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世界经济 -- MRandson

共:💬309 🌺5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恩,回花,谈谈个人看法。

这个数据,是从网上搜来的,未必准确。这两年,不接触具体数据了,许多东西拿不出具体数据来,有些数据未必准确。既然有异议,我就把具体数值去掉了。

说到经验,我也有一些经验。两年半以前,某城市为了解决采煤沉陷的问题,给当地住在沉陷区的职工建新房。买给那些职工,多少钱一平米?几百块钱,印象之中是五百一平米,不到一千,具体多少记不清楚了。几万块钱,买一个单元,很便宜。当地人多数都下岗了,贵了也买不起。当地政府免除了地价,省一级,中央也都有补贴。这几百块钱是纯建筑成本加一些基本的配套设施的费用。东北的小城市,几万块钱,买一套相当不错单元——这还包含地价。建材全国流通,民工全国流动,北京、上海的房子的建筑成本能高到哪里去?房价中扣除建筑成本的部分,剩下的部分,究竟流到哪里去了呢?个人理解,当地政府,金融资本,开发商三家都分了一杯羹。

从农民手里征土地是按亩收的,转给开发商是按米卖的。手头没有具体数据,但是两个之间的差价是非常惊人的。

卖地是地方政府弥补财政不足的主要预算外收入。而且,多数情况下,这些收入中的大部分,并没有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而是弥补财政窟窿了。至于土地出让带来的收入究竟占上海财政的多少,这之中又有多少转给了基础设施建设,我说不清楚。我估计能说清楚的,包括上海市长、分管财政的副市长、财政局长等等在内,不超过十个人。

可以讲,在房价上涨之中,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苦衷,许多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个人理解,地方政府决不是无辜的。

这篇文章没有攻击上海的意思。事实上,全国的地方政府都在这么玩。玩的大,玩的小而已。提到北京上海,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是全国最大的两个城市。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