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年关将至,发篇关于海军的旧文 -- 博扬

共:💬3 🌺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年关将至,发篇关于海军的旧文

中国海洋战略与海上力量

这里我们所谈及的海洋战略指的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关于拓展和经营海上战略空间的全局性谋略. 海洋战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运用政治及军事手段(并不一定是战争)实现对关系国家利益海域的地缘优势,取得对改地区的实际控制权;二是对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担负该海域维持秩序,援助遇险船只等责任。中国在历史上一直都涉足未深,因此,中国海洋战略的核心在于海上战略空间的开拓。

走向海洋成为一个海权国家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但在近一段历史时期内,从中国整体的大战略来考虑,我们的战略空间拓展应先由西部陆上着手。在海上,我们所要做的更多的是积蓄力量,维持现有的海上战略空间,使其免遭进一步的压缩。

前面反复提到了“战略空间”这个词,笔者对于它的理解是: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提供所需资源或者是在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中为其提供战略纵深或战略支持点的区域,并且,这一区域必须处于该国的影响之下。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其战略空间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其陆上国土范围之内,而对于一个依靠支配世界来攫取超额利益的超级大国,其战略空间甚至可以遍及全球。一个国家要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就必须获得与之相称的战略空间。

中国现在正处于重新崛起的阶段,经济发展对资源不断加大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国家利益拓展到国土范围以为的区域。而海洋战略,说到底就是要实现国家战略空间在海上的拓展,使我国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对海洋资源和海运通道加以开发和利用。在陆上资源日渐枯竭的情况下,海洋战略作为我国整体大战略的一部分,其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海洋权益的实现,是为民族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可借鉴性。

对于在次前已经支配世界数百年并通过这种支配得到了超额利益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在二战后开始左右世界资源分配的美国而言,中国的重新崛起,将意味着全球资源重新以更为公平的方式进行分配,其遍及全球的战略空间将由此缩小,这是美国及其盟国所不愿看到的。此外,从国际正当性层面来说,中国的复兴同样令美国有所忌惮。中国现代化建设即没有通过野蛮的殖民剥削以获得原始积累,也没有借制定经济,金融游戏规则来进行“文明的掠夺”,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远比此前的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国际上的正当性。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以及政治改革的深化,这必然会成为许多国家认同的发展模式。美国一直倚仗其硬国力与软国力交相用来支配他国,在动辄以经济制裁及武力打压恫吓的同时,另一方面则借助“民主”---这一“普世价值观”来煽惑他国民众。中国的成功将会展现一条完全不同的经济与民主现代化发展道路,美国软国力的煽惑效用将大幅度地降低,其对全球的支配力会因此遭到消弱。而这可能是近年来美国极为忌讳中国发展的深层原因之一。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美国就一直对我国采取围堵政策,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为应对苏联的挑战,美国对我国采取相对温和态度的那一时期,这一政策也没有大的改变。所不同的是,美国对华的遏制政策在早期是出于“防止共产主义的蔓延”的目的,是冷战战略的一部分。而在80年代之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苏联的衰弱直至解体,美国意识到中国正在成为其肆意支配全球的障碍,于是遏制中国的再次崛起便成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这一政策的制定,更多的基于国家的现实利益而非意识形态。随之而来的,则是一条旨在压缩中国战略空间,遍布我国东西两线的“链条”的逐步成型。

这条由美国及我国周边的某些国家以及“台独”等分裂势力所组成的遏制“链条”,大致可分为东西两线。东线即我们通常所讲的“岛链”---北起朝鲜半岛的韩国,南至马六甲海峡,涵盖了除图们江外我国进入大洋的所有通道。目前,“岛链”对中国的影响更多的在于“势”,虽然在和平时期我们的商船可以畅通无阻地往来于大洋之上,但是一旦爆发某种危机,我们的对手就可以立刻通过在“岛链”上所部署的军事力量截断中国的海上运输,摧毁我国的海上钻进平台,甚至对我东部发达地区进行军事打击,而我们的海军在“岛链”封锁下将难以进入大洋保护我海上运输船队,即使侥幸突围,也极为可能“有去无回”。换句话说,虽然我们的国家利益正在不断地向着海洋拓展,但由于“岛链”的存在,使得我们党 海洋权益始终没有可靠的保障。正是因为这种可能的存在,一方面是陆上国土范围内资源的日益紧张,另一方面我国却始终不能让国家的反展更多地依托海洋,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面临着在未来无资源可用的停滞的危险。要拓展海上战略空间,就必须冲破“岛链”。

西线的遏制“链条”在时间上要晚于东线形成,但目前也已基本成型---由北至中亚地区,南至印度,由西部的中东地区向东延伸直至与中国的西藏、新疆接壤。相应地,在我国国力尚不十分强大的情况下,拓展我国的战略空间就需要从东西两个方向选其一作为重点首先予以突破。两个战略方向相比较,笔者认为在近期首先由西部陆上打破美国对华的围堵更为现实,而在海上,则应维持中美战略相持的局面,为海军积蓄远洋力量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这一战略概括起来是四个字---“西进东御”。

美国目前的对华策略,很大程度上存在声东击西的味道。在东线,今天炒作出“台湾问题”明天又冒出“东海问题”、“斯普拉特力群岛(即我国南沙群岛)问题”,总之要把中国拖入无休止的“问题魔方”之中。而事实上,目前美中在东部地区应该说是处于一种战略相持状态,而且短时期内双方谁也无法打破这一局面,就美国而言,对华封锁“岛链”已经基本形成,但也无法再进一步压缩中国在这一线的战略空间,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而这不符合美国的整体大战略。之所以反复在这一地区大张旗鼓的对中国发难,一方面美国可以从打“平衡牌”的把戏中渔利,更关键的则是可以吸引中国的注意力,使其无暇西顾。而在西线美国的对华战略要低调得多,但恰恰使在这里美国处于“攻势”。先是长期扶植西藏和新疆的分裂势力,再借“反恐”兵进阿富汗,继而拉拢印度,推翻萨达姆政权,驻军伊拉克,兵临伊朗,通过“颜色革命”在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扶植亲美政权。。。。。可以说是步步为营,现在驻扎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玛纳斯国际机场的美军距离我国新疆只有约500千米,在阿富汗的美军“反恐”基地干脆就修到了中阿边界附近。

西线地区对中国的国家利益而言,近期主要在于能源。目前我国经济对石油的依赖正在增强,而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年消耗中的一半将依赖进口,而处于西线的中东、中亚及南亚地区则是我国石油进口最主要来源和通道。如果这一地区被美国所控制,则我国势必要面对西方集团对能源的垄断,中国的经济发展就随时有可能由于石油进口受阻而遭受重创,与东线“岛链”所带来的威胁相比,这一威胁更为现实。美国可以一而再地阻挠我过道 武器进口,若在未来一旦掌握了对全球能源的垄断,也同样可以限制中国能源的进口,而且这样所冒的风险和所付出的代价远比在东部与中国爆发武装冲突要小的多。因此,如果美国在西线取得如同东线“岛链”地区那样的支配地位,则必然会形成对中国能源输入的长期限制,届时,我国就不得不由于能源而在方方面面都受制于美国,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将陷于被动。从这一点看,近期内解除美国在我国西部的威胁,远要比突破“岛链”具有紧迫性。

另一方面,处于西线的中亚、南亚地区从历史上讲与我国的渊源比较深,在这里虽然也存在很多不利于我国的因素,但东部不同,在东部对我国不利的因素几乎全部有利于我们的对手---这也是中美之间在东部形成目前这种战略相持态势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在西部地区对我方不利的因素同样也对美国不利,甚至更加不利。美国在该地区的根基与东部相比尚浅,以阿富汗为例:这是一个西式民主与原始部族并行的社会,其国民对部族的认同感要远远强于对国家的认同感。美国在阿富汗仅仅简单的建立一个“民主”政权,而对其经济结构和社会基础不做任何改造,自然无法真正实现阿国内的稳定;中亚地区各个国家国力都比较弱,美国很难在这里找到如日本那样的在战时可以充分配合美军的盟友,且我国与中亚国家不存在激烈的利益冲突,即便在该地区爆发军事冲突,基本上也将是只面对美国的单线作战,因而基本不存在东部所面临的那种多线作战的可能;从地缘上讲,处于阿富汗以西的伊朗长期与美国处于对峙状态,对美军在西线的军事部署起到极大的牵制作用。同样,伊拉克虽然被美军所控制,但除了其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地外,伊其他地区都存在大量的反美武装,伊拉克短期内不但可能对美有多大战略价值,反而也会对美军产生一定的牵制。从战术层面上来讲,西线内力地区打一场较为传统的陆战,远比在东部进行一场以海空战为核心的战争的取胜把握要大。总之,近期在西线我国与美国的实力对比,不会像在东部那样处于不对称的劣势。

“西进”战略,就是要借助在局部能对美军形成均势甚至优势的军事力量为保障,以新疆、西藏为战略支撑点,通过以石油为贸易往来,并利用我国与该地区文化上的历史渊源,逐步增强我国在中亚、南亚的影响力,并最终建立由我国陆上石油输送管线和与该地区各国之间的陆上贸易通道所组成的“新丝绸之路”。

“西进”战略将为我国提供数条贯通中国内陆、中亚、南亚乃至中东的陆上石油运输线,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海外能源基地安全。前面以及提到,在该地区美军对我方的优势并不明显,因而只有能维持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的稳定,并与中南亚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可以保障这些陆上油线的畅通无阻。陆上石油运输通道的开通,可以使我国的石油运输避开被美国、印度等国控制的经台 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西入印度洋,北进阿拉伯海,终达波斯湾的海上石油运输线。美日在二战期间旷古未有的海上血战,东盟国家现在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很大程度上都使源于这条线,上述地区的种种国际纷争,很多也都源于次。摆脱了这条运输线,就可以使我国超脱于这些矛盾之外,使我们的海军不致过早的在这一区域与其他力量发生冲突。

此外,“西进”的战略态势还将对美、日在中东的石油利益构成潜在的压力,当然,我国绝不会出兵中东地区,但这一压力在客观上又是存在的,美国也好,日本也好,在其他战略方向想有所动作就必须先顾忌到这一点,这就可以减轻东线“岛链”所带给我们的压力。

“西进东御”战略从实质上来讲是先保障“陆权”,后争“海权”,是中国海洋战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整体大战略。一方面,这是由于西线紧迫的安全形式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中国的远洋海军力量正处于建设阶段,过早的卷入与海上周边势力的冲突当中,必然会导致我国海军在建设当中带有过强的目的性尔缺乏长远的规划,这反倒会减缓未来我过拓展海上战略空间的步伐。

“西进东御”并不意味着中国海军在近期将无所作为,在为建立远洋海军积蓄力量的同时,我过海洋战略在今后一段时期的核心任务,应该是从东南部的南海和台 湾入手,逐步建立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并最终由此突破“岛链”,打通进入大洋的通道。

中国所面对的“岛链”由东北、东南两部分所构成。东北部分包括韩国及日本列岛(含琉球群岛),这一段“岛链”对中国的潜在威胁包含如下几部分:朝鲜半岛上对我国的地缘安全问题,与日本在东海的主权争端,以及未来台海一旦爆发冲突时来自美、日的军事干涉。这里是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主要驻扎地,美第7舰队便驻扎与此,而且在这一地区还要考虑实力局世界三甲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就实力对比而言,在东北部我国近期内不占有优势。东南部“岛链”由台 湾、中南半岛部分国家以及菲律宾等国构成,其形成主要源自西方大国的插手与南海周边国家在南沙的主权争端以及队“台独”势力的支持。

要打破“岛链”的围堵,应先从东南部入手。而突破东南部“岛链”,则应该先从南海地区入手。南海周边国家与我国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九段线”海域的主权问题,而矛盾的激化则源于美、日等国对该地区事务的不断插手。南海地区油气储量估计可达200亿吨,每天经由此地的商船在400艘以上,为了压缩我国的战略发展空间,也为了垄断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并控制这一关键的国际海运节点,美国借“反恐”和救灾的名义,不断的通过经济援助和建立军事同盟来对该地区进行渗透,对我国而言,南海地区总体上处在一种相持状态。但南海的局面与朝鲜半岛至台 湾一线的情况有所不同,后者正处于中国与美日的战略相持阶段,而前者更多的则是一种多头竞争的局面,除了我国与美国外,日本、印度以及俄罗斯都在向这一地区伸手,在短期局部条件下这几方出于各自的利益需要有可能会结成某种形式的对华同盟,但这只是“露水夫妻”而已,因为这些势力之间本身也是相互竞争的关系,因此单就中美对比而言,美国还无法做到对南海地区的“有效控制”,而其他几方力量,在这一地区同样也不占优势。相对于上述国家,我国在南海地区竞争当中已经在经贸和文化领域占得了先机。虽然存在着主权争端,但是我国在传统上与南海周边国家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这是前述国际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在经济领域,截至到2004年,我国与东盟的年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其成为我国第五大贸易伙伴。随着环东南亚天然气管道工程、泛亚铁路工程、中国--东南亚通信电缆等一系列工程的启动,以及《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我国与该地区的各个国家正逐步的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国在南海地区的最终战略目标,是要在近期内实现对这一区域内中国领海的控制,进而以南海为战略支撑点,打破东南部的“岛链”围堵,为中国海军进入大洋打开通道。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这一区域保持长期的军事存在作为保障。目前这种多国侵占我国南沙岛屿、各大国纷纷染指南海地区的状况,均是源于之前我国在这一地区猖獗的军事间隙点所造成的既定事实。以目前的实力而言,我人们海军完全可以收复南沙被占岛屿,之所以仍然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一方面是出于与临为善的考虑,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在收复后难以长期控制这些岛屿---南海诸岛远离中国大陆,对于东南亚各国而言却近在咫尺。这一切的症结在于我国远海持续作战能力的不足。因此,建立一支可长期游弋于南海海域的海上力量,是能否实现“南进”战略的关键所在。笔者的设想,是在海军南海舰队的远海作战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以南海作为战略支撑点,逐步确立在南海海域的军事存在,但不主动对南沙被占岛屿进行收复作战,而是通过对南海海域的有效控制,在次实现“以海制岛”,同时辅之以对少数反华国家实施有限的武力威慑。在次基础上,再通过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对话来恢复我国在南海的主权,最终实现对南海地区的有效控制。

众所周知,中国能否冲破“岛链”,取得海权,台 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挺进大洋,就必须粉碎“台独”,这就必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是“武统”还是“和统”,如果是“武统”,就必须面对中华民族的内耗,更需要面对美、日的军事干涉。。。。。然而如果中国得以稳固在南海的主权,则台海将出现一种新的局面---在面对大陆自北、自西而来的军事高压的同时,届时“台独”势力还将发现台 湾已经“沦为”大陆东南海域的“后院”,台 湾将面对大陆南北两个方向的围堵。这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岛链”困局是相似的,所不同的是对于台 湾这个面积有限的岛屿而言,这种围堵更加致命。而同时,美、日也将在这里面对前文所说的与西部同样的问题---中国对南海的有效控制在客观上对其海上生命线将构成潜在的压力,这将极大的牵制美、日等国对台 湾问题的干涉。这就将进一步加剧台 湾的“困局”。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大陆便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将“台独”分子从岛内大多数民众当中分化出来,进而实现两岸的政治谈判,以最小的代价,逐步实现两岸的统一。目前,人大通过《反分裂法》,台 湾国、亲两党“登陆”等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在实现这一策略。

而与次同时,在东北部沿海地区,我国海军需要与美、日的海上力量保持一定均势,以维持与对手在这一地区的战略相持状态。简单地讲,近期的这一海洋战略可以概括为“北宁南进”。

就海军力量而言,目前我国在东北部地区的北海及东海舰队的整体势力要逊于该地区的美第7舰队和日本海上自卫队。但是就地利而言,处于此处的黄海及东海海域,均靠近中国大陆,属于近海。一旦爆发军事冲突,我海军部队将得到岸基力量特别是航空兵及二炮部队的有力支援,这将极大的抵消掉美、日在此处的海军优势。因此,在经过一定的加强之后,东海及北海舰队完全有可能在东北部与美、日形成力量均势。

东北部战略均势将使我国在这一海域的利益得以维护,同时,将牵制美、日在此处的海军力量,使其与东南部的台 湾及南海地区从地缘上隔离,为我国的“南进”战略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北宁南进”的战略下,未来的中国海军必然在东北和东南部以两种完全不同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建设,而未来我军大洋舰队的雏形,很可能便是那时的南海舰队。

世界各国的海军,按照海权理解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海上突击力量与海洋控制力量。前者建军思想的出发点是在战时有效打击来自海上的敌军,而后者则更加强调平时在远海的威慑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中国海军可规为第一类。当时我军的战略制定主要是基于来自北方陆地上的巨大威胁,海军更多被看作是陆军在海上的力量延伸,其建军目的是增加我国沿海地区的防御纵深。那时的中国海军便是一支立足于海防的典型的海上突击力量,其力量构成侧重于水下潜艇部队以及轻型水面舰艇;在战略部署上,采取与陆军军区相类似的分区部署,目前我海军舰队的构成便是基于此。这样的一支海上力量在战时可以对来自北部海上的入侵形成有效的打击力量,但在和平时期却难以有效的对大面积海域特别是远海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北宁南进”将是我国海洋战略的核心,中国海军舰队的基本构成仍将被沿用,但其战略内涵与此前将完全不同。未来的中国海军将在东北、东南两个战略方向以不同的 建军思想来分别加以建设。

未来海军南海舰队的核心任务,是逐步实现对南海海域的实际控制,并在此之后,由东南部突破“岛链”,进一步实现在远洋的军事存在,为我国的海洋权益提供安全保障。这就要求南海舰队成为一支可在远海遂行任务的海洋控制力量。有意思的是,在这一点上我们与世界各海军强国“由海向岸”的发展思路恰好相反,因此,在建军思想上,其对我国的参考价值不是很大,反倒是其冷战时期的思路更加值得我军去借鉴。

作为一支海洋控制力量,未来的南海舰队必然应是一支基于远洋作战的“均衡海军”。海权在空间上所涉及到的,不止是海洋本身,凡是关系到一国海上战略空间的领域,无论是对海洋本身还是岛屿、天空甚至是内陆的控制,都因在空间意义上包含在该国的海权之中。相应的,一支海洋控制力量也应该是由水面、水下、陆上、空中乃至于外层空间、电磁空间和网络空间等多维力量所综合构成,仅仅突出这其中的某一部分,是无法建立起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控制力量的。戈尔什科夫的“均衡海军论”所表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要想建立一支能够挺进大洋的海洋控制力量,就必须进行长时间的全面建设。

具体的说,未来南海舰队的任务区域,是远离大陆的远海。如果只是在南海海域,虽然距离大陆较远,但此处仍然处于我军重型战斗机作战半径之内,因此来自空中的威胁尚不是很严重。但如果我海军进入更加远离大陆的太平洋海域,脱离了岸基航空兵的掩护,则只有依靠舰载机,才可以为我方编队提供可靠的空中掩护。

而地处东北部的我海军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的战略任务主要是在这一方向上与美、日海上力量保持战略上的相持态势,避免其进一步对中国的发难,同时保持对“台独”势力的军事高压,并将台 湾与美日在东北部的军事力量隔绝开来。在这一战略下,未来的东海及北海舰队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将继续作为海上突击力量,与这一地区的美、日海军力量形成均势。

未来我国东北部的海上力量构成仍将是以战略核潜艇、攻击核潜艇为主,水面舰只和常规动力潜艇为辅。假想敌主要是该地区的美、日海空力量。在战术上,则应该强调战时在陆基航空兵的支援下,以水下攻击力量为主,由水面舰艇加以配合,对敌方海上及部分陆上目标发动突击,力求在有限的几次突击下可以重创对手,从而使对方不敢轻易在这一地区挑起军事冲突。

从时间上来说,南海舰队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而东海及北海舰队由于面对的是目前实力上处于优势的对手,要想实现东北部的均势,就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充实我海军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因此,东海舰队及北海舰队的建设目标更为明确的同时,在时间要求上较南海舰队也更为紧迫。反映到装备的配置上,东北部海洋力量的建设首先需要强调装备在技术上成熟与可靠性,是否特别先进则在其次。

以上,就是笔者对我国海洋战略和海军建设的一些个人看法。最后想说的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以龙作为图腾的民族,龙,是要东归大海的。

关键词(Tags): #海洋战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