向我传达大队电话指示说:"要你马上去大队受领任务。"

  大队机关就在广安门内,距此不远,步行一会儿就到了。到达后,副大队长梁辑武对我说:"有一批高级战俘准备交'联合司令部'分配去起义部队任职,有的还准备去绥远作起义的'种子',这些人都是由傅作义将军亲自提名的,大队决定由你负责这个临时编队。对这些人,咱们没有审查教育的任务,只要负责行政管理、生活保障,并给予好的影响就可以了。现在他们已经编成一个区队的组织,区队长由他们当中的一个原师长冯梓担任(这位冯将军在绥远起义后担任了37军副军长,我们1950年在后套五原又见过面)。"副大队长接着说:"驻地门前不设岗哨,在比较远的地方设一监护哨就行了。给你一个警备班,再由一名司务长带着一个炊事班,负责生活保障;一个文书帮助你管理档案。

  开始我们驻在一个空旷的大院内,院内只有几座仓库式的大建筑。学员(我们习惯称他们为学员)集中住一个大房间,地面是木板地,铺上一些谷草、芦席,就当作床。北平的三月还是很冷的,西北风吹撒着小雪粒,室内也没有取暖设施,不过他们都是军人,行李也较多,也还可以对付。我同文书住在大院门前一间像传达室的房间,由于战争的破坏已经没有门窗,我们也是铺上谷草席地而住,好在进城后每个干部都发了一件日本军用皮大衣足可以御寒。几天后我们又奉命迁至近城门处一家面粉公司,公司已经恢复生产,我们都住进小房间,条件相对好多了。

  这批军官中,有傅作义将军的嫡系如绥远部队的军团司令袁庆荣(袁的弟弟还在绥远任军长)、担任区队长的冯梓等;也有国民党的南方干部如68军军长林伟俦,天津警备副司令秋宗鼎等。他们有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如袁庆荣整日里抱着一本《新民主主义论》,很少开口说话;有的则善于言谈、性格开朗,如秋宗鼎等,秋在意大利陆军大学留过学,喜欢讲一些海外风情。提到天津解放时他说:"解放军插入市区,都把防区分成几片了,陈长捷(天津警备司令)还在抱着电话喊叫,嚷什么文天祥、史可法呢。结果还不是落得个战犯的下场。"

败 兵 之 将 何 言 勇

  虽说没有教育任务,但每天还是要集中读报、开生活会等。只要有干部在场,战俘们就会提一些关于形势的问题要求解答,像解放军能不能突破长江天险;南方多水网地带,解放军能不能适应其气候、地理条件;会不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等等。这些问题也反映着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

           

  由于都是经常遇到的老问题,所以我们都结合他们的思想认识、当前形势,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给予回答。我说:"我说的不一定都对,大家可以讨论。"几经讨论之后,大家都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有的认为观察问题的立场、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否正确,是正确认识问题的关键。有的说:"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这个'法'就是'宝',它能使顽石开窍。"很少开口的袁庆荣也说:"别看我们都是四、五十的人了,在你这二十几岁的年青人面前还是小学生呢。共产党员真了不起,你这样一个年轻的普通干部把这么大的道理阐述的那么透彻,真是不可思议。"我说:"你们都是职业军人,研究军事学术多于政治理论,运筹帷幄指挥战阵才是你们的长处哪。"他叹口气说:"唉!败兵之将何以言勇啊!"

发 信 事 件

  大队指示学员可以向外发信,但要统一交文书外送,以免造成混乱。这一天大队干事朱戈同志来队,正巧在门口截获一封由商贩外送的信。于是朱找到我提出批评。我向他解释说,这是小事,算不了什么。可朱干事却认为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应该重视。我一气之下当场把发信人(一个国民党励志社中将部员,忘记了名字)叫来,质问道?quot;这是不是你发的信?"他有些紧张,点头说:"是,是。"我吼道:"我讲过信要交来统一外送,你知不知道?!"他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我继续说:"你要是认为我年轻,好欺负,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有点害怕,忙说:"不敢不敢,我绝对不敢有这种愚蠢的念头,请首长原谅我这一次,我一定改……"

这时,我意识到我的话有些重了,便冲他摆摆手说:"好了,你去吧。"但他却迟迟不走,还一个劲儿地要我原谅他的一时糊涂,还说什么认识我们的陶铸同志等。我对他说?quot;没事,你去吧,这又不是什么政治思想问题,生活问题以后注意就是了。"他马上转忧为喜,高兴地说了一句:"是,是。谢谢首长!"便敬礼转身离去。

  这件事我向大队汇报后,副大队长批评我说:"朱干事又不了解你们那里的情况,你不应该那么激动,以后说话一定要讲究艺术,凡事都要注意一下影响。"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无论何时何地,我都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再犯那样的错误,给我们的部队抹黑。

伙食风波--共产党不胜实无天理

  由于上级规定,这批学员要给以"客灶"待遇,全供细粮,菜金也较高。因此每次开饭我们都要分两次进行:学员先开饭,然后再给工作人员做大灶饭菜。

  有一天,工作人员正在吃饭,两个学员跑到伙房来,大概想看看工作人员吃什么。这两个学员回去后,又来了好几批,最后几乎所有的学员都来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说:"我们看你们跟我们分开吃,还以为你们单独开小灶呢,真是没有想到我们吃细粮,你们却吃糠菜。"有的说:"为什么要这样吃,至少也应该一起吃啊!"还有的说:"这把问题弄颠倒了,应该是你们吃细粮才是。"

我让大家都静下来,解释说:"上级考虑到大家的年龄和过去的生活习惯,所以规定全供细粮,菜金高一些。我们工作人员同全军大灶是一个标准。为了执行制度,我们就分开开饭了。"

  话音未落,有人插嘴说:"可你们是胜利者,你们应该吃细粮嘛。"

我接着回答:"不能这么说,现在你们是客人,上级的规定是很正确的,我们必须坚决执行……"说到这里,在场的每一个战俘都被深深感动了,他们不胜感慨地说:"共产党不胜利就没有天理了!"

家 属 来 访

  由于允许向外发信,在北平的家属得到消息,都纷纷来访。几天后,这里像过年一样,三天两头有人探访。有的一家团聚欢天喜地、有说有笑,有的则抱头痛哭,情景很是感人。

  有一天,秋宗鼎对我说?quot;我的家属就不会来,我也不会让她们来的。"正说着,两个十五六岁的学生打扮的女孩子推着崭新的坤式自行车走来。我问道:"你们找谁呀?"她们回答说:"秋宗鼎。"我回头喊:"老秋,家属来访!"

  他还以为我在开玩笑,冲我连连摆手道:"不可能,不可能的!"由于他是近视眼,女孩走到近前时,他还在摆手说:"不会,不会。"

  直到女孩们连声喊:"爸爸,爸爸!你不认识我们了?"他才猛地发现,来者真的是自己的女儿,于是红着脸冲我哈哈大笑起来。

不久,有人拿介绍信来把这些战俘一批批接走了,我们的任务也胜利完成了。临走时,大家都说忘不了这一段有意义的经历。如今事隔多年,偶尔回味仍觉得感慨颇多,回味无穷。

作者系青岛军休二所离休干部

关键词(Tags):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