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铁血大明的最后辉煌-决战日本(一) -- 诸葛神候

共:💬28 🌺6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铁血大明的最后辉煌-决战日本(二)

【明军第一次入朝作战(第一次平壤攻防战、第二次平壤攻防战、碧蹄馆遭遇战、王京战役)】

由于日本陆军给养的不足,宇喜多秀家连连向丰臣秀吉告急,被李舜臣打急了的九鬼嘉隆硬着头皮又派出

了三支舰队同时增援。李舜臣利用闲山岛海域有利于朝鲜水军的有力环境,制定出了诱敌深入的计策,一

开始朝军就利用小规模攻势诱使增援的一支日本水军进入到包围圈中,待日军全部进入后,隐藏在闲山岛

北的朝鲜水军主力立即以鹤翼阵迎敌,同时从正面和侧面展开进攻,一举歼灭日本水军的59艘敌舰、数千

日军,这就是被写入马汉《海权论》里的著名战例闲山岛海战,之后李舜臣又在安骨浦完全消灭了这一支

增援日军的残余部队,打乱了日军的补给计划。

一开始,明朝廷对敌情的估计过低,1592年6月2日只是命令辽东抚镇发精兵两万援助朝鲜。6月15日,游

击将军史儒和戴朝弃率先头部队渡过鸭绿江,6月16日进驻朝鲜国王李昖所在的义州,6月21日副总兵祖承

训(关宁铁骑名将祖大寿的父亲)、游击王守官率本部也进入朝鲜。

7月,游击将军史儒率本部亲兵2000人的偏师为先锋首先出征,游击戴朝弃紧随其后,副总兵祖承训率

3000骑兵跟进。7月17日拂晓,明军和日军终于开始发生冲突......

【第一次平壤攻防战】

双方参战兵力:

明军:7000余人

主帅:祖承训

副将:史儒、戴朝弃、王守官

   日军:主力为第1军 2万5千余人(号称3万,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主帅:小西行长(军团长)

副将:大村纯忠、远藤有次郎、如藤安等

战役结果:明军失利,伤亡近5000余人,日军伤亡不到1000人。

明军阵亡将领:史儒、戴朝弃

战役分析: 明军进到平壤附近,道路不熟又遇见夏季暴雨,史儒部和戴朝弃部先后进入了日军埋伏,史

儒和戴朝弃力战牺牲,所率本部全军覆灭,祖承训率领3000骑兵一路急进乘日军不备,快速急进攻入了平

壤城,随即陷入巷战,辽东铁骑很难施展身手,骑兵和火统的威力无法发挥出来,被日军火绳枪手连番伏

击,结果3000骑兵大多数阵亡,只有祖承训等寥寥几人逃回,余部在祖承训率领下一天之内退过大定江,

然后全部撤回国内。

小西行长充分发挥日军火器在巷战中的威力,巧妙避开明军的野战的优势,扬长避短,而明军主帅祖承训

战前的自大(祖承训认为日军“蛮夷野人,安能于天朝大军抗衡哉?”),连最起码的侦察都没有就轻率

地发动进攻,加之正值夏季,连续降雨道路泥泞,日军获胜明军失利在所难免!

而此时,虽然增援的日军岛津义弘部到达了朝鲜,但日军却并未抓住有利的战机乘胜进军义州。原因主要

是两个方面:一是李舜臣所率领的朝鲜水军对海路补给线的打击;二是散落各地的朝鲜官军和各地蜂拥而

起的义军逐渐形成抗日的主力(包括由各寺庙和尚组成的僧兵),不断骚扰日军,截击日军逐渐拉长的补

给线,打击小股日军,使得日军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和精力疲于应付。可以说日军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只

能怪自己预先估计不足,导致不足的兵力还要分散使用,丧失了绝佳的机会,浪费了近三个月的时间。

战役后续: 初战失利,明廷朝野震动,经过一番朝野辩论后,10月17日,神宗命宋应昌为经略、正在宁

夏平叛的陕西讨逆军务总兵李如松为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提督,调兵4万3千人东征。李如松

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从小就随父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对兵机韬略极为精通,加之又非常熟悉朝鲜

情况。让他做东征提督,算是神宗的一个英明决断。于是明朝的大军渡过鸭绿江,开始大举援助朝鲜,

1593年1月3日进驻肃川。

明军这4万3千人的部队都是从全国范围调集的精锐之师。这支军队的主要构成是:辽东精骑1万人;宣府

精骑8000人;大同精骑8000人;江浙步兵3000人;蓟镇精锐步兵5000人;保定府精锐步兵5000人;后续部

队为四川副总兵刘铤率领的川军5000人。辽东、宣府和大同共2万多轻骑兵主要是用来突击,备有轻甲、

马刀和长矛,同时也备有火统。蓟镇、保定的步兵则来自明军的神机营,以火统、鸟枪和火炮为主要武器

,钱世桢率领的江浙兵是原戚继光抗倭时训练出来的部队,拥有丰富的抗倭经验,刘铤的川军多年来一直

与西南少数民族作战,山地作战经验丰富。可以说这些部队全是神宗在位前期练兵的精华。

【第二次平壤攻防战】

  双方参战兵力:

明军:4万余人

主帅:李如松

副将:杨元

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张世爵、李如柏(李成梁另一子)、钱世桢、李芳春等

   日军:主力为第1军 2万5千余人(号称3万,日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主帅:小西行长(军团长)

副将:大村纯忠、远藤有次郎、如藤安等

  

战役结果: 明军获胜,前后毙伤俘日军1万2千余人,“斩获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出城外

落水淹死五千有余”(根据《日本战史》记载,平壤之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一万一千三百余名,只余六

千六百人,减员近三分之二)其中在平壤城被击毙的有1646人,烧死近5000人,生擒5人;而明军共计伤

亡1200余人,其中进攻平壤城伤亡796人。

明军阵亡将领:吴惟忠

日军阵亡将领:后藤加义

战役分析: 此战前,小西行长曾佯装与大明朝廷和谈,狂妄地提出以大同江为界,将平壤以西归还朝鲜

为条件同明朝谈判。李如松认为日军的这样的行为必定有诈,况且如此划界,让他们吞并平壤以南的大片

领土也是不能容忍的,在随军参谋李应试的提醒下,李如松决定将计就计,出奇兵偷袭。万历二十一年(

1593年)1月6日(正月初六),当明军来到平壤城下时,小西行长的部将看出破绽,登城据守,决战在所

难免。李如松决定强攻,李如松竖起一面大白旗,上书“朝鲜军民自投旗下者免死”。

正月初八天刚亮,明军开始进攻。李如松命游击将军吴惟忠的精锐步兵在前,副总兵查大受的辽东铁骑居

后进攻牡丹亭;副总兵祖承训、副总兵钱世桢、游击骆尚志、朝鲜备边使李镒、防御使金应瑞攻含毬门和

南芦门;中军杨元、右军张世爵攻七星门;左军李如柏、参将李芳春攻普通门;明军主力进攻平壤的南、

西、北三个方向,东面给日军留出退军路线。李如松率领亲兵百余骑进逼城下,指挥战斗。(其中祖承训

率领的明军乔装为朝鲜军以麻痹日军,力攻城南芦门,日军也一直以为芦门方向的是战斗力很弱的朝鲜军

,因而没有重点防范。钱世桢率领的江浙兵也正是率先突破城南的芦门,夺取了日军旗帜攻入平壤城的。

此战是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的一战,战争形势就此逆转。明军上上下下都表现出了天朝军队的风采,

主帅李如松亲率敢死队冲锋陷阵,参战明军充分发挥了明军中火器的巨大优势,而明军的火器是明军中的

王牌武器虎蹲炮(虎蹲炮是明军将军炮之一,明军将一些较大的炮封为将军),创制于嘉靖年间,炮长2

尺重36斤,上加铁箍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好,每发装5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100

枚,上面用1个重30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压住)、大将军炮和佛郎机炮,其中威力最大的大将军炮就超过

了一百门,此炮射程远,威力大,可见明军的火器编制已占到明军中很大的比例。

明军攻城时,日军将领大友义统率领一支部队来增援平壤,结果被明军震天动地的炮声所吓倒不战而退。

平壤城地势易守难攻,小西行长占有地利,明军凭借数量优势强攻,大炮猛轰并辅以火攻,日军防不胜防

被烧死在各堡垒中不计其数,日军退缩到平壤城练光亭一带的土窟中用火枪不断射击。双方均伤亡惨重,

连李如松坐骑都中弹而死,强攻一天明军疲劳过度,被迫撤退,小西行长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当晚李如松

写信给小西行长劝其撤退“以我兵力,足以将你歼灭。但不忍多杀人命,姑为退舍,开你先路”,小西行

长回信说“情愿退兵,请不要半路拦截。”日军连夜跨过冰封的大同江向南逃去。李如松撤去半路埋伏的

李锰,并命明军追击,同时大炮猛轰冰封的大同江,大同江冰面被炸开,淹死的日军就有近5000余人。残

存日军向开城方向逃窜。

日军在日本战国时代基本上没有见过什么真正意义的大炮,日军的火器还是以火绳枪为主,为什么日本没

有装备火炮了?按理说日本很早就从西方引进了火枪,这是因为日本天皇明令禁止所有使用车轮的运输方

式,人人步行、骑马、乘轿成为了日本社会的独特现象,同时火炮由于没有装置车轮的合适炮架,几乎不

可能(而且很明显不切实际的)在野外移动,日军没有装备火炮就不难理解了。(可笑的日本天皇!!!

)所以打了无数战争的日军完全不了解火炮的厉害,日军的将领和士兵由于没有应对火炮的经验,不会躲

避炮弹。据守平壤的虽然是日军中最精锐的小西行长第1军的部队,非常强悍,死了一批又冲上一批,呵

呵,日军的敢死队精神,但日军战国时代神勇的武士依然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靶子。随军的明朝医生在书

中记载:“每落炮一发,倭兵辄死伤数百,然毫不在意,仍蚁聚而突之,直至中炮仆地乃止。”(我大明

神武啊!)

火炮在冷兵器时代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明军由于驻守的边防要塞常年要受到蒙古骑兵的袭扰,所以火

炮成了明军据守城池要塞的利器。当然火炮的机动性还是比较差,特别是在朝鲜多山的环境下,而且一遇

到雨天威力就骤减,比如蔚山会战中明军失利的原因中的一条就是火炮的威力未发挥作用,此战后面我还

要讲到。

讲到这里就多说说明军中火器状况和编制的情况。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明军就已首创火铳与冷兵器配合作

战的战术,各地卫所驻军已有10% 装备火铳。永乐八年,明成祖在京军中组建了专门的枪炮部队——神

机营,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是首屈一指。明成祖在亲征漠北之战中,创造性

的制定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原则,神机营配合步兵、骑兵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火器

的应用更趋专业化,神机营逐渐成为军队的一个重要兵种。到了戚继光北疆练兵时,编练的水军营、步营

、骑营、车营、辎重营,使用枪炮等火器的士兵已占编制总数的50% 左右,

其中车营编制:官兵3100余名,鸟铳512枝,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8门(火器手共计1320人,占战斗兵

的65%),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人;

步营编制:官兵2700余名,鸟铳1080枝(火器手共1080人,占战斗兵的50%),火箭共6480支(216名党

耙手);

到了后期明军一个标准的车营兵力在6600多人(步兵3200人,骑兵2400人),装备有:大将军炮16门,虎

蹲炮80门,佛朗机256门,鸟铳256枝,3眼枪1728枝,弓箭1273副,大弩256张,火箭7680枝,腰刀5888口

,藤牌256面,长枪、长刀、长斧1280件等;另外在甲胄方面一般只有军官、骑兵、少量步兵和隶属中军

的传令兵及亲兵卫队才配备轻型铠甲。

明军的一些精锐火器部队,一名士兵一般配备一把长铳一把短铳外加腰刀,我还曾在一份些资料看到有的

骑兵一人就配备6把火铳,没有考证过,不好确定。

所以明军的火器装备、质量和使用水平就大大高于日军。当时明军士兵很多连盔甲都没有同日军和朝鲜军

的甲胄齐全形成鲜明对比,朝鲜军和日军一开始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明军强悍,其实这主要是在

火器的时代,盔甲基本起不到保护作用反而成为累赘的原因。

战役后续: 李如松就凭此平壤一战,威名大振,成就其名将的称号。明军在平壤修整十天后,乘胜进军

,加藤清正第2军不敢迎战,将开城屠掠一空焚城后南逃,2月19日,明军进驻开城,继而收复黄海、平安

、京畿、江源、咸境等五道。明军继续向南迅速开进,直迫王京(汉城)。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正

月二十四日,明军的先头部队查大受部共3000精骑在王京郊区的碧蹄馆遭遇日军加藤光泰部,双方不期而

遇的展开了一场大战......

关键词(Tags): #决战日本#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