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好像有点没心没肺 -- 中虎步兵

共:💬126 🌺180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9月9日,实拍毛主席纪念堂外的景象

2006年9月9日,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来自各地的民众从早上七点开始就等候进入该纪念堂,纪念一代伟人毛泽东逝世30周年。图为毛主席纪念堂前伫立等候的民众。中新社发 程阳 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九月九日是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毛泽东的亲属汇聚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敬献鲜花。图为刘思齐(左二,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之妻)、毛新宇(左三,毛泽东之孙)、邵华(左四,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妻子)、毛东东(左五,毛泽东重孙)、刘滨(左六,毛泽东孙媳妇)、李敏(左八,毛泽东女儿)、孔继宁(左九,毛泽东外孙)、孔东梅(左十,毛泽东外孙女)、李讷(右三,毛泽东女儿)、王孝芝(右二,毛泽东外孙)、王景清(右一,毛泽东女婿)等献花后,在毛泽东塑像前合影。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重孙给主席献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毛泽东逝世30周年今天参观人数比平日多3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14:15 法制晚报

 本报讯(记者叶慧李子君秦胜利范维)今天是毛泽东逝世30周年,上午,毛主席纪念堂前排起了长队,上万名群众赶来等待瞻仰伟人的遗容。

  7时刚过,记者看到,毛主席纪念堂东门外已经排起了千米长队。队伍中的很多人手里都捧着鲜花,神情庄重。

  “30年了,我每年都来这里瞻仰毛主席遗容。”一位身穿绿军装的老人说,他昨天特意从山西赶来北京,早上不到6时就来到天安门了,他身上还佩戴着各种毛主席像章。74岁的姜大爷则特意从山东赶来,赶在今日向毛主席献花。

  记者了解到,纪念堂今日按照正常时间对外开放,即上午8时开门,上午10时闭馆。据纪念堂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日前来瞻仰毛主席遗容的人数比平日多出3倍,其中外地游客占大多数。

毛主席纪念堂今日见闻

中新社北京九月八日电 题:伟人驾鹤重霄九 三十载后遥忆深——毛主席纪念堂见闻

  作者 吴庆才 陈晓舒

  又近九月九。毛泽东主席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就要来到。近日,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前排起的长队似乎比往常更长,人们从五湖四海赶来,瞻仰伟人遗容,怀念这位改变中国历史的人。

  不远处,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的画像依然面容慈祥地注视着来往的各色行人,注视着京华大地三十载的变迁。古老的京城传统与现代交织,而关于毛泽东的一切记忆,在这个城市却依然那么新鲜。

  在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前,人们自觉地排起百米长队,有中国人,也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不论男女老少,一律免票,纪念堂的大门永远向世人敞开。长队中,没有喧闹,没有嬉笑,老人们肃穆,年轻人毕恭毕敬,不懂事的孩童也握紧了母亲的手,大家仿佛都在等待一个神圣时刻的到来。

  河北邯郸的部队转业军人苗耕华在长队中轻轻地对自己的战友说:“以前一直想来看看,终于实现了。”战友在一旁提醒道,马上就是毛主席逝世三十周年纪念日,献枝花吧。

  西装笔挺的黄先生带着自己的爱妻从河南奔赴而来。走进纪念堂前,一人买了一枝花。口中默念着祝福的话,在毛泽东的塑像前恭敬地献上花朵,鞠躬再鞠躬,依依不舍地回到队伍中,回首再回首。

  在德国留学的小徐领着德国朋友罗汉来到纪念堂。家住沈阳的小徐已不止一次来这里瞻仰毛泽东,她告诉记者,这次主要是陪朋友,罗汉一家都是毛泽东迷,对毛主席早已久仰大名。罗汉表示,自己还替远在德国的妹妹在毛泽东塑像前献了一枝花。他惊叹:“真没想到,毛泽东的遗体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

  在纪念堂主厅后的厅里,许多瞻仰者在挑选纪念品。四岁的小张扬和母亲及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正精挑细选毛泽东的纪念章。懂事的小张扬说,自己是在妈妈、奶奶讲的故事中认识毛爷爷的,这次还给毛爷爷献了一枝花。

  三十五岁的北京小伙儿林小松有家自己的公司且业务繁忙,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他都会抽空来给毛泽东献上一束花。他说:“我对近代历史、对毛泽东的了解得越多,心里就越敬佩他。我最佩服他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总是一下子抓住问题的要害,并且做出正确的战略战术部署。”

  “为什么毛主席逝世三十年了,还有那么多人怀念他?因为他的丰功伟绩,他的人格魅力,他的思想,甚至他的诗歌,都像酒一样历久弥香。”在退休老干部王贵东看来,毛泽东不仅改变了他这一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他儿子和孙子的命运,直到今天,毛泽东思想依然在影响着中国社会。

  九月初的北京城秋意渐浓,瞻仰的队伍越来越长,从纪念堂正门一直延伸到纪念堂的东侧。守护纪念堂的卫士说,毛泽东纪念堂排起的长队已成为天安门壮观的一景。在他去世三十年之际,人们以各种方式向这位伟人致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