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香港导演风云系列之二:林岭东的风云世界 -- 大尉

共:💬4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香港导演风云系列之二:林岭东的风云世界

作者:王海洲

  

  当受伤垂死的橙先生躺在白先生怀中,内疚地对他说"我是警察"时,白先生痛苦地哀嚎起来,因为他不相信,他十分信任引以为知己甚至把自己真实姓名都告诉了他的这个橙先生,竟然是洛杉矶警察,竟然把他们抢劫珠宝店的秘密告诉了警察,他们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抢劫计划竟然在警察眼里变成了傻瓜的最后疯狂,而失败的一切,皆因为他的这个朋友、一个卧底警察橙先生,白先生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他把枪口摁在了橙先生的头上,这时警察闯了进来。 

  

  这便是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导演处女作《落水狗》(又译《水库中的狗》)的结尾,摄制时间是1992年。 

  

  《落水狗》在摇滚乐中结束了,但观者感觉到,这个结尾似曾相识,联想到《落水狗》片头那东方人熟悉的慢镜段落,清晰的概念跃然而出--香港电影。确实,《落水狗》的结尾正似香港著名导演林岭东的作品《龙虎风云》的结尾,而《龙虎风云》公映的时间是1987年2月。 

  

  《龙虎风云》的结尾,受伤垂死的高秋(周润发饰)躺在阿虎(李修贤饰)的怀中,内疚地对他说:"我是警察",阿虎不相信,睁大了眼睛,不相信中带着不解--难道就是这个他引以为朋友的人破坏了他们的整个抢劫计划,他拿起了枪,但是警察了闯了进来。 

  

  《龙虎风云》和《落水狗》的故事过于相似,都是讲述一伙专业强盗的抢劫计划因为卧底警察的泄密而遭到灭顶之灾,更酷似的是两片在叙事中都设计了卧底警察和强盗中的某一位产生了真挚的友谊,警察为情义所困,最后在内疚中死去。

  

  1994年,昆汀. 塔伦蒂诺因为《低俗小说》(又名《黑色追缉令》)在嘎纳电影节获得大奖,名声大振,他过往制作的影片也受到青睐,影迷们在仔细研读了昆汀的作品以后,揭露了他的抄袭行为,闹成剽窃风波。此事的结局是昆汀. 塔伦蒂诺借东方之行,前往香港,拜访了林岭东,向他致敬。 

  

  而此时的林岭东因为自己的新作《侠盗高飞》而受到美国制片人的注意,正在秣兵买马,准备前往好来坞发展,所以对昆汀的到来,惺惺惜惺惺,握手言欢。

  

  实际上,就在吴宇森名声鹊起的时候,林岭东也已脱颖而出,吴宇森的成名作品是《英雄本色Ⅰ》,公映时间是1986年8月, 而比《英雄本色Ⅰ》晚出半年的《龙虎风云》也为林岭东的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石,他因该片获得了1987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周润发)两项大奖。 

  

  此后林岭东又接着拍摄了《监狱风云》(1987)、《学校风云》(1988),均受到专业人士的注目,票房成绩也骄人,所以成就了"风云"系列,与吴宇森的"英雄"系列、"喋血"系列,并驾齐驱在香港影坛,引令跟风一片。在一片跟潮中,林岭东自己也"风云再起",拍摄了《圣战风云》(1990)、《监狱风云Ⅱ》(1991),但此番"风云",成绩已大不如从前。 

  

  "逃离的唯一方法就是挑战整个体系"林岭东的影片基本走的还是类型制作的框架,因为在一个商业电影占主流地位的制作氛围中,类型的规范是不能不重视的,美国著名导演约翰.福特曾经表述过:"对一个导演来说,存在着需要遵守的商业规则。在我们的职业里,一次艺术的失败算不了什么,一次商业的失败则是一个判决。秘密就在于要去制作既取悦于观众又允许导演展示个性的片子。"林岭东也深悟到了导演生涯的游戏规则,他基本上借助的是警匪片的叙事方法,警察、盗匪罪犯、社会底层边缘人杂列其中,但林岭东也没有忘了自己的"个性",他的突破在于,将一点社会命题融入其中,赋予类型片一种生活质感,将警匪片规定的"蜷缩空间"转换成"膨胀空间",营造一个近乎现实的社会背景,让观众更加关注影片中人的命运,并联系到自身的生存处境,在叙事空间之外再由观者的联想构成一个以观者为中心的"现实空间"。 

  

  《龙虎风云》写卧底警察高秋夹在警匪之间的痛苦和折磨,向警方及时通报匪徒的抢劫计划是一个卧底警察的职责,高秋必须执行,否则就是失职;但出于朋友情义,高秋又不愿出卖阿虎,当警方在高秋的指引下,将阿虎等人重重包围时,高秋的内疚达到了顶点。林岭东也意识到了这是塑造卧底警察这一人物的焦点,更让情节发展到让老大怀疑高秋是警方卧底,掏出手枪指向高秋,但是阿虎深信高秋是他的好兄弟,决不会吃里扒外,甚至拔枪逼着老大:只要你打死高秋我就打死你。

  

  这时,高秋的内疚又拔到了一个高度。然后,在警察就要冲进来活捉他们的时候,阿虎要带重伤的高秋一起突围,高秋说别管我你赶紧走,阿虎却说我不能把你留给警察,这样,林岭东又把高秋的内疚逼向顶点。高秋这才不得不真诚地对阿虎说:我是警察。面对阿虎难以置信的眼神,负究的高秋只能痛苦地死去。这就使人想起章国明的影片《边缘人》,也是写卧底警察,当卧底警察阿潮被群众误以为歹徒而即将杖毙时,他扒着铁门大叫我是警察快救救我的呼号,似乎控诉了社会对卧底警察的误解和不公,虽然也表达了卧底警察的悲惨命运,但较为外在,煽情有余但导演给予的理性思考空间并不深广,《龙虎风云》在逼真的社会背景下,从人性的角度写卧底警察,卧底警察是警察但首先是人,从而接触到了卧底警察悲惨命运的核心--内心的精神世界的分裂和扭曲,震撼的剧力不能不让人思考--是谁造成了他们的悲惨命运,是体制,是体制逼着他们去做卧底警察,剥夺了他们正常人的生活。 

  

  体制对于个体的虐待和压榨,林岭东在《监狱风云Ⅰ》进行了尽情的发挥。监狱是一个法制空间,虽有种种关于监狱生活的耸人听闻,但是主流媒体对于监狱法制形象的正面塑造一直左右着受众的视点。而在林岭东的电影世界里,港英当局的监狱成了一个充斥着压榨的法外王国,林岭东不仅向观众展现了这个人所少知的王国,而且赋予了它真实的质感,令受众在愤怒中观看,握着拳头离场。在这里有黑社会帮派之间的火拚,有黑社会团伙对没有黑道背景的犯人的压榨和剥削,最厉害的是管教科长杀手雄(张耀扬饰)。他对囚犯们说:不管你是豪哥还是小马哥(均为《英雄本色Ⅰ》中的"英雄"),在这里我才是大哥。管教科长利用手中的合法权力,玩弄囚犯于股掌之间,其心狠手辣,骄纵专横,竟然成了一个比黑社会老大还要危险的炸弹级人物。当阿正(周润发饰)和阿耀(梁家辉饰)终于熬尽刑期、陶醉在出狱前的美梦时,管教科长设计陷害阿正和阿耀的鬼伎俩,竟然成了《监狱风云Ⅰ》全剧最为黑暗的一幕,林岭东的剧情编排深深抓住了观众,使观众不禁追问:披着合法外衣执掌赏善罚恶大权的体制所为是否合法、所做是否合理!

  

  《学校风云》中,林岭东的笔触更加犀利,他将自己的视角从社会边缘地位的卧底警察、普通人视野之外的监狱世界回到芸芸众生生息繁衍的市民空间,展现普通百姓、尤其是纯洁的少年学生在黑白两道的碾压之下的无奈以至走向穷途末路。 

  

  在这部影片中,林岭东为了追求一种生活的真实质感,放弃了以往重用大牌明星的做法,启用了一些陌生面孔来演绎故事,给观众造成邻家男女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部影片中,林岭东继续表述体制对个体的迫害和保护无力。阿芳是在校女生,纯洁上进,但警方组织的一次指证犯人活动改变了她的命运。面对黑社会的压力,胆小的阿芳不敢指认疑犯,但警察向她咆哮:你们市民老说警察对你们保护不力,可到你们指证犯人的时候你们不帮忙,让我们怎么保护你?阿芳指证了犯人,但随之厄运到来,疑犯的老大潇洒哥当众剥去阿芳的衣服,并说:你今天指认了我两个兄弟,我要为他们请律师,律师费十万元,不管怎么挣,你给我还回来。一个女学生怎么还得起十万元!阿芳先是打工,最后就只能做雏妓挣钱了。阿芳的爸爸冲入妓院要救自己的女儿,但是在警察的面前,潇洒的兄弟竟然把阿芳的爸爸给杀了。遭到拘捕的潇洒很快就被律师以证据不足为名保释出来,在痛哭的阿芳面前扬长而过。 

  

  获释的潇洒率着他的兄弟们拼命追杀阿芳和她的男友刀疤哥,警察在潇洒面前无能为力,任其肆虐,紧急关头,体制既然无用,个人英雄应运而生,阿芳的老师,一个戴着眼镜的书生,一个最不可能暴力的人--恰如《有话好好说》中的李保田,为了自己的学生,扑进来,举着刀,砍向潇洒,制止了黑社会的这一幕恶行。林岭东通过阿芳这一形象从纯洁女生到街头泼妇的嬗变,直接控诉了黑、白两道对普通人的残害,促使人们思考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平和正义。   由于《学校风云》对港英治下的社会体制提出了尖锐的置疑,具有颠覆性,因而影片在电检部门遭到删剪,以致公映影片部分情节连接不畅,但林岭东的观点通过影片还是表达了出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