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陈经大作读后感之一 探讨官办经济的运行机制 -- jsj97

共:💬44 🌺1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陈经大作读后感之二 谈谈教育医疗的问题

说谈谈医疗和教育的产业化的问题,我想先谈谈教育的问题,医疗的问题放在后面。

两会期间,教育部的发言人有三次言,我称之为教育部的三段论。发言的内容第一次是重申反对教育产业化,忘了这是教育部发言人第几次说这个事情了。这我称之为不准产业论。有人说教育部发言人虚情假意,我倒感觉情真意切。另一次是大学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收费是很正常的。有人说这是没钱滚蛋论,我赞同。最后一次是说中国教育今天所面临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投入不足。我称之为财政不给论。

从逻辑上讲,这够不上三段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三段”论的确反映了作为行政教育机构代理人的教育部对待今天中国教育所面临问题的特有心态。

大家所说的教育产业化,约定俗成就是指大学教育的产业化。从1998年开始,中国大学以扩招为起点,在几年时间内,大学在校人数扩大了近原来的三倍,而几乎在同时,学费也几乎涨了三四倍。沉重的学费负担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众人关心的焦点。

在有关教育的舆论中,反对教育产业化的呼声是特别的高。但很少有人关心中国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是不是已经产业化了。这好比反对婚前性行为,你跳着脚喊,如果人家已经越轨,你喊有什么用?如果怀孕要生了,那么当下就该好好讨论一下优生优育的问题了。

我认为当下大学教育事实上已经产业化,这个产业已经扩展到空前规模。因为这次扩张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利益纽带,现在已经不可能走回头路的时候,我看不要沉湎于过去应当如何,而要正视现实,解决问题。所谓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用改革的方法解决,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中国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很多,最突出的问题是学费过高,而学费过高的背后则隐藏着另一个问题,暴利。为什么高校对扩招不由余力,关键的问题是暴利的驱使。形成暴利的地方往往就有一个身影在晃动——这就是垄断。行政权力控制下对教育资源特别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导致了一种行业性的暴利。教育中很少会有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大举登陆另外一个国家。而在目前中国,本身就弱小的民办大学教育在行政权力的挤压下,举步维艰。在大学扩招,学费飞涨的同时,民办大学却没能够如雨后春笋,反而有萎缩的迹象。这事实上形成行政权力垄断教育产业的局面。

从这角度来看,教育部的三段论可谓是情真意切。说实话,中国各部门的发言人很少像他们表达自己的心声。没钱滚蛋论,大学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你掏腰包理所应当。至于不许产业论,本人认为最有趣的莫过于此。民众的呼声我感觉颇类似当年在金州体育场满场的换李铁的声音。在当今教育不可能走回头路的情况下,教育部怎么会同意产业化呢,产业化就意味着要考虑如何允许其他资本进入教育市场,要放开市场,就意味着结束垄断,这是要了他们的老命阿。我的观点:教育部是真心实意地不想教育产业化。财政不给论,想要走回头路,走不走的通我先不管,现得补齐我教育部门的损失。无论是保持垄断地位还是从财政中再分得一块蛋糕,教育部都是受益者。算盘打到这个地步,几乎完全是一付奸商的嘴脸。

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也是最急需要做的,就是打破垄断。我看可以考虑现在的一千七八百所高校中,除了具有知名影响的和为了地区分布需要的两三百所有国家财政包下来,实行低学费以保持社会公平性并保持产业竞争压力外,其他的实行法人化,推向市场,国家给以一部分钱,收多少学费等给一些自主权。同时放开教育市场,降低门槛。

医疗的问题比教育复杂得多。由于以行政控制医疗资源并为之服务,形成了医疗服务权力的分配格局。大学集中在中心城市没什么问题,医疗也如此集中,问题就大啦。所以除了垄断的问题,还有医疗资源的分配的问题以及国民的健康保险的问题。我不太敢在这发言,因为看得不清楚。但那个仇和,宿州似乎有些新东西。或许有些新的办法。

至于感想三写些什么,得看陈经写些什么了。

关键词(Tags): #教育#医疗#官办经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