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简评】《郎咸平10月1日在墨尔本的演讲》 -- 语迟

共:💬86 🌺54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你我的目标一致(防止极右出现),只是主张的手段不一样

理一下

应该说是右向极右滑动 [老土豆] 2006-02-12 01:36:58

至少郎提出了让职业经理人来经营国有企业的主张,可以试验一下是否比MBO更合理。要说药方,这就是一个。

主流当然是不主张争论的。他们恨不得提出一个“市场经济”的药方就让政府执行、老百姓顶礼膜拜呢,尽管老百姓将更多地被剥夺。

什么是右派?我认为是保守既得利益的强势派,要说极右不让人争论的例子可多了。

你我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关于极右出现的原因,俺比较认同如下一段话:

目前什么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现象?我认为就是"私有化"。对此网上早已直

言无忌,也有一些报刊胆子比较大,敢于直呼"私有化进程"。现实中的大多数

媒体要遮掩一些,换个说法,什么"改制"、"转制"、"股份化"、"鼓励私

有成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我不谈怎样"阻止"私有化。长期极左造成权力不受制约,同样这种权力

"市场化"、权贵"资本化",国民也已无力量制约。利益与不受制约的权力促

成极左到极右的转变而无可阻挡。

--摘录自《秦晖:极左、左派、右派、极右的区分与现状- -》

即,长期极左环境下的权力不受制约,才是我们滑向极右真正的原因。

当然您对此部分表示过不认同,因为您提到过对“正确”言论的不争论是右、甚至是极右的做法(而在俺看来,对言论的钳制都是“左”的那一套,无论这个言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链接出处

这个“不争论”可不是中宣部的 [老土豆] 2006-02-11 01:53:16

来自邓南巡。而在那之前,争论可是很激烈的。邓开创了一个恶劣先例,就是用权威压制合理争论。我个人认为,这属于右派,而且是极右。

. . .

&

链接出处

我不是说争论不争论由民众说了算 [老土豆] 2006-02-11 02:09:19

而是说这个事情上,公众比官方更“左”,官方实质上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做法。

再说袁伟时文章的处理程序:中宣部给团中央宣传部阅评意见--团中央宣传部决策--处理李大同。

如果你把文革划为“左”,那么“不争论”就明显属于“右”。

难道要以文革为参照来把现在的(对“正确”言论的)“不争论”划分为“右”,以致于您得出“邓开创了一个恶劣先例,就是用权威压制合理争论。我个人认为,这属于右派,而且是极右。”的结论? 那俺是不是可以同样以文革为参照,把您主张的(对“正确”言论的)“争论”也划分为“右”然后加以反对呢?

你我手段的区别在于:您支持中/宣/部对“不正确”言论的封杀,同时却又要求中/宣/部对“正确”言论开禁,期望通过自由的讨论来让人们真正认识到极右的危害。而我主张解除言论钳制(无论是该言论“正确”与否),光指望着好处却不想接受同一程序带来的坏处无疑是一厢情愿,如同今天的人们对当年的暴力革命带来的“结果正义”欣欣然却又抱怨“后人背叛了革命先辈们的理想”而带来的“结果非正义”。在俺看来,“不正确”言论的危害是我们期望通过自由的讨论得到好处(“正确”的言论带来的)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从历史上看,言论自由的好处总体上是要大于言论钳制的。

Btw, 要说极右不让人争论的例子可多了。 这个说来听听哈~ 除了您认为的当前俺们ZF对“正确”言论的不争论是“右”之外。 俺真的没想起过有那段极右的历史违反过右派们最基本的原教旨(当年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人至少还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声音很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