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假如中日可以放弃前嫌, 共同对付俄罗斯, 会是什么局面? -- meow

共:💬54 🌺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日本地位的全球博弈

日本地位的全球博弈

问题:在中日存在现有众所周知的夙怨的情况下,什么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

让我们看看以下的假设。

假设1:世界上其他强国例如美国俄国欧洲突然消失或者严重衰弱,就剩下中日。

对策:在第一时间把所有核弹扔到日本,消灭到鸡犬不留。

理由:一山不容二虎。日本经济技术有长于中国的地方,假以时日必成大敌。

必须利用现有全部优势先下手为强。

那些头脑冲动的盲目爱国者,正是无视日本并非孤立的日本,而是美国亚洲利益

的主要代言人和桥头堡,不沉的航空母舰。看不到中国单方面孤立日本,例如

盲目抵制日本品牌和日本制造的商品,或者对来华日本人采取非理性的攻击侮辱

行为,非但无法真正伤害日本的全球市场份额,反而减少中国对日本的重要性,

使得日本在面临是否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时更加没有怕打破的瓶瓶罐罐值得顾虑,

而更容易做出敌对选择。

中国经济整体实力赶上日本已经指日可待,赶上美国也不是天方夜谭。但是赶上

美日加澳同盟,恐怕可望而不可及。中国唯一的希望就是打破这种同盟。而打破

这种同盟的武器绝非战争。因为你面对的是远比你强大的同盟,你不可能指望打败

看门狗而主人无动于衷。这种武器只能是经济联系。

由于中国的人口潜力和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经济规模市场规模和在小范围内集中

财力物力的能力都要和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这种市场的庞大人文要求必将

给跨国公司打上明显的中国烙印,而不是被跨国公司牵着鼻子走。这一点我们从中国

引资的二十多年和韩国,东南亚引资的历史就可以看到。那些小国可以最终是成为某

种产品的世界大供给者,但是和它配套的一切其他产品和资源和知识产权和发展权都

掌握在大国手里。生杀予夺没有自主权。所以常常大起大落。但是中国,你没有办法

不在本地形成全系统的产业链,和稳固庞大的本地市场。这样长久以往,无论你初始

资本是哪国的,最后都得融入中国标准,你非但无法左右产品的走向,反而你的投资

的命运取决在你能否适应这个大市场的需求。中国的产业正在向这个方向大踏步前进。

例如手机网络,EVD规范,麦当劳的中国风味化,等等。

这种力量给中国带来一种安全感,就是中国文化不会被外国资本吞掉,而是外国资本

被中国文化同化。那种担心日本资本完成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神话的担心,不能不

说是一种强烈的内心自卑感的表现。将来的确会出现“大东亚共荣“,但是那将是以中

国为核心的,中日联盟为骨干的大中华利益圈。

假设2:中国四面楚歌,内外交困,已经难以避免沦为二流国家。

对策:对内宣传强化中日对抗,内部凝结人心;对外和日本比着向美国邀宠,

走上层路线,争取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亚洲利益的代表和变相的半殖民

地,谋取实质性的地区强国。

理由:如六国策,六国终于无法合纵,只好在连横中苟延残喘。

那些嘴巴上爱国,但是内心根本没有勇气也对祖国长远未来没有信心的盲目崇美

分子,同样会是抗日口号叫得很响的一群。因为他们将日本看成是挑拨破坏中美

关系的眼中钉,一厢情愿地幻想中美合作共同菜日本。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

美国人是怎样看中国的。

有无数的人养狗养猫做宠物,乃至养凶狗看家护院。但是为什么很少有人养狮子

呢?狮子显然比凶狗厉害得多。理由是明显的,再凶的狗套上绳索也可以被控制。

但是狮子突然发狂很可能杀死主人。日本的岛国地理决定了它最多是一条凶狗,

永远不可能成为狮子。但是中国无论再衰弱,也没有人能否认她狮子的体魄和潜力。

中国的地理决定了她的命运,她只能做霸主的或者霸主的挑战者,而绝对不会取得

现有霸主的信任成为现有霸主的盟友。指望通过对抗日本取代日本在美国领导的全球

秩序中的地位只能是单方面的幻想。你越是努力,美日联系必然越好。美国老大将非

常快乐地欣赏他的对头一门心思和它的忠犬对咬,而坐收渔利。

但是事实上,上述两个都不可能出现。可能出现的只有下面一种可能,就是中国处在

和美国竞争世界霸主的地位上。

环顾中国,美国事实上的势力范围几乎对中国形成包围的态势。东面日本台湾是美国

的前进基地,南面东南亚的宿命就是在美中之间搞平衡。西南印巴对抗虽然增加中国

的安全感,但是也堵塞了中国的西进之路。西面和北面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美国也

在渗透。但是这些国家地小人少,俄罗斯又因为地理因素不得不在中欧之间搞平衡,

即便和中国同盟也少有经济助益。

这里面台湾因为国际道义的因素迟早是中国的囊中之物。除日本外其他地区只有等到

中国有能为他们输血的时候才可能成为对中国有利的筹码。日本的分量就凸现出来了。

事实:中国的未来必然和美国存在世界利益的竞争关系。

对策是什么?

可以几乎确信地说,谁得到日本的合作,谁在世界上说话的分量最足。正如美苏争霸

期间,谁得到中国的合作,谁就是胜利者。当时苏联对中国过度伸手,颐气指使,终

于导致中国不堪忍受,投向美国,而后果就是苏联在中苏边境上用劣势的人力资源和

中国对抗,终于不支倒地,分裂瓦解。今天同样,如果中国对日本采取无区别敌视态

度,日本必然背靠美国在全球拆中国墙角,中国将来发展所依赖的世界资源供给和产

品市场必将受到无法在华取得投资利益,而不得不转战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日资企业的

强力竞争。中国的发展终将会撞到日本海外投资建立的硬墙上,因为中国不是唯一的

发展中国家。

如果这种情形真发生,中国会不会有一天不支倒地?步苏联的后尘,而让美国狞笑着

没有后顾之忧地掐死还没有完全整合的欧洲,独霸世界?

要知道,资本投资绝非投资方单方面收益,而是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双赢。中国不是世

界上唯一的投资天堂,虽然她要好那么一点点。中国拒绝日资,拒绝日货,日本资本

家不会坐在家里守着金山饿死,而是会投资到印度,到非洲,到南美,到东南亚。到

那里多一分,那里的小国就倾向日本一分。中国在那里的活动余地就少一分。反之,

中国吸收日资,吸收多一分,中国对日本的重要性就高一分,为中国利益说话的资本

就多一分,中国在世界原料产地和市场的份额就大一分,即便是贴着日本商标。这种

此消彼长的策略,就是中国的出路。

八国联军的国家靠清朝的赔款发家,今天中国要靠吸收他们的资本振兴。他们曾经吃

掉中国的肉,但是今天中国要利用他们的血实现自己的复兴。

日本,这个全球第二的资本来源,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无法指望中国

能够仅仅通过利用美国和欧洲资本实现这个目标。因为美国有全球霸主的利益,它不

会容忍中国对他吃干吸净。而且他国内庞大的创新能力和贸易保护能力和全球利益也

使它会用政策限制这一点。他的庞大军火工业体系永远恐怕也不会在中国制造产品。

欧洲是老牌殖民帝国的后裔,各国都在世界广大地区存在即得利益,他们仅仅会用在

华投资锦上添花,而不会把自己的命运绑在中国身上。但是日本,自从二战战败,世

界上本来为数不多的国外利益被彻底剥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它有互信关系。它的

海外投资除了在美国外其他几乎不构成任何关键利益。扩大海外投资受到美国和欧洲

国家的限制和监视。虽然可以获利但是无法构成任何独立于美国的世界资本安全。全

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中国的不受美国控制的开放恰恰是它的最大机遇。如果中国

不敌视歧视它,它必然经不住诱惑大量向中国转移投资。在中国投资的收益率显然远

远高于在美国的收益率,它很容易就会发现自己陷入一个不得不为自己的在华利益和

美国争论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就会大大改变中美的全球战略格局。日本从中可以得到

的甜头就是可以理直气壮地对美国说不,而中国也不能随便指使他。

虽然这样,日本的国际地位会大大提高,包括对中国的地位,但是因为它地理的先天

劣势,再壮的狗也咬不死主人,实际上是双赢甚至全世界共同受益的格局。而这种格

局的主宰思想,则是中国的王道,而非美国的霸道。

这样的前景,难道不值得追求吗?难道值得为了未报复的前嫌,而永远将中国利益锁

在这960万平方公里之内吗?

假设中国自明以来,决心用大屠杀报复大屠杀,迫使蒙古血战到底,今天的长城以外

可能是中国地盘吗?假设中国自民国以来,决心用大屠杀报复大屠杀,清洗中国人中

的满族血统,东三省乃至北京,是不是可能已经在外国干涉下独立出去了呢?假设中

国自民国以来,因为八国联军夙仇未报,而全面抵制欧洲,抵制美国,拒绝改革开放,

中国现在的经济能够比70年代强吗?

中国抗日的百年血泪史,的确是现在生存的中国人还远远无法忘记的痛。日本在美国

羽翼下狐假虎威,多年来藐视中国和对待处理战争遗留问题的无赖嘴脸,的确是在伤

口上撒盐。我们不能忘记这段血泪和屈辱。但是,中国的长远利益绝对不在于消灭或

者征服日本,而在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前途。如果这种长远前途要求我们对日资和日本

商品采取更加包容的态度,要求我们放弃谋求血债血偿,难道爱国的中华血性儿女,

竟然无法在这个方面超越自我,而非要为了一时快意,无视长远国际趋势的大局,推

动中国离开双赢的道路,走上中日两败俱伤,甚至中国先败,而让美国霸权独步全球

的悲惨结局吗?

=================================================

后记:

孤身漂流海外,不能报效国家已经惭愧不已,无地自容。

发这些注定要找骂的帖子,也纯粹是出于对中国的热爱,没有任何外资背景。

问:日本是不是敌?

答:日本是敌,但不是致命之敌。狼子野心,但是狼在人手是狼,在己手是狗。

问:是否要为了笼络日本而篡改日本侵华史实教育?

答:绝对不能。生意归生意,但是生意场上的朋友不必是生活中的朋友。忘记

历史只能带来再次的受骗上当。强化历史教育不是为了图谋报复,而是为

了提高警惕,在生意战场上不要吃亏。

问:又要教育国民牢记日本对中国欠下的血债,又不主张国民在生活中敌对日本,

你怎么对国民解释?

答:历史的轨迹不同了。牢记历史但是不能放弃观念的发展。报复日本是芝麻,

但是世界超强是西瓜。放开一点,目的是在全球。

问:中日两国能否成为友好国家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答:中日两国和则两利,争则两伤。双方都有部分民间和政府的力量在促进中日联合。

但是,双方都有顾虑和心结,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和魄力才能把民间的友好化为

互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化解存在于各界的敌对和警戒乃至互相蔑视情绪。

对中国一方,橄榄枝永不收回,大门永远敞开,尽我们最真诚的努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