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聊世界经济 -- MRandson

共:💬309 🌺5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ZT: A Much better explaination by 林昙

易纲在《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一文中分析到:

“国营企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债务负担重,许多国营企业的资本金不足,特

别是1985年实行拔改贷以后,有些国营企业从一开始就是无本起家,从固定资产

的投资到流动资金全靠银行贷款。国营企业在抱怨他们是为银行在打工,辛辛苦

苦挣到的钱全都给银行还本付息了。”

这里说明是1985年“拔改贷”使得所有企业的资金运转都需要借款。

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荒唐的局面,不要说固定资产几百亿的大企业

,就是摆一个小小的烟摊,它是否能没有资金运转?是否可以无本起家?

为什么易纲先生不经营一个无本的企业给大家看看呢?

我之所以要问这样的过头话,是因为易纲先生随后分析到:

“银行把大部分资金贷给国有企业,成为国有企业长期投资(固定资本)和流动

资金的主要来源,造成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不断升高。” (国有企业资产不

良)

“老百姓把他们的绝大部分积蓄存在银行里,现在国家贷给企业的资金、国家投

资用的资金主要是老百姓的储蓄,已经不再是政府的储蓄了。”(国家无权处置

别人的资产)

“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的根本出路在于整顿金融秩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银

行应该把钱借给能获利的行业,而不应该借给国企。)

国家也确实是照着他们说的方法做的,国企也确实有是这样死的。

我一个长辈是个两千人厂的国营厂长,市场化后,流动资金没有,原材料需要购

买,贷款周转,他退休后,贷款收缩,2亿资本的企业被以800万原材料处理给了

私人,至今这个为国家工作了一辈子的厂长要从这私人老板手中拿每月500元的退

休金,医药费用无着落。

很多国有企业在这样的逼迫中,让工人借款集资参股破产变卖改制死亡。因为,

那样大的企业是根本无法用杯水来救资金周转那样车薪的火的,工人能有多少钱

,在前计划体制刚转轨的情况下?

大家都知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企业只要一直运转,是不可能没有周转资金

的,无论是固定资产折旧、更新改造资金、流动资金都必须也必然存在,不然早

倒闭了。

那么,原有那些国营企业维持运转的资金都到什么地方去了?要知道他们以前都

活着在。

他们的资金(产品)都被国家调拨并积累了起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按照2、

3、4的比例进行建设的。20%的积累,30%的财政运行,40%的基本建设。财政运行

就囊括了基本的国家经济调配,而货币配备则还低于这个基础,只配备零售商品

的八分之一。过去,除部分农资算商品外,所有的原材料都不算商品,由国家直

接调拨。

他们所有的产品都上缴,所有的原材料都有国家拨给,固定资产更新,技术更新

,工人工资都由国家再行拨付。所以,企业的全部资金(在市场经济下会留存的

)都已经上缴给国家了。就如同今日下级企业上缴给董事局。

那么,大家会说,国家也没有资金。不是这样,除固定资产、产品,这些本应配

备的产品资金转化为国家货币发行剩余。这个发行剩余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巨额

货币资产。

那么,大家会问:怎么就你们知道有这笔财富积累,经济学家们就不知道?

不!他们知道。

在易纲先生的文章中指出:

“在1978到1995这18年中,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7%,通货膨胀率平

均为7.5%,广义货币(M2)平均每年递增25%。广义货币增长率在这样长时期里

远远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是在各国经济发展史中少见的。

货币化是天赐中央政府的一块巨大资源。据笔者保守估计,从1978到1992年,中

央政府每年的铸币收入平均在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谢平(1994)估计在1986-

1993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得到的货币发行收入平均为国民生产总值的5.4%。”易

纲甚至提到:这是西方经济学家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现象。

他们知道“货币化是一块巨大资源。” 但给出的解释是“天赐中央政府的”。这

是一种神学解释。仿佛财富是上帝赐予的。

那么,如果上帝打算赐给林昙一罐金子,他也是需要有方法的。

方法一是,在若干年前,让一位某某人在建自己的房子时,或因为要逃兵乱,或

为了独自保密,埋下了这罐金子,并没有来得及挖出。

方法二是,让林昙打算翻盖房子,挖出这罐金子。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天赐中央政府的一块巨大资源。”时上帝所用的方法:

方法一:让中国发生革命,中央政府没收了所有的官僚资本,改造了民族资本,

使得全民财富国有化。将其中国民消费的部分配备八分之一的货币,基本能让大

家吃饱就得了,其他的都储存积累起来。

方法二:让中国改革开放,货币化一部分──“天赐中央政府的一块巨大资源。

知道了上帝的方法,就会知道:

“到1992年,中央政府每年的铸币收入平均在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谢平(1994)

估计在1986-1993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得到的货币发行收入平均为国民生产总值

的5.4%。” 这两个比例根本不对。

因为,这个比例取决于市场化商品化的范围及速度,不取决于固定比率。

这些年,货币投入速度超市场发达国家比例发放,中国依然通货紧缩的原因正在

于此。

这份资源通过双轨制、通过引进外资、通过房地产开发、通过私有化等一系列国

家政策,上帝已经把他们中的大部分赐给了外国资本、官僚裙带资本、买办资本

。。。。。。

如果,中国民主化了散了,那么这份资源就不是上帝赐给共产党中央政府,而是

上帝赐给他的子民下宜人民主政府、外国资本的。。。。。。一如今日的苏联,

东欧。我不认为上帝是个会胳膊肘朝外的人。

所以,如何保住这份财富不被完全发现并被控制就是上帝今日的责任。

银行界“1995年上半年竟出现除中国银行外的全行业性亏损。”这样明显的货币

问题,给出的解释是:

“在目前的金融格局下,国家银行的贷款向国有企业倾斜,大约有70%的贷款是

以较优惠的利率贷给国有企业的。”

“资金压力使非国有企业在合法与非法的边界上苦撑,经常跨到合法线以外,破

坏金融秩序。”

“银行按国家规定利率贷出贷款本身就有一大块租在银行企业和其它中介人之间

分配的问题,于是商业银行不规范行为出现了,寻租腐败出现了。只要有租存在

,银行的某些人就有寻租的积极性,企业界也会总有人对这块租进行“攻坚战”

。企业不这样,活不下去;银行不这样,效益就不佳。好的企业家,银行家只好

向邪道用力”

这种明显的货币资金短缺问题,给出的结论是: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畸形引致诸多问题,解决中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比率高、银

行呆帐比率高、企业间拖欠,规范企业经济行为的根本出路在于整顿金融秩序,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逐步开放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例,改变中国金融资产

结构。”

企业上股市集资。部分上市企业确实集到了资金。但是,那些没有能力到股市上

集资的不少国有企业也确实在断掉所有拨款来路(以前积累都不算)──无本经

营拨改贷──银行贷款──浮动改固定利改税──银行贷款收缩的一系列制裁中

死亡了。

至于,国有企业的经营不善、病、退工人的负担、社会负担、税务负担、政策收

费负担,不过是那几场雪上的霜。对这些企业,我们如今只有哀悼的份。

然而,股市扩张,意味着不在生产领域的资金占用增加,本来就紧缩的整个市场

,通货必然更少,长年的通货紧缩是必然要出现的。

在这样紧的紧缩状况下,任何市场体制都是会跨台的。但是,由于长年的计划经

济体制,老百姓对共产党政府有着充分的信任。教师没有工资,不是辞职,而是

向上反映;公务员没有工资,不是上告,而是抗着并等待,农民收白条不是造反

,而是上诉;农民工拿不到工钱,不是罢工,而是找总理反映;企业收不回货款

不是停产,而是互相拖欠。

经济学家给出的解释是:“全社会信用丧失。”连金融课本中也这样记载着:“

中国出现全面的信用缺失。”仿佛中国人道德多么败坏。

不是的,正是这种状况下而企业敢于被拖欠,一方面是因为迫不得已,另一方面

也出于对政府对银行(政府)的充分信任。

所以,经济学家们又鼓吹:老百姓要知道,银行也是有危险的,是会破产的,要

增加风险意识。并奇怪为什么不奏效。这种鼓吹如果奏效,马上就是挤提,连带

挤兑,在没有充足货币配套准备下的银行就是倒闭,国家就是经济混乱与破产。

国家如果一日不能给百姓这种安全感,就是自己破产的开始。

这种紧缩下的经营状况的创造也算是中国的一个新发明,配合着中国出口的上升

,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抑制住,反而高速上升,这样的上升与市场的扩大,必须

配备充足的货币配套(参见中国古史中关于钱荒、铜荒、银荒的记载),常年陷

于叁角债中的企业目前只能用延期收回的应收对付着应付,根本不能够再加上任

何负担。──犹如那负重的骆驼会受不了再加上的羽毛。

这时,外资炒人民币的资金进来,本来用来货币配套的资金准备应付外汇兑入尚

且不足,根本不敢在进行货币配套,深怕引发通货膨胀(这也是经济学家祭起的

一面大旗)。这笔资金进来,一为炒汇获利、二为干扰中国市场货币化进程。这

是中国不上也得上的当。

此一潮没有成功退去,但是“小心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过大”“外行不能

置喙货币政策”的攻势又来。为保护上帝赐予的财富,有点不遗余力。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上帝不是中国人的上帝,他从来只从中国拿走,而没有赐

给过我们什么。

中国财富的积累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货币配套过程货币化中坚持“五个统筹”

是将取之于民的还之于民,而决不是帮助弱势群体。

是改善工农居住环境、教育环境、卫生环境的时候了。不要刚溺死了国企,再在

新一轮货币紧缩(外资从来不紧)政策中勒杀民族工业。

对于各类“通货膨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分析,金融经济是新形势下的战争,

不能交给王明来领导。如果是交给了王强就更糟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