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学者访谈:中国人口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东东山

共:💬7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学者访谈:中国人口周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6)

主持人:这两年出现了一种状况,可能大学毕业生的收入甚至有人觉得还不如农民工的收入,所以又出现了读书无用论,您觉得随着人口高峰的过去,这种言论是不是到时候就会不攻自破了?

仲大军:不是说人口无用论,当然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时他暂时发挥不了作用,显得就比不上普通打工仔了,不管怎么着普通打工仔一月挣五百六百还有活干,一个博士生在家闲着还白白消耗。这就是必须要和社会的需求、工作岗位需求、产业需求结合起来,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这种状况,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怎么能,一个方面,这批人力资源不能坐在家里等,他们必须要创造性的,把他们学到的知识利用起来,很多人就光待在家里找工作,非常多的青年这一代,他们没有自主创业的精神。

所以说我建议这代青年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自己想办法看看能闯出一条什么路来!我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产生新的产业!产业的建立往往不是上帝投给你,上天掉下一个产业来容纳你,很多都是靠自己建起来的,譬如网易,譬如搜狐,哪一个不是靠年轻的三十来岁的小伙子自己建起来的?谁给你们的?国家建起来的吗?不是,国家投资的吗?也不是,就是市场自发的。所以我建议现在大量的青年人,硕士生、博士生,毕业之后改变观念,要自己创业去,不要等别人创造了岗位你再进去工作,要自己创造出生产岗位,自己想办法。想什么办法呢?自己去动脑筋,你学了什么东西就把你自己学的东西发挥出来。如果实在没法儿发挥你学的专业,你可以转行,干别的也可以,不一定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要把你的人力资源尽量发挥出来,不管发挥大发挥多,只要能发挥出来就行。

主持人:等到人口结构改变之后,是不是青少年的学习深造计划现在也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仲大军:那是啊。将来我们的劳动力素质会越来越高,将来孩子少了以后,受教育的机会,家庭给他的受教育能力也越来越高,那就使这些青年受教育越来越多,他掌握了知识、技巧越来越多以后,他将来从事的工作,他可以使那个工作产生出更高的生产效率。比如原来十个人干个活,他现在一个人就可以代替原来的十个人。他有了技能再加上机器的辅助,通过自动化什么的就可以代替原来很多人干的事,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的提高,技能素质的提高。所以现在大量的家庭培养自己的孩子多学习、多受教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知识就是力量啊,知识就是财富啊。我们中国也要走这个道路!的确,还是要走。

主持人:总结一下,对个人的影响就是,对于青年人要做好准备,可能我们的退休年龄会延长到六十岁、七十岁,我们的老年生活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对于少年人就要尽量多读书、多深造,适应人口结构变成之后社会对他们的需要是吗?

仲大军:坦率说,对于现在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身上迎的挑战一点儿不比我们这代人差,所以他们这代人未来对这个国家所要做的贡献,就像一个栋梁一样,因为他们正好是我们国家人口结构巨大变化的转折点的也许一代人!他们正是处在这个转折点,他们要承上启下啊!他们要撑上巨大的老年社会,还要把后续的接应上去,正好是中国人口大转折的这一代人。所以这代人身伤的任务非常艰巨!

主持人:那除了做好心理准备,比如要多劳动、多工作之外,其他还有什么准备需要他们做的吗?

仲大军:要有坚强的心理意志,必须要要有技能、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有了知识人才有本事,艺高人胆大,要充实自己,但是必须要克服,要努力,这代人不能再娇生惯养,必须要有紧迫的生存压力,环境压力,人就是这样,如果没有压力他会懒惰,他会奢侈。所以艰苦的环境,也许将来未来变化的严峻的环境会使这代人变得更有作为,我相信我们年轻这代人,二十几岁的这代人必须要有精神的准备。不能再像小时候爸爸妈妈惯着,独生子女宝贝着、宠着爱着,小时候受宠张大了不一定啊,很多年轻人在蜜罐长大的孩子将来完了,遇到压力没法儿承受,我提醒你,这一代娇生惯养长大的独生子女要准备迎接挑战,摆在你们面前的是很严峻的挑战。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访谈就到这里结束,谢谢仲老师来到访谈现场,谢谢网友,再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