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完整版) -- cpcliusi

共:💬14 🌺2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天涯上的相关讨论

作者:唐丝宋瓷 回复日期:2006-2-5 21:16:11 

   残军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我军的伤亡人数是残军的2-3倍。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5 22:08:47 

  当时的内部评估是此战打的很不理想。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5 22:25:11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5 22:08:47 

    当时的内部评估是此战打的很不理想。

  

  ================================================

  正解,解放军内部的检讨总结和公开的东西的大不一样。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5 22:29:26 

  作者:唐丝宋瓷 回复日期:2006-2-5 21:16:11 

     残军的战斗力还是蛮强的,我军的伤亡人数是残军的2-3倍。

  =========================================================

  说反了吧?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5 22:34:28 

  没有说反,事实就是这样的。

作者:crymtl 回复日期:2006-2-5 23:03:34 

  没什么,缅甸军队面对残军一触即溃,伤亡更大。

作者:唐丝宋瓷 回复日期:2006-2-5 23:15:43 

   论从林战当时东南亚无人是残军对手,没有经过从林战训练的我军论单兵战斗力远不是残军的对手,何况残军又是在老窝作战,占了地利,情报获取的速度和准确度也远远超过我军。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6 9:00:23 

  入缅作战结束后,昆明军区组织了两次丛林大练兵,加上79年的临战训练,一共三次。云南方向打得好,同大练兵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至于入缅作战解放军的伤亡数字,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查阅过相关内部资料,没有那么大。具体数据回去后再查。

  

  残军遭到解放军攻击后首先着眼于跑,而不是抗。云南的驻军从40年代末就开始和残军打交道,有打李弥反窜时的实战经验,平时训练抓得也不差。从军事素质上讲不存在太大的差距。战争的困难是地形和情报,以至未能打成歼灭战。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6 9:08:45 

  作战看对象,残军虽然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但好歹也是正规军、百战之师,打东南亚小国不成问题。

  

  其时,全国战争结束10年,解放军的基层干部大多经过解放战争,中级以上经历过红军、抗日时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较高的军事素质,加上解放后部队逐步正规的训练,残军是难以望其项背的。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6 9:12:17 

  还有内战时屡战屡败,直到被赶出国境的心理因素。残军一直避免和解放军正面对抗,专打缅军,以有解放军第2次作战。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6 12:05:58 

  关于伤亡比,我是看的一本大陆官方出版社的回忆录合集里的一个指挥这次作战的老将军写的,书名不好意思忘了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6 13:37:48 

  关于伤亡比,我查的是参战各部队战史/昆明军区史/总部某二级部部史.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6 13:44:48 

  楼上,突然发现这文章是不是就是你写的啊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6 13:46:58 

  是的,原文8000字,结果被编辑砍了一半:)

  

  国民党残军的情况介绍/战后总结基本上被删掉了,因为版面原因。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6 14:02:56 

  看来我班门弄斧了。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6 14:04:47 

  过谦过谦,都是同好,相互交流,快事一件.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6 15:20:09 

  到80年代后,由于残军多数已经加入泰,同台湾已无联系,也不对祖国大陆构成威胁,昆明军区停止了相关工作。

作者:溪流家人 回复日期:2006-2-7 02:10:34 

  操!打自己人为何如此心狠,上面的还一片叫好,真他妈混蛋!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7 08:09:17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又来了只会喊口号 装圣人的纯洁人 高尚人

  

  按某些人的逻辑 只要是内战就应该否定 不管它是进步的还是倒退的

  

  商灭夏是混蛋 周灭商是混蛋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也是混蛋

  

  历史还发展什么啊?大家都活在原始社会 多好啊

  

  虽然罪犯抢你 杀你,也是"自己人"啊,千万不要反抗,反抗就是混蛋.

作者:congtao8297 回复日期:2006-2-7 15:42:34 

  当时歼敌少的主要原因是 当时和缅甸谈好拉谁负责那块区域,结果我军没组织好,一股脑的把国民党残军都赶到缅甸那边去拉,缅甸军队叫军队都抬举它们拉,根本就是有枪的农民,它们部队集结的时候去报到的士兵还带着妻子儿子,他们的军营整个一大的移动的难民营,结果国民党残军几乎没开枪就击溃拉缅甸军队,从中缅联军的包围圈跑拉出去

作者:么零么 回复日期:2006-2-9 23:10:20 

  楼主好文,希望把编辑砍掉的另一半也贴出来过过瘾。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9 23:13:32 

  作者:么零么 回复日期:2006-2-9 23:10:20 

    楼主好文,希望把编辑砍掉的另一半也贴出来过过瘾。

  

  =======================================================

  业余涂鸦 贻笑大方

  

  按行规 要等3个月后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0 21:38:36 

  查了一下

  

  敌我伤亡比为3.1:1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10 23:25:43 

  个人意见还是认为是1:2到1:3,因为老将军写回忆应该不至于记错的那么离谱吧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0 23:30:30 

  楼上不妨再看看其回忆原文。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0 23:31:53 

  参战各部队战史/昆明军区史/总部某二级部部史的记载均为3:1左右。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0 23:44:17 

  可能是其回忆时弄反了,也可能是印刷时搞反了。

  敌我伤亡对比为1:3这个说法可还有其他旁证?

  目前查到的军史战史资料均显示敌我伤亡对比为3:1,国民党军伤亡700多,解放军伤亡200多。

作者:阵疯 回复日期:2006-2-11 01:08:46 

  嗯,我在争取把我看得那本书的原文找到。

作者:愚人- 回复日期:2006-2-11 09:23:08 

  我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大吹的,境外蒋军虽占地利,打起有困难,但自1958年以后,美蒋已正式停止对其援助,残军实际上装备严重不足,近于匪,出动那么多部队,而且是两国正规军南北两线出击,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无须自诩(换句话说,要是国共互换位置,照样如此)。

  

  还是好好研究一下为什么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在大胜的情况下突然撤军?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1 09:39:24 

  但自1958年以后,美蒋已正式停止对其援助,残军实际上装备严重不足,近于匪,出动那么多部队,而且是两国正规军南北两线出击,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无须自诩(换句话说,要是国共互换位置,照样如此)。

  =========================================================

  没吹没吹,只是写着玩:)

  

  1959年2月,蒋中正在台湾召见柳元麟,3月开始空投武器装备,4月派情报局副局长任剑鹏率督导组赴缅北调解残军内部矛盾,布置窜犯行动。1960年7月,台湾当局空运了一个400人的特种部队和大批武器。9月,建成孟百了机场以更加方便的接收物资补给。

  

  

  

  此战在从军事看确实不算太好,为什么没有打成歼灭战,原因有:

  

  客观上:

  1,对战区自然条件给作战行动带来的困难缺乏足够认识。

  2,对敌情估计不足。残军地利人和,跑得快。

  

  主观上:

  1,组织指挥方面,由于准备时间较短,战前准备工作做得比较粗糙,

  2,部队编成不符合实际,干部不熟悉部队。

  3,部分干部战士由和平环境转入作战,思想准备不足,有轻敌思想,执行命令不坚决,遭敌顽抗时不予以坚决的攻击。

  

  总的来看,此次作战的经验教训,暴露了部队的编制、装备不适应东南亚地区作战的需要,特别是对热带山岳丛林地的特点不了解,没有研究和进行过在这种条件下的训练。如对热带山岳丛林地的夜间行军、野外生存、识图用图、按方位角运动、泅渡江河、干部的组织指挥等问题。这些都是作战中未能全歼敌人的重要原因。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1 09:57:09 

  昆明军区战后总结时,毫不留情地批评了参战部队在政治上的问题,措辞相当严厉。

作者:愚人- 回复日期:2006-2-11 09:58:37 

  》1959年2月,蒋中正在台湾召见柳元麟,3月开始空投武器装备,4月派情报局副局长任剑鹏率督导组赴缅北调解残军内部矛盾,布置窜犯行动。1960年7月,台湾当局空运了一个400人的特种部队和大批武器。9月,建成孟百了机场以更加方便的接收物资补给。

  

  关于金三角地区的历史,现在著述很多。1958年,鉴于缅甸在联合国提起议案,谴责国民党中国侵略缅甸,蒋遂强行下命令将驻缅军人分期分批招回,但驻当地国军很多不愿回台(原因是这批部队军人主要是云南籍人士,且也在缅生活七八年了,有些已娶缅妇)。国府当局称若不按时返台,以后将不管了。1958年的遣返,导致金三角地区主要军事力量减少,以后,滞留在当地的残军主要靠中央情报局的小规模支持(见《中央情报局内幕》)以及少量的国府方面支援。

作者:hiknight 回复日期:2006-2-11 10:04:05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也是混蛋

  ----------

  wokao,满清当你是人么?

  国军是真正的中国人,不是信仰西洋邪教的共军可比的。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1 10:04:45 

  1958年?如果援助很少,我不知道他们59年修机场来干什么:)

  

  以下是未刊发的原文:

  

  国民党残军在缅北长期赖着不走,且势力不断发展壮大,这对缅甸政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缅甸政府一方面派军队进剿,一方面向联合国控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台湾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把逃到缅北的残部撤往台湾。从1953年11月至1954年5月,共撤走李弥总部、“反共抗俄大学”、第26军军部、93师、193师、第4、10、18、21纵队等部5472人,以及家属1030余人。在蒋军残部被迫撤走期间,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民兵、人民群众密切配合,对敌发动强大政治攻势,争取了2466名敌军官兵回归投诚。盘踞缅北的蒋军残部只剩下3800余人。

  

  残军主力撤台不久,台湾当局又派原副总指挥柳元麟返回缅北搜罗旧部,于6月成立“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辖第3、5、7军约4500人。但此时残军内部派系林立,各怀打算,根本不大理睬柳元麟这个台湾派回来的最高指挥官,一再发生内讧。恰逢此时缅甸政府正集中精力对付本国的反政府武装,根本无暇顾及残军,使得柳元麟得以铁碗手段治军,全力整顿内部,先是打压吕维英,而后又排挤段希文、李文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总指挥。

  

  到60年代初,残军达到李弥率主力撤台后的鼎盛时期,共有部队近万人。总指挥柳元麟下辖5个军:第1军军部位于孟瓦,军长吴运暖,;第2军军部位于索永,军长吴祖柏;第3军军部位莱东,军长李文焕;第4军军部位于孟马,军长张伟成;第5军军部位于孟隆,军长段希文;以及西盟军区和孟白了守备区。各军下辖有2—3个师,师所辖各团兵力从几十人到几百人或上千人不等。其军队成员的特点是官多于兵。靠近我边境的为第1、4军。这部分敌人虽然在口头上叫嚷从西南方向配合台湾蒋军反攻大陆,但实际上并无信心和任何准备。其方针是:与我军接触时,保存实力,避免决战,以窜扰、潜入为攻,以避战、逃跑为防;与缅方既敌对又共处,以求长期生存。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1 10:09:07 

  笔误,60年:)

作者:愚人- 回复日期:2006-2-11 10:25:22 

  》残军主力撤台不久,台湾当局又派原副总指挥柳元麟返回缅北搜罗旧部,。。。

  

  应在前面注明时间,即何时“残军主力撤台”。:)

  

  总的看你的上面文字,1958年后的残军仍然属于匪的性质,一万多人兵力散布在缅北、泰东北那么大的地区,如你说的,“师所辖各团兵力从几十人到几百人或上千人不等”,所以说怎能和武装到牙齿的正规解放军直接对抗?当然只能跑了。解放军入缅作战实际是剿匪作战,只不过不象在大陆土改时的剿匪,那时可以靠分所谓地主的田地发动农民参加剿匪(至少把匪饿死),匪徒自然全部肃清,现在在人家缅甸的国土上,没有土改好发动群众,如何彻底消灭残匪?因此能打到那样程度也属不错,虽然没有什么值得自矜的地方。:)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1 10:43:21 

  何时“残军主力撤台”。:)

  ===========================================

  晕,这里不是清清楚楚?难道是我语文太差,上下文联系得不紧密?

  

  

  从1953年11月至1954年5月,共撤走李弥总部、“反共抗俄大学”、第26军军部、93师、193师、第4、10、18、21纵队等部5472人,以及家属1030余人。在蒋军残部被迫撤走期间,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民兵、人民群众密切配合,对敌发动强大政治攻势,争取了2466名敌军官兵回归投诚。盘踞缅北的蒋军残部只剩下3800余人。

  

  

  

  至于教训,前面已经贴过,不赘述。

  

作者:愚人- 回复日期:2006-2-11 11:23:28 

  你晕还是我晕?:)

  

  》国民党残军在缅北长期赖着不走,且势力不断发展壮大,这对缅甸政府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因此,缅甸政府一方面派军队进剿,一方面向联合国控诉。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台湾国民党当局被迫同意把逃到缅北的残部撤往台湾。从1953年11月至1954年5月,共撤走李弥总部、“反共抗俄大学”、第26军军部、93师、193师、第4、10、18、21纵队等部5472人,以及家属1030余人。在蒋军残部被迫撤走期间,解放军云南边防部队,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民兵、人民群众密切配合,对敌发动强大政治攻势,争取了2466名敌军官兵回归投诚。盘踞缅北的蒋军残部只剩下3800余人。

    

  》残军主力撤台不久,台湾当局又派原副总指挥柳元麟返回缅北搜罗旧部,于6月成立“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

  

  我看不出你在哪里说过残军主力撤回台的时间,肯定不是1954年4月,你可看李傲的《异域》,那上面说的是1958年联合国决议让蒋撤军以后的事。

  

  

作者:baboona 回复日期:2006-2-11 11:51:24 

  看过资料,好象林彪对教训要付责任,60年代林彪搞政治挂帅,部队的训练作战片面推行林彪在解放战争时的经验战法,成了教条,根本不符合东南亚丛林作战的实际.

作者:小城岑 回复日期:2006-2-11 14:31:49 

  《异域》是柏杨的写小说,不是李敖。

  

  至于你说的联合国决议外国军队从缅甸撤出,时间1953年4月23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