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武学的困惑(一) -- 履虎尾

共:💬153 🌺1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武学的困惑(八)

《鹿鼎记》是金庸先生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的风格同在此之前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以至于有人怀疑它不是出自金庸之手。读完《鹿鼎记》的读者不禁要发出疑问,金庸先生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种风格的作品?这哪里还像武侠小说啊?金庸先生执意这样来写,意图何在?

新武侠小说作家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们所取的价值观念与审美观念。新的审美观念与价值观念理论的核心,是“标新立异”与“离经叛道”。同时,这也是艺术作品同宗教说教的根本区别,任何艺术作品,必须是叛逆精神的颂歌,必须具有离经叛道的特色。履虎尾以为,在金庸先生的创作之初,也就是写《书剑恩仇录》的时候,便有一种“离经叛道”、“标新立异”的强烈进取心、使命感。然后,这种进取心、使命感伴随着金庸先生整个的创作过程。金庸先生严于律己,他要求自己,后出的作品,一定要在艺术性方面强于已经完成的作品。如果按写作的时间顺序来阅读金庸先生的作品的话,我们的感觉就如同爬山一样,你爬上了一座山包,就会发现前面的一座山峰更高更险;等你爬上前面的那一座更高的山峰时,会发现还有更雄伟险峻的山峰横在前面。所以,金庸先生的作品,中期的比前期的好,而后期的作品又精彩过中期的。

这种艺术创作上的标新立异,既是新鲜事物的诞生,也是对陈旧事物的否定、淘汰。在等身的武侠小说三叠浪般的问世之后,金庸先生也逐步开始了对武侠小说和英雄主义的反思和清算。积少成多、聚腋成裘,当金庸先生对武学的否定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终于由量变到质变,进而要彻底推翻自己所参与创造出来的一整套新武侠小说的体系。金庸先生要写出一部震撼、扫荡武侠小说体系的《堂·吉珂德》;金庸先生自己,也要蜕变成为中国武侠小说史上的塞万提斯。

但是,《鹿鼎记》毕竟不是《堂·吉珂德》,金庸先生也不是塞万提斯,武侠小说目前仍然大受欢迎,仍然充斥着文化市场。

从作者主观方面来看,金庸先生同塞万提斯有很大的区别。塞万提斯本人不是骑士小说的作者,塞万提斯没有任何文化负担,塞万提斯尽可以从批判的立场出发,尽情地对骑士文学进行挖苦、讽刺、嘲弄。而金庸先生本人就是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亲身感受着沉重的文化负担,金庸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郭靖、萧峰、令狐冲、张无忌等等,深受读者的喜爱,也深受金庸本人的喜爱。我们无法想象,一位作家会对自己塑造的形象完全的意断情决,全盘否定。我们说,对武侠小说的批判与否定,首先就成为对金庸先生自己的批判,对自己的否定。因此,彻底否定新武侠体系的任务,交由新武侠体系的代表金庸先生自己来亲自完成,就显得格外困难。

中国武侠小说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武功”与“任侠”两个要素。《录鼎记》的主人公韦小宝,尽管诡计多端,流氓成性,但是却很讲义气,很讲交情。而义气与交情这些内容又都属于任侠的范畴。金庸先生所批判的,仅仅是武侠小说的一个方面——武功,而另一个方面——任侠(义气),却没有得到批判。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地作比较,就会发现,“武功”与“任侠”这两个要素,虽然在武侠小说中是缺一不可的,但是,相对于“武功”来说,“任侠”是武侠小说的更接近本质的属性,是武侠作品的内在核心。“武功”这一要素同“任侠”来比较,不过是武侠小说的外部形式而已,它处于相对次要地位。在金庸先生后期的作品中,金庸先生所着力讽刺与批判的,更多的是“武功”这个外部形式,而很少涉及武侠小说的内在核心——“任侠”。因此,金庸先生对武侠小说的批判,对英雄主义的批判,在力度上还显得软弱,在层次上还显得肤浅,还无法将武侠小说的整个体系彻底否定掉。

《堂·吉珂德》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德后期,当时,骑士文学在欧洲文坛上已经成为强弩之末,仅仅在西班牙一地流行。塞万提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用一部小说,结束了整个的骑士文学时代。而今天的中国,武侠小说还远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武侠作品继续拥有大量的读者,很多读者称武侠小说为“成人的童话”,他们带着近似于“精神胜利法”的幻想,把阅读武侠小说当作对现实中失败的精神发泄,还有更多的读者把阅读武侠小说作为一种文化消遣。可以意料到,在一定的时期内,武侠小说还会继续风行,文化市场的这种需求,人为的力量是很难逆转的。

尽管《鹿鼎记》没有起到《堂·吉珂德》的作用,但是,金庸先生的这种努力决不会白费。《鹿鼎记》的问世,标志着金庸先生已经举起了向整个武侠小说体系进行挑战的旗帜。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后记中说道:“如果没有特殊意外(生命中永远有特殊的意外),这是我最后的一部武侠小说。”而据最新的消息说,金庸先生终于复出了,金庸先生在耄耋之年,振作精神,已经勇敢地重新拿起笔来。笔者以一个热心读者、狂热金迷的身份殷切地盼望着,盼望金庸先生能够在创作思想上再提高一个台阶,把对武侠小说地批判,上升到对“任侠”的批判,上升到对武侠小说的本质核心的批判上来;盼望金庸先生重挥如椽之笔,写出一部彻底扫荡武侠小说的《堂·吉珂德》式的作品来。

关键词(Tags): #《堂·吉珂德》#塞万提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