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慕尼黑》之观而后感 -- 奔波儿

共:💬12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以暴易暴,不知其非兮

三千年前,伯夷叔齐这两个老头子在首阳山上饿得奄奄一息,兀自做歌一首,表达自己对于暴力的反感。这二老权当是殷商遗民,为故朝歌,讽刺来自西岐的野蛮人而已;但是这两句歌中所表达的那种朴素的“非暴力”精神,或许能为《慕尼黑》作个更好的注脚吧...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固然痛快,但是却解决不了问题。除非你能从肉体上彻底消灭对手,能么?Newsweek曾经登过一幅讽刺画:两排墓碑相向而对,左边的画着大卫星,右边的画着伊斯兰的新月。每个墓碑上都刻着“Die in the revenge of -> ” 箭头指向下一个墓碑,墓碑一个挨着一个,一直排向远处的天边... 非常之黑色,也非常之直观。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数千年的恩恩怨怨,宗教+民族+经济利益,已经虬解成一个巨大的死结。敢于挑战、试图揭开这个死结的人,基本没有什么胜算。本来上天给了以色列一次机会:假如拉宾没有被刺杀的话,以色列是有机会和巴勒斯坦人达成和解的。可惜,最聪明的民族却容不下一个最聪明的领袖。拉宾先生可以闭上眼睛,安详地离去。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子子孙孙,却又重新回到世世代代都要生活在恐惧之中的诅咒...

组里有个来自以色列的老犹太,每当谈起以色列都要摇头叹气,他认为以色列没有明天,所有人,也根本不关心明天 -- "Who knows if there IS a tomorrow?"

这是一种何等的悲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