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我的武道生涯(1) -- 石之轩

共:💬25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我的武道生涯(2)

我的武道生涯(2)

拳法到了一定程度,自身肉体的突破到了一定关口,就自然会进入武学障,那便是修罗心。

修罗心与杀人拳

在中国目前扯虎皮大旗号称杀人拳的流派主要有2个,一个是轨迹拳,轨迹拳是一种高度简化版本的内家拳,另一个是无限制格斗术,无限制格斗术的精髓其实就在潜行偷袭的指导思想。至于正面对敌则乏善可陈。表演的怪叫扰人心神,其实扰人心神这个东西,韩国的《浪漫刺客》做得更好。我曾经和无限制的家伙玩过短兵比赛,不管他如何花样百出,注意自己下三路,拿着家伙对他脑袋猛敲就行了。

从我的观察看,上面说的那两路拳法都很难说是杀人拳。只能说是一种催眠术,让练习者不怕死也不怕杀人而已。但真的开打起来,那怕和普通流氓打结果也不乐观。不怕死有好有坏,好处是不容易死,坏处就是死得快。

修罗心和无限制派的催眠术是两回事,修罗心的本质是潜意识地以杀死对方为目的来锻炼自己的技巧和肉体。无限制派的催眠术是让自己以杀死对方为目的……下面就没了。

我进入修罗心的机缘和意拳老鬼还是很有些关系的,我那时候整劲已经成了,但是还是不明白意拳老鬼用指尖就能把我击飞的原理是什么,太极师傅表示他也不会这个,他的发劲远比意拳老鬼刚猛爆烈,但是他不会指尖击飞对手且让对方感觉如同气功波。

我就只好开始冥思苦想,把全身力量集中到手指尖?我从小就会了啊。我也能用指尖把人冲击出去,但是却没有气功波的感觉,而且刚极易折,搞不好就把自己手指给扭伤了。那么让手指有一定弧度和回力?……

我在这个手指尖的思考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我在和人对练的时候,企图钳头顶膝没成功,却不小心一爪把对方脖子撕得血肉模糊,大出血送去了医院缝针。

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身体上有一个可怕的武器,这个武器比我一直练习的拳脚摔投还要可怕十倍。这个武器起源于虎型身体构架,所以名字也很俗气,我命名为虎爪。

在我悟得虎爪之前,我对蛇拳,螳螂拳这类的拳法不屑一顾,认为都是小技巧,只有拳来脚往,内力蛮力才是王道。(注:那是当时对螳螂拳有误解,我当时只见过国标套路的蛇拳和螳螂拳,螳螂拳是一种半内家拳法,倒是蛇拳比较注重技巧,某仁兄说中国没有每天花好几个小时专门练习在不同情况下插眼的拳法,那是因为他没见过蛇拳)

不久以后,又领悟了在防守的时候用的熊爪(和进攻状态的虎爪在身体结构上完全不同)。便堕入这种血腥技术中不可自拔,开始思考:“我过去所练的散打,跆拳道,泰拳,甚至太极拳,这些拳法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为什么练了那么多年?”

我当时年纪太轻,没有意识到,如果不是因为我以前打下的基础,其实我根本无法使用虎爪,熊爪。例如我如果不是从小练铁牛耕地,我的整劲便不够强,无法将力量集中到手指尖,如果不是练习泰拳,我根本无法形成虎架,如果不是练太极拳,我也无法形成熊架。如果不是练散打,我也没有实战经验和距离感,反应速度。

我将虎爪和熊爪,归结为一种单纯的技巧,性格也发生了可怕的偏转,变得阴狠残忍。古人云:“身怀利器,杀机自生”。便是指这种情况。

拳法家中有一些暴发户,在机缘巧合中,获得了一些相对周围的人而言的强力。如果不能控制好这种强力和因此带来的欲望,性格便会产生变异,例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每天站六小时桩的意拳师弟,又例如早期的李小龙。而当控制之后,便会因此入道。

练武之道,是学会控制自己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心还是肉体。

获得杀人拳之后的一年的时间里,我完全放弃了太极拳,疯狂的追求自己的拳法,最后将这拳法命名为“孟婆化妆”。

现在看,我领悟自己的拳法太早了,我还有很多该学的没学到。还有很多基础也没打好。

顺带提一下截拳道。

李小龙说:“以无法为有法”,王芗斋说:“拳本无法,有法也空”。这些人都拥有传媒控制权,也比较容易误导人。

“自己的拳法”,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往往以主观思想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

观察市面上的新兴拳法流派,大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宣传“海纳百川”,其实这种拳派比大部分拳派都固步自封,功夫还没学成,就把自己比喻为大海了,对于“百川”,心态自然就会不同。

用截拳道来说,截拳道分为“李振藩武术”,和“无限道心”两个流派。

李振藩武术的继承人武功大多不怎么样,只会骗鬼佬的钱,我表姐夫在美国开了一家巨大的武馆教振藩武术,但是他不会李小龙招牌的“寸劲拳”,他只会外形看上去很像寸劲拳但却没什么威力的“弹性手”。我一直很想教他,但是他太骄傲了,让我不忍心这么做。开武馆的人武功是其次,自信心却是不能缺的。

其实寸劲拳这东西在中国,真的是个还没入门的东西,李小龙出名以后,也忘记了自己之所以会用寸劲拳,是因为练过咏春拳的钳阳马和结体,所以他示范给他的徒弟看“你看,就是这样”,他的徒弟也只好有样学样。

无限道心的人倒是武功相对高一点,因为什么都学,但是往往什么都学不精,因为前面说了,就是“海纳百川”的心态作怪。学了个皮毛,便以为自己纳了百川。

我本来早就到了万法归一,不拘门派的境界,但是为了提醒自己,还是时刻把自己“太极门人”的身份挂在口边,以警惕自己学无止境。和那些号称“海纳百川”的家伙划清界限。

(待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