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九大行星?十二大行星?八大行星?。。。 -- 焚琴煮鹤道长

共:💬81 🌺14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九大行星?十二大行星?八大行星?。。。 (扛铁牛)

对冥王星不利的第一个证据来自其卫星切伦。1978年,冥王星被发现将近五十年后,终于被发现它有一颗卫星。被命名为切伦的这颗卫星表现出了非常不一般的特性。比起冥王星来,它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大了。它的直径达冥王星的52.6%,质量达到了冥王星的12.1%。比较一下,我们的月球,算是先前卫星中相对块头的冠军了,直径也只有地球的27.3%,质量更是只有地球的1.23%。考虑到切伦轨道的半长轴达17个冥王星半径,冥王星-切伦这个二体系统的质心便落在了冥王星星体之外,冥王星与切伦之间的宇宙空间某处。换句话说,与其说切伦围绕着冥王星转圈,不如说它俩互相围绕着转圈。再换句话说,与其说切伦是冥王星的卫星,构成一个行星-卫星系统,不如说它俩构成了一个双(行?)星系统。

双行星系统自然是闻所未闻的,然而双小行星系统却并不少见。诸如90号小行星安泰奥佩,617号小行星帕特罗克劳斯,809号小行星兰迪亚等等,都是双小行星系统。切伦和冥王星之间的这种奇特关系,严重削弱了冥王星作为大行星的地位。

对冥王星不利的第二个证据来自库伯带天体的大发现。90年代初以来,借助新式的观测手段,外太阳系的观测取得了重大突破,库伯带天体更是一气发现了数百个之多。但是要讲明白库伯带是啥,还得回到内太阳系讲起。内太阳系无疑是灼热的,离太阳平均距离只有0.39天文单位的水星,其白昼表面平均温度高达350度。自水星向外,距太阳越来越远,温度越来越低。金星位于0.72天文单位处,地球位于1天文单位处,火星位于1.52天文单位处,小行星带主带在2.06至3.27天文单位之间,木星位于5.2天文单位处,土星位于9.5天文单位处,天王星位于19天文单位处,海王星则位于30天文单位处。这里已是寒冷黑暗的外太阳系空间了。自海王星再向外,30至50天文单位之间,是一个受海王星引力约束影响的区域,便是所谓的库伯带了。起初只是作为解释200年以下的短周期彗星的起源地的一个假说而提出的库伯带,经由近十余年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大量的天体已成为了现实的存在。以冥王星之近日点29天文单位,远日点49天文单位来说,很清楚,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库伯带天体而已。再看看其他库伯带天体的大小,直径几百上千公里的颇为不少。其中2002年发现的一颗名为Quaoar的库伯带天体更是大到了1200公里。虽然到目前为止,冥王星还是最大的一个,可是谁敢说以后不会发现更大的?退一步说,就算再没更大的了,冥王星在库伯带中就猴子称大王了,可是谁能说直径2300公里就该算大行星,1200公里就不该算?更何况2005年刚发现的一颗,2005FY9直径达1800公里?

对冥王星地位的致命打击则来自第三个证据,2003UB313的发现。自50天文单位再向外的区域中,连海王星引力的影响也很微弱了。近十余年这个区域中陆陆续续也发现了不少天体,不象库伯带天体,其轨道分布没有什么规律,故这个区域叫做散落带,其中的天体叫做散落带天体。2003年10月21日,帕洛玛山天文台一个搜寻外太阳系天体的小组发现了一个临时编号为2003UB313的散落带天体。进一步的观测确定了这个目视星等为19等的天体的轨道和尺寸。它运行在一个高度不规则的轨道上,高度偏心高度倾斜。其近日点为37.8天文单位,远日点97.6天文单位,轨道倾角44度。绕太阳一周需556.7年。初步测定的直径为3000公里,远远大于冥王星!

继续扛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