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巴西经济小议兼及印度 -- 葡萄

共:💬214 🌺5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更正

1,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大于城市人口,目前大致是2:1.

-----------------------------------------------

按第5次人口普查,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4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

总人口的57%,不是2:!。农村7亿多人,不是通常朗朗上口的9亿农民。

也不是有5亿农民要转移。除去老人小孩,农村20-45岁之间可以转移的

人,实际在3亿左右,已经在外打工有1.5亿。

2,农村的计划生育情况实际与城市不一样,老年化趋势在中国是有,但是这必须在城市化而且是在高度城市化地区才有这个趋势.

-------------------------------------------------

不管怎么样不一样,90年到2005的回归计算,每妇女生育率是1.59。2000年后总体的

生育率就只有1.4左右,在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警戒生育率1.5以下。现在,农

村的年轻人并不象大家想象的愿意生。越来越多的人只生一个孩子。

按照2006年教育部公告,三年时间减少小学生1300万,主要就是农村的,农村小学

关闭了9万所。

http://hxsj319.com/dispbbs.asp?BoardID=29&replyID=16288&id=2307&skin=1

3,老年化趋势在中国是有,但是这必须在城市化而且是在高度城市化地区才有这个趋势.

-------------------------------------------------

老龄化农村的趋势更严重,在城市,在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反而不明显,因为年轻人都

到城市去了,比如上海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1,要靠他自己早衰退了,就是靠外地人

撑者。所以靠上海,广州,北京这些地方来估老化情况和影响是不对的。要迷惑决策

者,造成重大误判。

党国英就指出过农村的“空心化”影响了新农村建设

  张:前两天我去了河北的一个村,他们村里面十七八岁到30多岁的年轻人全部在城里打工,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那么这个村如果还想搞产业化的话,是不是它反而变成一个劳动力紧缺的地方了,那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党:你说的这个问题在现在的农村是非常普遍的。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经验看,劳动力的转移应该是差劳动力流向城市。为什么呢?因为土地规模经营达到一定程度,它必然对农业经营者的水准有一定要求,差劳动力是搞不了的。我们现在是逆向,好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了。造成我们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就是,现在每家的地太少了,老人或妇女基本就可以种,导致我们农业效率的损害。

  所以说要促进劳动力转移,靠经济结构调整来推动中央所说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制度要跟上。每户几亩地,靠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是有价值的,但它不可能造就新一代的富裕农民。

  张:如果说将来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的工业、服务业能不能大量地吸纳这么多人?

  党:近几年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常迅速,随着我国GDP的高速增长,就业人数显然在增加。我国东部地区前两年已经出现劳动力局部短缺,现在已经影响到中部地区。城市第三产业容纳劳动力的能力很强,可以吸纳这些劳动力。但如果农村都剩下老人、妇女、儿童,这对新农村建设肯定有影响,其意义也要打折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