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一 -- 五度

共:💬108 🌺9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一脚踢开古典音乐的大门 五

一个星期忙如狗,放假归来继续灌水。

从表面上看大部分古典乐迷和摇滚乐迷是势不两立的,但我感觉其实如果仔细想想,他们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因为我接触的听摇滚的比较多,所以就先从滚友下刀。

摇滚到底是什么一直是滚友争论的一个话题。比如您到一个摇滚乐论坛说beyond是摇滚,肯定会招来骂声一片。众滚友会贴出枪炮玫瑰或是metalica的歌告诉您,这才是摇滚。但您如果到一个死亡金属的论坛说,我喜欢枪炮玫瑰这支摇滚乐队,同样是骂声一片。众位滚友大概会贴出NAPAIM DEATH之类超重的乐队来砸您,然后说枪花其实就是商业摇滚,一点摇滚精神都没有。

像上面这样的争斗我在论坛上见过许多,而且最后经常是以人身攻击结束。其实说到底

这无非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来主观的定义一个所谓的摇滚精神,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画一条线,然后就线上的都是精华,线下的都是垃圾。

那到底什么是摇滚?说实话我感觉这个争论根本没什么意义。原因就在于摇滚这个定义本身就是很空泛的。比如前面提到的枪炮玫瑰是属于摇滚,pink Floyd也是属于摇滚,但他们的音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一个狂躁,一个平缓,应用的音色和声也完全不同,表达的内容思想内涵也完全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老外以他们的一贯的严谨精神做出了一套很完善的分类,枯燥但有效。比如pink Floyd是艺术摇滚,枪花是金属,nirvana是 Grunge。这样确实是能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滚友和别人介绍时可以说我喜欢艺摇(艺术摇滚)。大家脑子里马上就能反应出pink Floyd或是yes等乐队,也大概能知道您喜欢的风格。

但这个事情也不能做得太过,就拿metal来说就有power metal, heavy metal, speed metal等十几个分类,一个个分清是一件相当无聊的事情。再有就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分类不可能是百分百准确的,乐队本身的风格也是在变化之中的。所以我自己的做法是知道该乐队的大概分类就可以了。比如拿出一个乐队,我知道他是metal,具体是属于哪种metal就不管了。

同摇滚乐迷一样,古典乐迷也相当喜欢钻牛角尖。而且钻的方式也和摇滚乐迷颇为相似。比如我听到一些人说莫扎特之后就没有音乐了。或者说巴赫是巴洛克时代唯一伟大的作曲家,甚至我一生只听贝多芬,其他什么也不听。说这些话的人往往并不是初学者,而是对古典很有了解,甚至是搞古典的专业人士。他们的做法其实和前面我所说的滚友一样,根据自己的喜好画了一条线,然后就线上的都是精华,线下的都是垃圾。

同滚友的摇滚精神说一样,古典乐迷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就是古典音乐是神圣的,净化人灵魂的。所以会有一些莫扎特的拥护者说贝多芬的悲怆其实只不过是发泄而已。很多人也相信弹奏古典音乐的人都是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先说一个年代久远的。纳粹的高级军官里面有很多都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而且有相当的鉴赏能力。但他们可能上午去听一个音乐会,下午就去集中营屠杀一批战犯。古典音乐并没有起到一个净化他们心灵的作用。再说我身边的一些学习古典音乐的,他们似乎也没受到莫扎特多少影响。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吹单簧管的。据他的同学说他们学校乐团正在排练的时候突然有外校寻仇,此君冲出教室一分钟内放倒了两个,最后抓着第三个人的头发,把他的脸结结实实的撞到了墙上。然后战斗结束,又回去排练了。像这样极端的固然不多,但因为演出多接触到社会上的人也多,加上应酬,这些学习音乐的孩子反而显得不如同龄人那么“纯洁”。

所以每次看到好像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之类的名言我都没有什么共鸣。我感觉音乐就是音乐,没有什么神圣可言。同语言文字绘画一样,它只是一种人表达自己的形式。但这种形式也有他得天独厚的地方,因为他是与生俱来的,受的限制最少。比如您去德国跟别人说我很高兴,别人说不定以为您在问路。但您在路上哼着小曲,别人肯定明白您的意思,这个家伙今天估计过得不错。

我感觉真正伟大的并不是音乐这种形式,而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音乐家本身也是人,他们其实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莫扎特还好,像贝多芬这种认死理儿,脾气暴躁的人如果是我的同事恐怕我是一万个不愿意。但他们写出的作品是完美的,按目前的情况看可以说是永恒的。100年前的人和100年后的人听到“命运”时的心情可能不会完全一样,但他们受到的鼓舞是相同的。我相信这也正是贝多芬想的,他绝对不会希望别人去研究他和自己的学生发生过什么样的恋情,但如果他知道2006年,当音乐厅里响起欢乐颂,听众仍然心潮澎湃的时候。他恐怕只会是泪流满面,说不出一句话来。

所以我想说,很难说二泉映月和贝多芬的命运谁更有深度。范围再广一点可以到秦腔京剧陕北民歌,甚至摇滚乐。每一种形式都反映了人的喜怒哀乐,生存理念。没有谁是高尚的,谁是庸俗的之分。就好比亨德尔的皇家焰火,其实是为了礼花仪式而作。因为现场很乱,所以特意选用的音量大的乐器。而莫札特在当时的听众也包括市井小民。很多醉鬼会随着他的钢琴一起唱歌。莫扎特本人还就是喜欢这样的聚会,事实上十九世纪前的音乐会都是听观众狂欢的场合。(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摇滚音乐会吧)

但西方古典音乐体系是和谐,架构严谨的,从形式上胜出一筹。比如摇滚乐的和弦节奏,乐器的演奏方式,都是和古典音乐无法相比的。古典音乐之所以是古典音乐。原因不是因为它是古代的,而是Classic的正确翻译,经典。古代的作曲家千千万万,流传至今的只有极少数的一部分。经过时间的考验,那些不完美的都已经被大家忘记了,只有千分万分之一的精华流传了下来。剩下的这部分,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完美的。比如写赋格的作曲家多的是,但一提起赋格一般人马上想到巴赫。原因有很多,但我很赞同一位网友的话,因为巴赫写的不光是工整,而且好听,有内涵。

拽了一大堆,我想得出的结论其实是古典乐迷和摇滚乐迷之外的流行乐迷所做的,那就是挑自己的听,用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感觉去选,不要听别人说某某有多好。虽然我基本上不听流行音乐,但我感觉流行乐迷在音乐选择上是最理智的。不喜欢的就丢在一边。反观古典乐迷和摇滚乐迷却总是认真的听着自己不喜欢的CD,然后很强硬的推荐给别人:听这个,大师!我想如果这两大帮派的心态可以放平和一点,把门槛去掉,大概会有更多人会喜欢上古典或是摇滚,也或者是两者都喜欢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