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行漫记――汉张骞的伟大之旅 -- 秦大路

共:💬48 🌺18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第一章 公元前138年的长安 PART2

4、

我们知道,很多伟大的事件并非是处心积虑的结果,在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并不引人瞩目。只是因为后来的走向,使人们觉得当时不经意的决定原来十分的“惊世骇俗”。这显然是历史学家们以“事后诸葛”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推而得出的结论。

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但于当时的帝国而言,却未必是一件人们心目中的大事。无论是《史记-武帝本纪》还是《汉书-武帝本纪》,甚至在《资治通鉴》中关于建元三年即公元前138年的叙述中,都未特别提到这件事。

《史记》只是在关于张骞的传记中讲到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史官制度,史官的责任就是把当时发生的大事如实记录下来,称为实录。

当时的史官实录中,或许没有记载张骞这位下级官员的出行,或许是轻描淡写。假使张骞出使后再也没有回来,那么这件事会被抹去不计,史书上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一样。张骞会和所有没有显要事迹的人一样,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只是等到十三年后张骞回到长安时,很多人才想起来当年曾经有一个使团出使了西域。因为这个使团的规格不高,当时也没有太多纪录,所以人们只好从结局的伟大来回忆并推想出,当年原本有一个伟大的计划。

5、

史书的撰写者和后来的解释者们都声称,张骞的出行是一个空前伟大的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帝国决策者和智囊团高瞻远瞩、通力合作的结果。武帝时期军事上的扩张是靠卫青霍去病们来实现的,外交上的成功则主要是依靠张骞等人。大家把这些业绩都指向一个源头――无所不能的“汉武大帝”。

根据这些文献,张骞的第一次出使是汉武帝亲自制定的打击匈奴的军事战略的一部分,目的是牵制匈奴人在河西的势力,这多少有些令人疑惑。年仅18岁的武帝在尚未控制帝国权力的建元三年就有如此清晰而具体的军事战略令人奇怪。

然而说法是说法,事实归事实。当我们在有限的史料里面进行分析时,发现正史中提到的原因并不完全符合逻辑。

正史这样记载,汉武帝从匈奴降人中得知西域有一个神秘的国家,大月氏国,世世代代与匈奴为敌。于是武帝派张骞率领使团去大月氏国进行外交斡旋,说服大月氏人与汉朝结盟,在西侧夹击匈奴。

事实上,当时汉帝国与匈奴帝国之间正处于一种多年未见的非战时期。自文皇帝以来,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虽然匈奴人不时南下骚扰,大犯大抢,小犯小掠,但汉帝国与匈奴之间并未直接发生有规模的战争。况且,自武帝登基后,“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这一时期,由于汉朝继续奉行和亲政策,双方不断互派使团做友好访问。

武帝第一次对匈奴小试牛刀,是在张骞出使五年后的公元前133年,史称“马邑之谋”,但由于匈奴人及时退军,战争并没有发生。而汉与匈奴长期战争的正式揭幕战发生于张骞出使9年后的公元前129年。

这就是说,张骞出使时,汉与匈奴的关系并没有到剑拔弩张的程度。

公元前138年帝国内部主张以和亲政策保障汉匈之间和平的意见尚占主流。况且这一年,年轻皇帝的权力十分有限,还得看窦太后的脸色行事。而窦太后一向是反对与匈奴开战的。窦太后在汉匈问题上一贯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如果武帝真的提出这种计划,她会不会极力反对呢?对此史书并无记载。

另外,关于汉帝国从匈奴降人口里得知大月氏人的行踪的记载也不大可信。

早在38年前,即公元前176 年(汉文帝四年),匈奴冒顿单于曾致书文帝,称已派匈奴右贤王率领匈奴大军到西方寻找大月氏,打算彻底消灭大月氏在西部的势力。后来,匈奴果然控制了西域,楼兰、乌孙及其周围的二十余国均归附匈奴。这样看来,汉帝国人至少在文帝时期就已知大月氏人的存在,并且大致了解了大月氏人与匈奴人之间的敌对关系。

大月氏原居陇西地区的敦煌、祁连山一代。秦帝国时期,大月氏国的实力或许要比匈奴强大,当年冒顿是匈奴王子时还在大月氏做过人质。大月氏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大约从公元前200年之后就已开始,战争陆陆续续进行了数十年。

公元前174 年时,冒顿的儿子老上单于继位。他再一次对大月氏展开大规模战争,再一次大规模的突然袭击中,匈奴人一举擒杀德高望重的大月氏王。杀了大月氏王之后,老上单于把大月氏王的头骨做为饮酒的器具。

大约从冒顿单于时代的晚期开始,一蹶不振的大月氏人为了躲避匈奴人,开始从陇西一带西迁至伊犁河流域。匈奴后来又指使乌孙远攻大月氏,大月氏在匈奴人的打击下已成惊弓之鸟,被迫再次西迁,最终迁徙到中亚妫水(今阿富汗阿姆河)流域。而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匈奴大月氏之战的三十多年之后。此时,大月氏在陇西和西域的势力早已不复存在。

如果说,大月氏王被杀的消息,过了三十多年才由匈奴降卒于公元前138年把此消息传递给武帝,这个时间跨度也实在太长了些,这多少有点不大可信。

6、

恩格斯说过,婚姻是一种政治行为。自高皇帝以来汉帝国就长年受到匈奴的威胁,帝国一直没有找到有效对付匈奴人的办法。于是早期的汉帝国采取了和亲为主的外交政策,经常送一些年轻美丽的公主去讨好匈奴单于,以换取并不体面的和平。汉武帝之后,汉帝国不再惧怕匈奴,和亲是对匈奴单于的恩赐。可在汉武敌之前,和亲完全是一种讨好匈奴的手段。可以理解汉帝国自上而下极不情愿这种“以美人换和平”的政策,这大大损害了帝国的尊严。

因而长年以来,汉帝国一直默默的在寻求对匈奴的战略突破。大月氏与匈奴之间长达数十年的激烈战斗自然不会逃出他们敏锐的视线。

既然汉朝人从文帝时期就开始对大月氏人略有了解,帝国早期那些推崇黄老之说,兼以王霸道杂之的治国者们深谙连横伐纵、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盟友。联合大月氏在西线钳制匈奴人,这在帝国内部应该早就为智囊们思考过、研究过。

或许文帝景帝时期,汉帝国就有了派使团去联合大月氏人的想法。文景时期,崇尚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政府工作效率自然十分底下。结果这事儿就一直拖拖拉拉,最后拖拉到了几十年后的武帝时期。年轻的武帝甫一登基,意气风发,觉得这么拖拉下去也不是事儿,于是想把这项既有的策略尽快付诸实施。

所以,出使西域,应该是帝国自文皇帝以来几代人长期思考长期酝酿的结果,武帝和张骞,分别是最后的决策者和执行者。

这样看来,正史里关于汉武帝临时决定联络大月氏以切断匈奴右臂的说法,多少有些令人怀疑。或许,史书里的如此记载是张骞出使归来“后补”的结果,既使得这次使命的目的变得圆满,又把功劳让给皇上,使龙颜一悦,大家皆大欢喜一场。

另外一种可能的猜测是,建元年间,政治权谋和政治斗争还没来得及把这位年轻的皇帝变得象晚年的他那样残忍阴骘,武帝与当时其他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武帝正处于一个充满了梦想和好奇的年纪。派人出使西域,或许是尚处率性年纪的年轻皇帝随意采取的一个近乎“圆梦”的行动,他就是想看看率土之滨以外到底还有什么?也许他会好奇,张骞他们到底能从西域带些什么奇异的物事回来。

这种推想也不是没有根据,武帝是历史上最富有想象力的皇帝之一,就在张骞出使五年后,他还派人去东海寻访神仙,令很多人出乎意料。

7、

这位新皇帝在登上权力顶峰路途上并不顺利。在他登基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139年(建元二年),儒官集团试图联合新皇帝与以窦太后为首的后宫势力决一死战。推崇儒家学说的皇帝和儒官集团,与支持黄老学说的窦太后集团发生冲突不可避免。然而当时的时机并不成熟,儒官们又太小觑后宫的势力,在这场PK决斗中大败亏输,全军覆没。

早先武帝罢免丞相卫绾之后任命窦婴为丞相,任命田蚡为太尉。武帝一向看重儒学,窦婴、田蚡也都喜好儒学。窦婴、田蚡极力推荐著名的儒士赵绾担任御史大夫,同时推荐儒士王臧担任郎中令。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为当时帝国政界官阶最高的三个官职――三公。

这一年里,以窦太后为首的黄老一派与新兴儒官集团屡屡发生摩擦。从表面来看,新皇帝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势头,再加上本朝三公均支持儒学,似乎皇帝一派已稳操胜券。

公元前139年底(建元二年初),御史大夫赵绾贸然发难,上奏称新皇帝雄才英武,可以自己决断政务了,以后不必事事奏请东宫(即长安东南的长乐宫,太皇太后窦氏居住的地方)。窦太后勃然大怒,私下命人察访赵绾、王臧的过失,然后把武帝叫到面前当面对质,严厉责备武帝用人不当。武帝不敢反抗,只好立即免去赵绾、王臧的官职,后来赵绾、王臧在大狱被逼自杀,接着窦太后免去了丞相窦婴、太尉田蚡的官职。

此次宫廷斗争,皇帝被批,本朝三公中的御史大夫被喀喳,丞相和太尉被免职,儒官集团可以说是溃不成军,武皇帝变成了孙皇帝。窦太后一派大获全胜,黄老一派此后卷土出来,重新把持了政局。从此武帝在大事上对窦太后惟命是从。

老谋深算的窦太后给缺乏政治经验的年轻皇帝上了一课。后来的武帝对付政治上的敌人时,手段狠辣,毫不容情,或许是源自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

好在相比于窦太后,年龄是武帝最大的优势,所以他不能急。

这位登基不久的新皇帝遇此巨大挫折后十分低调。尽管如此,他在公元前138年里还是做了几件对帝国的未来有着深远影响的事情。

首先,他着手扩建供皇家骑射游猎的上林苑,日后上林苑成为皇家卫队羽林郎的一个准军事培训基地,汉军的骑射技能成为主要训练内容。上林苑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军官,为未来的帝国造就了一个为帝国生存而战、为帝国荣誉而战的军官精英集团;

其次,放榜天下,召纳贤才,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朱买臣、枚皋等各地的优秀人才纷纷踏入帝国政界,一个优秀的人才集团渐渐形成;

第三,派郎官张骞率领一百多人的使团出使西域,联合盟友大月氏钳制强大的匈奴人。这件事是在当时是最为低调的,但影响不可估量。

事后证明,当时并未引起时人特别注意的这三件事对帝国的未来影响深远。

8、

张骞出使西域虽然可能是长期发轫的结果,直接契机却可能是某人的一个点子,或者是一次廷对,也可能是富有想象力的年轻皇帝一次心血来潮。无论是哪种原因,都有可能把我们的主人公张骞推向了西行的征程。

皇帝下诏后有关机构就开始着手招募使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清楚当时到底有多少应征者,申请者应该不会很踊跃。至少在当时人们的眼里,这件差使绝不是一件肥缺。送公主去匈奴和亲还能在汉帝国和匈奴两边拿到好处,可是,出使一个谁也不知道具体位置的遥远国家,也不知道要去多少年,能不能生还也是个未知数,更别说去实现立功封侯的梦想?这岂非痴人说梦?

更多的人想的是,安身立命是人生最重要的原则,是幸福人生的保证。长安城里有数不清的机会,为什么还要去西域受苦呢?此时也不像后来班超所处的时代,班超的时代已经有前代偶像的事迹在前,于是不难理解立功绝域会成为班超和同时代很多人的理想。

可是在公元前138年,自高皇帝以来本朝还无人做过这件事,在人们看来,这件事情的风险实在太大了,显然这是一次“不可能的任务”(impossible mission)。

张骞,这位长安城内的最快乐的单身汉,理想主义者,天生的冒险家,决定拿自己的一生去赌。下定决心后张骞毛遂自荐,经过一番考核的他,成为肩负帝国使命的不二人选。

于是,张骞成了汉帝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鲁迅的话说,他是真的勇士。这位中下级官员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挑选各类人选,尽快组织自己的远征团队,然后――

向西,向西,再向西。

史官说,这一年的秋季,古历七月,西北天空中出现了一颗异星。接着,九月,丙子晦,天象大异,出现日食。

<第一章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