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父亲的回忆录 -- 东方蜘蛛

共:💬7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父亲的回忆录- 大串联3

9. 西宁是我们串联最西的一站,虽然是省会,但城市不大,人口中回民比例很高,清真寺的规模也比上海的大.街不长,但牛羊肉馆到处可见,而每间都是小店,给我们的感觉相对沿海城市是落后了点.我们在街上逛就常会碰到当地人向我们兜售手工做的羊皮制品,很便宜,不过我们当时可以说是地道的穷人,我们的生活费也是到一处借一点,凑着过,他们也就无功而返.不过让我记得最牢的是当地的高原气候.西宁的海拔高度才1000多米,不过气压比沿海要低不少,平时不感觉,,一动心就乱跳,走路没有不舒服,要是干点体力活就会出洋相.一次我在街上走,看到一个拉板车的老乡很吃力的拉车上坡,见后我就上前帮忙推,当时文革期间革命同志互相帮助很常见.推着,推着心就乱跳起来,上挢的路并不长,总共30来米,挢也不算陡,我们年轻人在家干这点活不算什么,可是在西宁可惨了,脸青白,嘴里吐粗气,脚打抖,好不容易把车推上挢顶,如释重负,在路傍休息了好一阵子才恢复了体力.这使我联想到西藏,我们到了西藏如果不慢慢适应的话,大概连走路也不会了,是吗?我真想去一次西藏体验一下世界屋脊的味道.

10. 重庆北碚有个大温泉,虽然是大冷天,我们仍兴致勃勃去冬游.水温15-16度,也够呛,冻的直哆嗦,我爱好跳水,一高兴,忘了除眼睛,一个大燕子跳,直穿池底,又游了一段,爬上岸来,只觉得眼前灰朦朦,用手一摸才知眼睛掉了,我们几个就下水打捞,一个池大,一个眼睛本身无色,透明,所以找了有20多分钟也石沉大海,一无所获.个个冻得牙齿打架,无奈选择放弃,用迷茫的眼神打道回府,这样的迷茫一直拌我回到上海才解除,好可怜!

11. 成都是个好地方,物产丰富人杰地及灵.当地老乡爱上茶馆喝茶,一坐几小时,真悠闲,不过大都是男性.茶馆谝地都是,桌子沿街摆,闲谈内容太广了,和现在的上网一样,只是专业化程度差点罢了.茶馆伙计肩搭大毛巾,手拎大铜壶忙的不可开交,在这帮闲人中间穿来穿去,嘴里不时的吆喝"来啦",常州的"阿庆嫂"在这里恐怕只能算个"小巫"而汗颜.不知这种风俗有没有被打破,真矛盾,不破,风俗落后.破了又可惜,退休人员少了个闲谈的好去处.我们现在有一帮人拼命提倡弘扬民族文化,用老百性的钱恢复,重建一大批古老的建筑,其中有不少要不要值得去恢复?成都的茶馆文化要不要去恢复,我一个人想想也好难,更不要说日理万机的官员们要轻易下结论有多难啊!

12. 坐船下长江,爽!船不能过载,所以比火车舒服多了.说起火车我们当是有如谈虎变色,从上海出发,我们就没有从车门进出过,进出走窗口,因为车门塞满了人,毫不夸张的说,有时连厕所也挤人.所以我上过行李架,睡过座位底.窗口多,只要有人下,就得开窗,只要窗开口,我们就往里爬,这一招还灵,下车就简单多,窗打开往外爬.所以我们当火车一开动,想尽办法靠近窗口,占有利地形吗!要上车,看窗口,只等上面人开,一开必下人,机会就来了.某窗口如不下人,你再求也没用,上面的人也不会开,车上象塞满鸡的鸡笼,谁想让人再占一席之地啊!所以当年的火车是世界效率最高,也是空前绝后的.不过老实说,当年的中国铁路工人真不简单,能让世界效率第一的火车全国跑,安全跑,别的国家能行吗?

13. 万县给我的影象很深.顺流而下的船必定在此考岸,停到半夜之后起锚,这样,船过三峡时天已大亮,已确保行船安全,三峡水急险恶晚上不宜行船.由于船都等在万县,所以码头特别热闹,尤其晚上灯火辉煌.不少小讪板船,川行于大船之间,做起小买卖.各色点心,水果,放便旅客.他们将栏子系在竹干顶,上举到大船,你把所要的东西拿出来,再把谈好价格的钱放进去,生意就做成了,很方便.也没见刁使坏,双方老老实实,不象现在,万事得留神,一不小心招人暗算.社会在进步,但有的好东西也有丢失的,不是吗?

14. 回到家乡,革命形势大转变,一场更大浩劫迫在眉睫,不过我的大串联也得告一段落,新东西以后慢慢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