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不知各位大侠们喜不喜欢看“王度庐”的武打小说? -- 仙八

共:💬27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卧虎藏龙》:电影背后的故事(续)

帖子的字数限制可真麻烦

  聂云岚改写风波

  王度庐一生坎坷,他的书也命运不佳。其作品在青岛连载时,因战争激烈,交通阻塞,难以有大的影响。抗战胜利后,上海的励力书局开始大量印行王度庐的书,他的作品才得以广泛流传。然而解放后武侠小说被当作封建文学而遭贬斥,王的作品也没有逃脱被尘埋的命运。

  有趣的是,《卧虎藏龙》等作品并没有给生前的王度庐带来多少名誉和财富,但在四十年后,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成就了一名作家,还有一本成功的杂志。1983年,《今古传奇》杂志在当年的第三辑开始刊载一部名为《玉娇龙》的“长篇大书”,标题后署着“聂云岚改写”,但是却没有注明改写自哪部作品、原作者是谁。这部实际上源出王度庐《卧虎藏龙》的改写之作,一出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玉娇龙》载完之后,聂云岚再接再励,又将《铁骑银瓶》改写成《春雪瓶》继续载出。随后,中国文联出版社印行了《玉娇龙》和《春雪瓶》的单行本,聂云岚名利双收,《今古传奇》的发行量也从41万份飙升到273万份。

  聂云岚为什么要改写《卧虎藏龙》?他在书信中解释说,其“心愿和动机”,“确是出于对著作的倾心和解放后那几部书的遭遇”。聂云岚之子聂嘉陵后来回忆,“父亲在小时候就看过王度庐的《卧虎藏龙》,印象很深刻,一直想把它写出来。后来父亲被打成右派,仍喜欢给我们讲《卧虎藏龙》的故事。1978年落实政策后,在朋友的鼓励下,父亲根据《卧虎藏龙》写出了《玉娇龙》。”由于聂云岚“原来一直以为王度庐是清代人,没想到王度庐先生也是现代人”,所以也就没有想到里面会牵涉著作权问题。

  1987年,李丹荃得知了改写之事,随即通过书信与聂云岚进行交涉。她在信中对改写提出反对,“关于有人准备改编事,那是我坚决反对的。……改好改坏是一回事,改编本身合理不合理又是一回事。……不然的话,我将《李调元佳话》(按:聂云岚作品)改写一下,添点什么,算我写的,看大家会说什么。尽管您理直气壮地说‘光明正大’、‘尽人皆知’,都不能算改编合理的理由。”聂云岚作了解释,并在回信中对他引发效仿者纷纷改写王度庐作品表示歉意,“我的改编虽然自问目的、动机无它,当时的情况(时间、形势)又有所不同,但我毕竟是‘始作俑者’啊!”之后在《今古传奇》杂志社的调解下,李丹荃出于对聂半生遭遇的同情而没有再作追究。如果不是今年又掀起一轮版权纠纷,我们倒可以把这些往事当作文坛佳话看待。

  电影《卧虎藏龙》引起轰动后,玉娇龙的故事随之升温,聂云岚的改写之作获得了新的出版和改编机会。今年8月,湖北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了署“聂云龙编著”的《玉娇龙》和《春雪瓶》;四川红都影视有限公司则找人改编聂书,筹拍电视剧《玉娇龙—春雪瓶》。对此,王度庐的家人当然不能接受,开始进行多方面的交涉。

  王、聂二位先生均已作古,这场纠纷便只能由双方家人出面解决。王度庐的家人明确要求立即停止出版改写作品,停止对改写作品的影视改编;聂云岚的子女则积极争取跟王度庐的家人接触以达成谅解,希望不致影响《玉娇龙-春雪瓶》的拍摄。8月9日,《今古传奇》杂志社社长舒少华等人专程赴京,就该社在“创刊二十周年精华系列”中重新刊出了《玉娇龙》和《春雪瓶》一事向王度庐先生的家人致歉,并表示立即停止发行,登报致歉,赔偿损失。作为改写风波最初当事人之一,《今古传奇》杂志社已经作了交待,而且得到了王度庐家人的谅解。剩下的纠纷是否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唯有拭目以待。只

不知王、聂二位先生若泉下有知,各自又将作何感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客观地讲,聂云岚的改写使玉娇龙的故事广为人知,但引起的混淆,却足以令原书及其作者遭到掩盖。不光普通读者不知有《卧虎藏龙》和王度庐,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也闹出过把《玉娇龙》当原著的笑话。今年的电影出来之后,很多人都以为是从《玉娇龙》改编的,以至有的文章竟发出了“《玉娇龙》被大材小用”的感慨。

  长久以来,虽然普通读者对王度庐和他的作品知之甚少,但很多研究者却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如徐斯年、叶洪生诸位先生,就撰写过不少介绍和评论文章。在武侠小说家里,新派大侠古龙曾给予相当高的评价:“到了我生命中某一个阶段中,我忽然发现我最喜爱的武侠小说作家竟然是王度庐”。在海外,美国的《侨报》90年代初就连载过王度庐的小说。然而,直到李安电影《卧虎藏龙》问世,才真正使王氏作品光芒再现。

  李安五年前在台湾首次阅读小说《卧虎藏龙》,之后便一直都想把它拍成电影。他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说的,“我最欣赏作者的传统手法,对中国古典社会文化充满怀旧味道,某种程度上,它十分写实,没有哗众取宠,没有离经叛道,而且女角的设计尤其突出,还有一个悲剧结局,两者都是武侠片绝无仅有的。”对于从小做着武侠梦,但又向来以文艺片见长的李安,文人气息重、传统意味浓的王度庐作品恰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空间。

  电影《卧虎藏龙》的成功掀起了“王度庐热”,群众出版社向王家买下版权,出版《王度庐武侠言情小说集》(已出《卧虎藏龙》);日本的一家出版公司也前来联系,要翻译“鹤-铁系列”。影视方面,李安表示要把“鹤-铁系列”继续拍下去,而中台合资拍摄的电视版《卧虎藏龙》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新世纪带来了新契机,王度庐和他的作品终于受到了公正的对待。

(中华读书报2000年09月20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