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京都揽勝 -- 仙八

共:💬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京都揽勝

京都諸勝

鼓樓 鼓樓在地安門北,昔之金台坊樓,舊名齊政,元建,置銅壺滴漏,制極精妙,故老相傳,以為宋代故物。其制為銅漏壺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次曰萬分,下曰收水,中奉鐃神,設機械。時至,則每刻擊鐃者八,以壺水漏為度,涸則隨時增添,冬則用溫水。

  鼓樓有門三,樓之東南轉角,街市均斜鋪,樓之西,昔為斜街,率皆歌台酒館,有望湖亭,為達官貴人游賞之地。齊政者,取《書》「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之意。

  鐘樓 鐘樓在金台坊東,即萬寧寺之中心閣,元至元中建。後之鐘樓在鼓樓北,明永樂中建,旋燬於火。乾隆乙丑重建,有御製碑。

  鐘樓之制,雄敞高明,與鼓樓相望,有八隅四井之名,蓋東西南北街道最為寬廣。至元中建閣四,層簷三重,懸鐘于上,聲遠愈聞之。

  玉河橋 玉河橋,在東城根者曰南玉河橋,在東交民巷者曰中玉河橋,在東長安街者曰北玉河橋。水自皇城內箭亭流出,南穿城,歸正陽橋城河,橋東西兩岸皆植柳,垂蔭水面。

  觀象台 觀象台在城東南隅堞堵上,元至元十六年建,中為紫薇殿,內有御書聯扁,台上舊有元代郭守敬所製渾天儀、簡儀、銅球、量天尺諸器。康熙癸丑,以舊儀年久多不可用,御製新儀凡六,曰天體儀,曰赤道儀,曰黃道儀,曰地平經儀,曰地平緯儀,曰記限儀,均陳于台上,歷朝遵用,其舊儀移藏台下。乙未年又製地經平緯儀,乾隆甲子,又製璣衡撫辰儀,並陳台上。

  占風竿亦名順風旗,上有鐵箍二十八道,蓋以象二十八宿之數也,自遠即可望之。

  紫薇殿東小室曰壺房,即浮漏堂,內有銅人一,銅壺五,曰日天壺,曰夜天壺,曰平壺,曰萬水壺,曰分水壺。每逢日月蝕前三日調壺,則置銅人於萬水壺上,面南抱箭,箭又名量天尺,長三尺一寸,鐫晝夜時刻,上起午正,下盡午初。壺中安箭舟,如銅鼓形,水長舟浮,則箭上出,水盈箭盡,則洩之於池。箭上時刻與赤道相符,晝夜一周,再注水亦如之,雖遇陰雨,其時刻亦無差也。是銅人為調壺所用,固非占日晷長短之具也。東廂三間為測量所,又別有室三楹,為晷影堂,南北平置銅圭於石台,長一丈六尺二寸,闊二尺七寸,周以水渠;南端置銅表高八尺,上端施銅葉,中穿圓孔,徑二分,午正,日影自圓孔透圭面,成橢圓形,南界為日體上影,北界為日體下影,中心為中影。

  泡子河 泡子河在崇文門東城角,前有長溪,後有廣淀,高堞環其東,天台峙其北,兩岸多高槐垂柳,河水澄鮮,林木明秀,不獨秋冬之際難為懷也。河上諸招提苦無大者,水濱頹園廢圃多置不葺。城內自德勝河外,惟此二三里間無車塵市囂,惜無命駕者耳。宣統年間,河身尚存,經呂公祠南石橋出南水門以入通惠河。

京西諸勝

京西八里莊慈壽寺,明代為慈聖太后祝釐之所,有浮圖十三級,與天寧寺相同。塔旁有二碑,東為太后畫九蓮菩薩像,王錫爵書《瑞蓮賦》,西為太后畫關帝像。後寺毀而浮圖及碑存。西直門之西北,有如山陰道上,應接不暇,去城最近者為高梁橋,清明踏青多在此地。沿河高樓多茶肆,夏日游人多有至者,惟無明代踏青之俗矣。南岸樂善園久毀,後又以牆圍之。再西則為可園,俗稱三貝子花園。又西北岸極樂寺,明代牡丹最盛,寺東有國花堂,成親王書。其後牡丹漸盡,又以海棠名,樹高二三丈,凡數十株,國花堂前後皆海棠。光緒中,海棠亦盡矣。又西北岸大正覺寺,俗稱五塔寺,後亦毀,惟五塔存。又西北岸有萬壽寺,寺建於明,乾隆中重修,為太后祝釐之所。寺極宏麗,大殿後疊石象三神山,舊有松七株,最有名,光緒庚寅後樓火,并松俱燼,但存《七松證道圖》。寺西城關為萬壽街,俗稱蘇州街,兩行列肆,全仿吳中。舊傳太后喜蘇州風景,建此仿之,後已毀盡。又西為麥莊橋,又西為廣仁宮,在南岸,地名藍靛廠,火器營駐此,街衢繁盛,廣仁宮每歲四月廟市半月,土人稱為西頂。又北東岸有化成寺,又北至海甸。海甸,大鎮也,自康熙以後,御駕歲歲幸園,而此地益盛,王公大臣亦均有園,翰林院有澄懷園,六部司員各賃寺院。清晨趨朝者,咸集德勝、西直二門外,車馬絡驛。公事畢,或食公廚,或就食肆,其肆多臨河,舉網得魚,付之酒家,至足樂也。及咸豐庚申秋,御園被燬,湖上諸園及甸鎮長街,日就零落,舊日士夫居第,多在燈籠庫一帶,後亦頹廢。

十剎海

京師十剎海,在後門西,上接積水潭,名淨業湖,下通大內三海,荷花楊柳,風景幽絕。光緒中張文襄入相,建樓數楹為寓廬,自題一聯云:「亭上有蝦兼有菜,濠邊非我亦非魚。」以此地本有蝦菜,亭舊址尚存也。潭上舊有寺,高矗梵宇,顏曰「首善第一樓」。相傳粉牆一帶,即明李西涯故宅,法梧門學士詩龕亦在其間,然已不可確指,惟海旁楊柳夾堤耳。有酒樓曰會賢堂,院宇宏敞,軒窗明徹,王公貴人,遠方游客,消夏攜尊,咸集於此,五六月間,門外車馬盛極一時。

後海

京師之後海較前海為幽僻,人跡罕至,水亦寬,樹木叢雜,坡陀蜿蜒。兩岸多古寺名園、騷人遺蹟,成親王之詒晉齋居其北,法時帆之詩龕在其西,蝦菜亭、楊柳灣、李公橋、十剎海皆在此地。湖上看山,亦以此地為最暢。

陶然亭

陶然亭為都下名勝之一,亭在南下窪,為郎中江藻所建。江,鄂人,取白居易詩「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意以名之。地高曠,三面明窗,尤為雅潔。秋日白楊零落,紅蓼花開,都中墨客騷人多宴於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