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淘书记(三)侦探推理小说(上) -- 履虎尾

共:💬104 🌺10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淘书记(三)侦探推理小说(下)

中国的反特推理文学

还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俺在东行花两毛钱买来一本薄薄的书,就是推理破案小说《一件积案》。小说讲述的是公安局在大跃进时期侦破一件陈年积案的故事。小说的开头追述,沈阳快解放的时候,城南营盘火车站货运处收到了一个柳条包,很长时间没人前来领取。这个柳条包就放在货运室内,渐渐的,大家也就习惯了,就把它当个茶几来用,在上面打扑克呀,下棋呀,吃饭呀等等的。后来,天热了,柳条包里散出来一股怪味儿,还流出了一股黑水。大家觉得 很奇怪,请示了领导,就把柳条包打开了——柳条包里面装着的,是一具尸体!是一个年轻女人的切去了头颅、四肢的躯干……

俺是第一次读这么恐怖的故事,不怕大家笑话,俺读到这里,被吓坏了,不敢往下读了,而且,当天晚上,吓得一夜没睡好觉……一个星期之后,俺就把它赶紧出手了。

五十年代是“一边倒”的年代,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全民“哈苏”。老大哥的一切都成为咱们学习的榜样,“老大哥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嘛!苏联的侦探推理反间谍文学这一艺术形式自然而然地也传进了中国。于是,在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推理反特文学。

如果硬说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推理反特文学,是在苏联的反间谍文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未尝不可。但是,中国的反特推理文学的历史,比起老大哥来,要悠久得多。苏联的反间谍文学,是在柯南道尔推理小说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中国的反特推理文学,除了学习英美,学习苏联之外,还有自己的历史可以继承。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推理断案的故事案例古已有之。据俺所知,早在魏晋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类推理断案的故事了,而且,还有名有姓,有根有据的,是真人真事呐。据《三国志》记载,东吴的第二个皇帝孙亮,就是一个著名的侦探家。裴松之在《孙亮传》的补注中引用了《吴历》中的一段故事:

吴主孙亮有一次命令小黄门(贴身太监)去仓库里取蜂蜜。蜜取回来了,孙亮发现,在蜂蜜中混有两颗老鼠屎。孙亮把管仓库的小官召来,询问缘故。管仓库的小官吓坏了,趴地下一个劲地磕头,一句话也不敢说。孙亮问道:“在此之前,小黄门找你讨要过蜂蜜吗?”小官回答:“有过,但是我不敢给,也没有给他。”孙亮又问小黄门,小黄门矢口否认:“没有,没有的事儿”。孙亮说:“呵呵,破这个案子太容易了!”于是命令人把老鼠屎破开来。破开后发现,老鼠屎外表潮湿,里边却还是干的。孙亮大笑着揭开谜底:“如果老鼠屎是原来就在蜂蜜里边混着的话,那老鼠屎应该是里外一样湿。可是你们看看,这颗老鼠屎外湿里燥,所以,一定是刚放进去的。是谁放的呢,呵呵,必是黄门所为。”于是,这桩案子干净漂亮地破解了。

还有,十六国时期前秦的苻融,也是一位侦探家。苻融是前秦皇帝苻坚的小弟弟,“尤善断狱,奸无所容,故为坚所委任”。在《晋书•载记第十四•苻融传》里,记载了苻融的一个推理断案的故事,故事说:

有个老太婆在路上遇到了强盗,抢去了老太婆的东西。老太婆高喊求救,一个走路的行人听了,帮助老太婆追上去捉住了强盗。强盗被擒捉后,一看无法脱逃,于是就假冒好人,反诬捉他的那个行人是强盗。当时天快黑了,老太太眼神儿不好,没看清楚,其他的路人也被搞糊涂了,闹不清楚道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强盗了,就把他们两个人一起扭送到官府。苻融一听,笑了起来,说:“此易知耳!让这两个人一起跑,先跑出凤阳门的,不就是好人吗?”

等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各种清官断案、侠义小说那就更多了,什么“包龙图”啊,“海忠介”啊,“施公案”啊,“彭公案”啊,真可谓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也。

所以说,对欧美苏联的学习,仅仅是现代中国反特推理文学的一个来源。而另一个来源,则是古已有之的推理断案故事。

苏联的反间谍文学是为政治服务的,主要是配合“冷战”的。苏联反间谍文学针对的目标,是西方帝国主义间谍以及这些间谍身后的特务情报机关。中国的推理反特文学的目标指向,同苏联有所不同。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外表同西方人区别太大,西方间谍想假冒中国人,一眼就会被识破。再则,俺们深黯“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的道理,所以,中国反特文学所针对的目标,则是同宗同种同民族的人。

在五十年代,中国受前苏联反特小说的影响,创作产生了像《国庆十点钟》(又名《双铃马蹄表》)、《徐秋影案件》、《第四者》、《无铃的马帮》、《“赌国王后”牌软糖》、《黑眼圈的女人》、《深夜来客》、《谋杀没有证据》、《人心莫测》、《铁道卫士》、《秘密图纸》、《虎穴追踪》、《跟踪追击》、《一件积案》、《一具无名尸体的秘密》、《一件杀人案》等等一大批的反特推理小说。其中的一些作品,后来还被改编拍摄成电影,搬上了银幕。像《斩断魔爪》、《国庆十点钟》、《天罗地网》、《405谋杀案》、《东港谍影》、《羊城暗哨》、《古刹钟声》、《神秘的侣伴》、《山间铃响马帮来》、《寂静的山林》、《冰山上的来客》、《南海的早晨》等等,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以反特为主题的电影。

推理反特小说的艺术形式,甚至被应用到六、七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样板戏之中。反映战争时代的样板戏就不说了,反映和平生活的三个样板戏,《海港》、《龙江颂》和《磐石湾》,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的“戏眼”是什么呢?呵呵,就是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就是要揪出暗藏的阶级敌人啊。试想一下,如果《海港》里没有暗藏的阶级敌人“钱守维”,《龙江颂》里没有隐姓埋名、改头换面的“王国禄”,《磐石湾》里没有那条上了岸名字叫做裘二能的“乌贼鱼”,这三出样板戏还剩下些什么啦?有什么看头呢?还有,文革期间拍摄的样板电影《海岛女民兵》,不也是以反特为主题的吗!

待到八十年代,中国的侦探推理小说走向了新生,什么《珊瑚岛上的死光》啦,什么《郁金香奇案》啦,什么《黑桃皇后》啦,一大批这类作品出现在文化舞台上。可惜的是,这时候的履虎尾,已经读不进小说了。

侦探推理小说说了这么一大撅子,该结束了。履虎尾以为:

从爱伦坡、柯林斯、柯南道尔开始的古典的侦探推理文学,到了二十世纪,在不同得区域分别向着三个方向发展,于是出现了三个流派。第一个应该是以克里斯蒂、松本清张等为代表的流派,这是侦探推理文学的主流流派;第二个流派是前苏联的反间谍文学流派,这个流派除了包括苏联的作品,还包括东欧各国当时的反间谍文学;第三个流派就是中国的反特文学流派,这个流派除了中国之外,还包括朝鲜和越南的反特文学,朝、越的书虽然俺没读过,但俺看过他们的几部电影。比如像《看不见的战线》,像《金姬银姬的命运》,呵呵,跟中国的反特电影,有区别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