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萨评版二鬼子汉奸李富贵 3 原名《曲线救国》 作者无语中 -- 萨苏

共:💬27 🌺1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八十一章 战略眼光

李富贵一边看着陆归延这一个月来的心血结晶一边赞叹:“真是好字”,心中叹道:我用打印机也打不出这么工整。[萨评:糟蹋东西。其实好字被人欣赏主要不在工整,而在书写的时候带出来的个性与连贯,因此看手写的信,往往有好友谈心的感受。现代社会强调个性的解放,而它的实用主义精神却不得不抹杀这种个性,以满足社会对量的需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矛盾。] 装订精美的线装书拿在手里感觉很不错,李富贵突然想到从左至右书写对未来需要使用钢笔的人来说当然是有道理的,可是横排版又有哪些好处呢?对汉字来说横排竖排好像都一样,可是竖排版的书在阅读的时候明显要方便许多,就像现在李富贵一只手把书卷起来拿在面前,另一是手背在背后,很有点文士的派头,[萨评:你知道现在办公室为什么这样多颈椎病么?那就是因为文字都是横排,只需要动动眼珠就可以看了,如果换成竖排,大家看的时候就要不断抬头俯首,颈椎老活动自然不会有病喽 – 不过要是把C++的程序都变成竖版的,老萨有一种精神分裂先兆的感觉] 如果他拿的是一本横排版的书,那么他拿书的手就必须张的象鸡爪一样。[萨评:尝试了一下,的确,而且要是书比较重的话,还要有一点儿分筋错骨手的功夫。]

书写得有点半文半白让李富贵看得挺吃力,不过里面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尤其是不同于李富贵只谈智,书中对信、仁、勇、严都作了详细地阐述,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萨评:这倒不是陆归延比李富贵高明,李大人忘了中国文人写东西特别怕内容不丰富,最喜欢一二三四五,排比下来才好看也。]

“写得好啊,不过对于‘不择手段’,你好象并未有完全领会我的意思,这一段的意思有点模糊,我对不择手段要做这样的说明,对于兵家来说预设立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再不加计算之前就认为某一种方法是不好的,这不是兵家应该做的,在一个真正的兵家看来方法本身是没有对错的,有的只是你用得是否正确。”说到这里李富贵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嘴上说说容易,真的要自己把曲线救国、国家分裂这些东西当作普通的方法来加以计算,难哪,[萨评:不要说国家,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可以计算的。当年有某人藏一汉印珍品,虽至穷而不易,有高官与其善,见之,呼印来看。曰某万物可与朋友共,不可共者,唯此印与山妻尔!此人嗜印也还罢了,大多数男人应该一样不会把老婆当筹码来计算。周公谨不就是因为老婆跟曹操翻脸?否则鲁肃那句“我等皆可降唯主公不可降”里面,可降的,也包括周大都督呢。如果一切都可以计算,则世界就不需要人的存在了,只要多弄几台高速计算机,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乎机械,法律的严格规范与人类的弹性,感性,恰似社会发展的左右两条腿,砍掉哪一个都成问题。在清末的情况显然是右腿比左腿长了太多。] ,显然是“当然有些方法的适用面宽,而有些方法只能用于很极端的情况,但并不能说前者就比后者好,比如说吧,如果你是巨鹿只展楚军的统帅,你会选择项羽的破釜沉舟,还是宋义的龟缩观望?” [萨评:其实还有一条路是做叛徒喽。不过作叛徒的代价也要考虑清楚,第一条,象汪精卫那样看不清形势发展的叛徒不作也罢,因为最后难逃挫骨扬灰,遗臭万年;第二条,象章邯这样的主儿不降也罢,投降了也是送给您五头牛作牵引。]

陆归延犹豫了一下,“宋义。”

“为什么选他,因为你是胆小鬼?”

“唉,你要这么说也行,反正如果是我去破釜沉舟那简直就是在找死。”

“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是龟缩观望更适合,可是难道你就能说它比破釜沉舟好吗?只盯着别人使用的方法是一种非常肤浅的行为,就好像宋朝对外一直很软弱,最后亡于外族,到了明朝大家都只看到了宋的软弱,所以就一直对外保持强硬姿态,完全不顾及国内形势,最后还是亡于我们大清,[萨评:明朝玩到最后真让你觉得它不亡没有天理,崇祯朝廷不但不肯谈判,也不肯迁都,甚至连逃跑都不肯,完全丧失了应有的对刺激的反应,开玩笑说理学的效果就是把人弄得连草履虫都不如。但是,我们的惯性思维是想找到一个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绝对真理,从理学到马克思主义始终如此。从这个角度,邓小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倒是一个真正的革命性的震撼。] 你不觉得这种唯方法论很好笑吗。我们知道唐的对外政策就非常灵活,该服软的时候服软,该征讨的时候征讨,该和亲的时候和亲,最后连借兵这样高难的动作都做到了,了不起啊。” [萨评:实事求是的说,外交并不是我们的长项,因为中国自古是没有那种现代意义上的外交的,也就是说要么是属于同一文化的内部集团之间的“内交”要么是不正常的对外的臣藩关系,理解中国只是世界上的国家之一,还是近代的事情。]

“不择手段就是指在计算的时候不预先认为某些手段是不可取的,有道理,我明白了,[萨评:但是这需要一个清醒的判断能力,能够在众多的选项中迅速清除不可取的部分,我想,有点儿象个C3作战模拟系统吧。现代情报战争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往往并不是没有情报,而是信息量过大,难以过滤和筛选。处理事务和情报战有一定区别,但不预先认为某些手段不可取,也会面临情报战同样的问题。好在人有一种特殊的能力来迅速过滤掉多数不可取的手段,这个能力,就源于我们常说的两个字 – 原则。这种原则不是写在纸张上的,而是在我们心里,所以,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毫无困难的把那些要自己自杀或拿出老婆作交易的方案过滤掉。] 我立刻就把这一段的条理重新整理一下,改好了再请你过目。”

“不必了,既然道理说透了,我又怎么会不信你的文笔,改好了就直接拿去刊行吧。”

“我到认为目前并不适合把这两本书大肆发行。”

“哦,为什么?”

“在兵家的计算里是不应该有诸如‘如果大家都怎么样,结果会怎么样’这种天真的推论 [萨评:看来大家对于“如果我们汉人都起来反抗,一百个打一个满清早就被推翻了”一类的号召都不太感冒,而几百年的事实也证明着这种不感冒的正确] ,而是应该做‘如果我怎么样,结果会怎么样’,现在的社会儒家占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大肆宣扬兵家思想,你有没有算过这样做的利弊如何呢?我看到不如偷偷的流传出去,而在我们内部也是找一些为人聪明、头脑灵活的人来暗中推广,效果应该会更好。”

一丝笑容出现在李富贵的脸上,“归延啊,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那里,我这一个月都在钻研这套理论,有些心得也是应该的。”

“战略…”这天李富贵独自坐在书房里喃喃自语,“战略真是个好东西啊,这次四两压千斤,干得真是漂亮”,其实李富贵以前对战略倒也不算一无所知,不过那都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东西,这一次他知道了一个战略高手究竟能干些什么,说到战略高手李富贵记得自己最早接触这个概念应该是在银英传里[萨评:银英传?¥#···!·!·#] ,莱茵哈特和杨的对比使那使得他了解了一个战略高手是如何作战的,不过现在回过头来想一下,还真没想出来莱茵哈特有什么战略才华,他的战略优势几乎都是因为他的对手太蠢而送给他的,不过写不出来因哈特的战略才华倒也不能全怪田中,毕竟小国寡民的局限不是那么好突破的,就好像那个武田对孙子的思想完全没有领悟只是把“风林火山”四句话绣在旗上就敢说那是孙武子旗,简直要把李富贵大牙都笑掉了,回想起来在二战前日本几乎可以说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战略形势,本来周边就没有强敌,而且欧洲战云笼罩所有强国的注意力都将会被那里吸引,一旦欧战爆发,大片的殖民地都有机会染指,如果操作得当二战后应该是美苏日三强鼎立的局面 [萨评:客观的说,国际政治无永恒正义可言,成王败寇罢了,唐灭高昌,未曾讨论过高昌人的正义。因此认为手握正义是必胜的法宝纯属纸上谈兵,就象古代打赢了仗决不能归于皇上祖宗有德,虽然祭祀的时候要这样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战略上的重大胜利。日本在对华战略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恰好是一个对照,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五四运动,有一个重要场面就是火烧赵家楼,迫免陆徵祥,原因是他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其实分析当时形式,陆徵祥颇为冤枉,第一次大战期间,迫使中国签订二十一条,是日本战略的一个重大胜利。当时,欧战爆发,日本利用其他国家无暇顾及远东的机会,悍然向中国政府提出哀的美敦书,迫北洋政府在战争和签订二十一条两者间进行选择。中国方面朝野上下,段琪瑞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外,一致认为没法打,打了要亡国,理由太长这里就不细说了,总之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当时局面的认识或者论脑袋瓜的聪明,那个时候的政治家们虽然王八蛋很多但不会比我们差多少。军阀也不是天生卖国,五卅运动张作霖等各路军阀都派兵前往上海支持的,形势比人强,总长孙宝琦道:“日本这次是找到了天造地设的一个好机会了”,既然如此,只好签,但谁也不愿意去做这个“卖国贼”,最后陆徵祥只得前去,他对下场非常清楚,曾道:“三四年後,一辈青年不明白如今的苦衷,只说我陆徵祥签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要吃他的肉。”。可见日本这一步棋让中国的为难。但中国采用拖的办法,居然让签了字的二十一条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倒也是日本意料不到的着数,东方的指挥堪称无穷。无论如何,这一局中国十分被动。然而,到了二战,日本的狂妄终于让它失去理智,给了中国最好的翻本机会。战略上的错误,就像拔着头发想把自己提起来一样,那是无论自杀飞机还是玉碎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了。多说两句陆徵祥,虽然他一直被视为汉奸,但很少有人知道响应五四运动,“宁辞职不签字不卖国”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以反对将青岛割让日本的中国代表,正是他和顾维钧!弱国无外交也。晚年,陆皈依基督,按说应该把全心奉献给主,而他去世之际,修道院长南文主教却评价他:“中国占去了你一半的心。”听到这样的评价,陆已无力说话,但伸出三根手指,南文主教悟道:“中国占去了你四分之三的心?”陆疲倦一笑。] 因此,如果发动就算做不到未卜先知得不到最好的结局,可也不应该去弄一个最差的结局吧,真是想不佩服他们都不行,最好笑的是他们还不服,以为是自己只是失误了,其实他们哪里是失误,他们那叫愚蠢,两者的区别就是如果给你重来一次的机会失误可以避免可是愚蠢却不行,就算躲过了这个坑却躲不过下一个,要是能回到现代,真想仔细查查史料,说不定可以对照孙子兵法写出一本反教材。

发现自己的一个潜在对手不足为惧让李富贵感觉很不错,“如果真的不能成为绝世名将那就只好做个战略家了,毕竟成为名将是需要天赋的,天赋这东西强求不来的。” [萨评:名将本色至少是要泰山崩于前不变色,看李大人第一次打仗的时候大练长跑的经历,这玩意儿好像靠锻炼的确不可靠,真要有点儿天赋才对。] 自己来自未来,很自然的会用历史性的眼光来从大处来看待问题,在战略分析上自己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什么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象诸葛亮那样眼珠一转一个计吗,才怪。

“到现在为止,我的小聪明玩得还算不错,不过将来,就要看我的大智慧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