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卢俊义好容易发出一句怨言 -- 商略

共:💬21 🌺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卢俊义好容易发出一句怨言

近日看世界杯,得空乱翻书,翻到《水浒传》,看到卢俊义的一句话,觉得刺眼。

那卢俊义是被梁山的人逼上梁山的。他原来在北京大名府当亿万富翁,练绝顶武功,日子过得很不错。就算他老婆与管家李固有点意思,也没有办法将卢俊义给害了。

不料,梁山与曾头市结怨,晁盖被史文恭射了一箭,临死发泄心里怨气,对宋江说:“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于是,吴用便到北京去骗卢俊义上山,对付史文恭。

吴用说得容易,做事情却乱七八糟。看他如何吹牛:

吴用笑道:“哥哥何故自丧志气?若要此人上山,有何难哉!”

吴学究道:“吴用也在心多时了,不想一向忘却。小生略施小计,便教本人上山。”

吴用道:“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只是少一个奇形怪状的伴当和我同去。”

结果呢?卢俊义倒是被骗上山来了,但他不肯在山上住,死活要回来,吴学究的三寸不烂之舌,毕竟劝不动卢俊义。随后使出下三滥手段,载赃嫁祸,害得卢俊义九死一生,家破人亡。要不是有个小乙哥燕青,卢俊义性命早就出脱了,吴用的计策,无非是白白害了一家人罢了。

卢俊义死去活来的一番受难,终于上了梁山,虽然坐了第二把交椅,可他心里怎么想的呢?书里没有交待,一个个都义气深重的样子,从来不提心事。他的怨气,隔了二十多回,直到第85回《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中才发泄了出来。

这一回,宋江诈降辽国,让卢俊义来追赶攻打。宋江在文安县城头假意劝卢俊义投降,卢俊义在城下仰着头骂出了这么几句话:

“俺在北京安家乐业,你来赚我上山。宋天子三番降诏,招安我们,有何亏负你处?你怎敢反背朝廷?你那短见无能之人,早出来打话,见个胜败输赢!”

在这种时候,互相对骂几句,是必要的,总不成城上城下再讲义气、惺惺相惜一番吧?在第63回《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中,呼延灼向前来攻打梁山的关胜诈降,也曾与宋江对骂,骂得却很简单:

宋江独自骂呼延灼道:“山寨不曾亏负你半分,因何夤夜私去!”

呼延灼道:“无知小吏,成何大事!”

呼延灼这八个字,与他的身份挺符合的,也没有多说,草草骂完了事。

在第119回《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中,柴进诈降方腊,也跟花荣对骂过一场:

花荣说:“你那是甚人,敢助反贼,与吾大兵敌对?我若拿住你时,碎尸万段,骨肉为泥!好好下马受降,免汝一命!”

柴进答道:“我乃山东柯引,谁不闻我大名?量你这们,是梁山泊一伙强徒草寇,何足道哉!偏俺不如你们手段?我直把你们杀尽,克复城池,是吾之愿!”

这两个人演戏演得逼真,说的是场面上的话,互相威胁一番。后来柴进假装打架,几个人演戏也配合得好。

只有卢俊义的骂法不一样,骂出了他一生中最痛楚的事情:俺在北京安家乐业,你赚我上山!

如果不说这句话,他后面“天子降诏招安”、“反背朝廷”等话,也有足够的理由来追杀了,可是他偏偏要将陈年旧事提起来,可见他对宋江之流,凭空污他清白,破他世家,害得他落草为寇,是何等的耿耿于怀,当初在梁山,深夜思想起来,想必十分的痛心疾首。

他也真是命薄,被人暗算出场,被人暗算下场,不明不白地来,不明不白地去。中间的一大段事迹,却是以他的天下无对拳棒,落得做无拳无勇的宋江的绿叶。他这个人,做强盗,没有强盗头子的手段,做官员,不懂官场的手腕,当将军,也没有行军打仗的智慧——想他去梁山捕盗,何等笨拙,以后领兵打仗,只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做大名府财主,是他最好的生活方式。

征辽之时的卢俊义,对前途还是挺有想法的,就算最后征过了方腊北归,燕青劝他隐姓埋名远走江湖,他也一片热衷,想当个大官,最后被奸臣暗中下毒,在路上落水而死。他对被宋江吴用改变的后半生,从来没有发过牢骚,只此一次。

梁山好汉互相对骂或假装对骂,一般也不拿私事当材料,就算像鲁智深这样的直性子,看不上李忠的二两银子,也只自言自语似地说了一句:“也是个不爽利的人。”桃花村又一次碰上,依然认他兄弟,也没当面说他小气,宁愿自己做贼偷他的金银。

卢俊义一向不苟言笑,正襟危坐,虽有绝顶的功夫,却无逼人的豪气,倒像一个机器战警,借此机会说出这么两句话,在《水浒传》里是难得的闲笔。在那种两军交锋的时刻,看上去似乎既不合适,也没有意思。可是他除了这个时刻,再也没有机会说这种话了,又怎能不说?

一丈青扈三娘也是被梁山搅得家破人亡的,她上梁山嫁给色鬼王英之后,极少开口说话,可见她的心中多少郁闷。卢俊义武艺虽好,但经过他赴梁山捕盗这一番闹剧之后,早就明白武艺并不是万能的。因此,他是梁山上另一个一丈青。

关键词(Tags): #卢俊义元宝推荐:桃李不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