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引进彩电和高级数控机床生产线的一点内幕 -- 山而王

共:💬99 🌺18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先生的诸多帖子都拜读了

欲言还止。

日本问题不好谈。

说着说着就牵扯到历史恩怨和民族恩怨上去,结果话题越来越泛,直到说不清楚,甚至言语冲突。

不过今天先生点名到某家,便不顾浅陋,冒昧往还一二。

先聊聊您说的日本产品设计余量问题。

在商言商,某看这是个风险回报评估决策的问题。如您所谈,日本产品要变更变压器设计以适应中国电压国情,这么办要增加成本,算风险一边吧。回报呢,可能是庞大的中国潜在市场需求带来的销售量的上升和滚滚利润(虽薄些但量之大足以弥补)。

从中方看来,这回报显然大于投入和风险,傻子才不干。

但是从日本方面看呢,信息不见得对称和理想化地透明。日本也许看不到在中国市场未来销售量上升带来的回报,而风险投入就相对而言地高了,所以不改设计也有他自圆其说的理由。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出现看不到在中国市场未来销售量上升带来的回报呢,有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的缘故。还有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引申一点 ---- 这个,中国未来发展的若干不确定性,某家一以贯之地认为是客观存在的。视而不见或者避而不谈是典型的盲目乐观和掩耳盗铃意识,某家认同要时时刻刻如履薄冰,谨慎从事的态度(所谓摸着石头过河的说法不过时)。看上去现在的胡温当朝还是很明白的,这俩都是明白人,也是认真谨慎的人。所以在网上言论,某有保守或显得悲观的言论,或有刺目之处,此处不赘。)

当然,日本的决策还会受到时间的约束,二十年前又何尝能预见到今日中国的发展现状。

所有这些,综合起来,日本难免会作出不更改设计,维持成本的决策。从当时当地的环境里看,也不能说没道理。后来时间和实践的证明是那种决策错了,日本也只好汲取教训。

这种企业决策与赌博有相通之处,以对未来的预测为判断决策的基础,自然要允许把决心下到错误的地方的可能。谁都不是三年早知道的神仙嘛。日本企业也有判断对的时候,欧美企业也有判断错的时候。

第二是您说的合作引进利润空间,这属于投资分析的范畴,某无从判断,因为信息太少。所谓日本生产线八年后寿命期限一到.中方的利润购买日本的新生产线正好够,这个说法某看也许是,又不见得。

日本还是基于他们自己的使用经验判断生产线寿命八年。又焉知中国不能修修补补凑合用十年。还是类似的道理,日本有日本的判断体系,中方有中方的判断方法,各自有各自的打算和道理,对和错也不是简单一句话,要时间和实践综合检验。而一时的错误又并不代表永无翻身之日,所谓塞翁失马,又塞翁得马,岂知明日祸福。

以上胡言。

谢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