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云南七日(全) -- 神游

共:💬211 🌺3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云南七日---第五天,昆明(上)

会议开始了

今天会议开始了。

这次会议叫做“信息科学与教育研讨会”,主要讨论信息化时代在教育中如何有效利用高度发达的信息科技以及在信息时代教育面临的问题。会议由青树基金会主办,云南省图书馆承办。参加会议的有中方和美方代表。美方代表是来自美国的中学、大学老师和图书管理员,全部自费;中方代表是青树基金会项目学校的老师、图书管理员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人员,费用由青树负责。会议形式有专家讲座、中美教师课件交流、分组讨论等。

尽管肖老师反复做工作,上午还是以各种领导讲话为主,精彩的主题演讲被挤得几乎只剩了一半的时间。

来表示祝贺和关怀的副省长看上去只有五十多岁,一站起来讲话却有工作人员连忙走上去搀扶。副省长一开口,我想可能是我错了,因为他的声音缓慢而疲惫,基本是以每秒钟一个字的速度在读发言稿。我想如果他不是未老先衰,就是年纪确实很大了。副省长讲完话热烈掌声响起,副省长习惯性地挥了挥手,我差点儿笑出了声。

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极端的人,省里花大力气承办了这次会议,领导来讲讲话可以理解,而且十五分钟的长度很可以接受,内容也很得体。其他大部分讲话也还可以,但是有的讲话实在是不敢恭维,不仅和会议主题毫无关系,而且有如老太太的裹脚布。在“国际会议”上讲话对讲话者可能是一件非常重要、可以写进工作总结里的事情,至于下面有没有人在听,讲话者好像根本不在意。我真是很奇怪,如果讲话的是我,看到下面没有人听,嗡嗡声四起,我一定感到非常羞愧和尴尬,赶紧结束讲话。可是,讲话的人为什么好象浑然不觉呢?

鲜花和牛粪哪个美

下午我最感兴趣的是两堂语文比较教学课。第一堂是来自甘肃省天祝一中的年轻女老师讲《米洛斯的维纳斯》,第二堂是来自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的老教师讲《孔乙己》。说实话,此前我从来不知道美国有大学在讲《孔乙己》。

天祝来的年轻女老师应该说还只是一个小姑娘,冲劲儿十足,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和我去年在那里见到的腼腆内向的老师们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后来我知道她刚刚工作不到一年,今年只有24岁。

“鲜花和牛粪到底哪个美?!”这是小姑娘站上讲台的第一句话,然后是一个两秒钟的停顿,“当然是鲜花!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语气是不容置疑的,甚至有一些咄咄逼人。

接着的时间里小姑娘一直以一种极其自信的态度讲解着课文,主要讲的是“缺憾美”,也就是“维纳斯是美的,之所以美就是因为她没有手臂,而只有失去了手臂才美,否则就不会美”。我没有读过这篇课文,我想这可能是作者的观点。但是作为老师的小姑娘好象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观点,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事实来讲解,而且让听讲的人完全搞不清这是作者的观点还是老师自己的。尤其是她的口气,太自信了,自信得让我羡慕,而又让我怀疑是不是会引起别人反驳的愿望。

好象是故意要有个鲜明对比似的,下一堂课的老教师从语气到方法都平和得让人感叹。没有结论,没有答案,或者说她在整堂课中几乎没有讲任何课文内容。只是给了学生们一个非常概括的指导。但我知道,要完成这节课,学生做课外功课所花费的时间恐怕要几倍于课堂时间。

我不得不说,我更欣赏老教师的课。同时我也明白,要这样教课,中国的教学大纲肯定完不成。

课后的议论中,我惊讶地发现,对于小姑娘的课的评价出奇的低。尽管我觉得她的课不能说是很好,但我欣赏她的冲劲儿和对教学的热情(也许是因为我见过偏远地区老师的腼腆,更觉得她的这份自信的可贵),也愿意给她一些正面的评价。我以为其他人的评价会更高一些,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比较保守。可是,出乎我的意料,所有我接触到的其他人对这堂课几乎都是负面评价,有的人甚至用了“crazy”、“too aggressive”来形容。

晚饭是和天祝的一些老师一起吃的。去年曾在那里教了十天的书,这次再一次见到他们,心里特别高兴。

讲“维纳斯”的小姑娘就坐在我身边,说话象她讲课一样的冲,把服务员也噎得上不来下不去的。

饭间我问小姑娘,在实际教学中,她的课堂效果怎么样?

小姑娘挑战地直望着我:“要说实话吗?”

我微笑:“当然。”我知道小姑娘还处在把一切“老朽”的“权威”当作敌人的年龄段,尽管我这个老朽想都没想过让她说谎话。

小姑娘得意地笑了:“真正的课堂上比今天效果还要好呢!我设计的问题比这堂课还要精彩得多!”

显然,小姑娘把今天的课算作“好”的,我暗想,如果她听到了别人的真实评价,是不是会很伤心呢?

我想委婉地提醒她一下:“课堂上有没有学生反着回答你的问题呢?”

“当然有!他就说牛粪美。”

“那你是怎么回答的呢?”

“我就说,我愿意抱着鲜花睡觉,你愿意抱着牛粪睡觉吗?!他就说不愿意,嘁!”一副“我赢了”的神气。

“那你觉得学生是真的认为牛粪美呢?还是觉得你的话太肯定了,他就是想难为你一下呢?”

小姑娘愣了一下,显然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接着说:“你想过没有,也许,你换个口气,或者说得稍微缓和一下,效果会好得多呢?”

旁边的常校长连连点头赞同。

小姑娘把眼睛一低,不说话。但是我看得出来,她是很不服气的,也许只是碍着校长的面子才没有反驳。我不再说话。话说到这一步已经足够了,我没想过要说服她,只是想提醒她而已。也许我说的不对,但也算一种看法。如果她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她就可以理解我说的是什么。但更可能她什么也不明白。她太年轻了,太自信了,自信到觉得自己一切都是对的,自信到对所有“老朽的忠告”都嗤之以鼻。这没关系,年轻就是资本,何况她还有一个开明的校长,她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成长。年轻真好。

(待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