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东瀛观医 上 -- 萨苏

共:💬47 🌺12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东瀛观医 中

中国泡病号曾经是一个大问题,不过随着今天国营企业纷纷消失,这个问题也慢慢的不那样明显了。

有趣的是在日本观察了一番以后,发现日本人居然也泡病号,而且方兴未艾。

和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泡病号的主要人群是老头老太。

在日本,虽然医院众多,但照样人满为患,时常可见医院的门厅走廊里挤满了候诊的人群。仔细看来,老头老太占了大多数。是不是这些日本老人都身体特别不好呢?其实日本的老人人群可能是世界上最健康的,他们多半是闲不住,食物上由于长期习惯少油少盐,多食海产品,所以心血管疾病的概率相当低。我们邻居八十多岁的老先生还去存车处当义务管理员呢,风雨无阻。这么多老人光顾医院有不少纯粹属于泡病号,日本有报刊分析主要原因在于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并不是负担全部的医疗费用,对不同年龄的人其比例也不一样,总的来说是要照顾高龄者,这样,到七十岁老人的医疗费用基本就全部由保险承担,不用自己掏腰包了。日本的老人和儿女关系比较淡薄,看孙子的事儿非常罕见。退休了空闲时间很多,人老难免这儿那儿有些不舒服,到医院又不用花钱,还能有一点社会交流,没事去泡医院当然不奇怪。

不过医院可是照样收费的,如此一来,就给日本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带来了巨大负担。有人说当年中国人泡病号是素质问题,日本国民素质高不高评价不一,反正这件事上也没有高到为了考虑国家的保险制度不去医院的地步。这种弊病谁都看得出来,却没有哪个政治家敢于在此处动土,弄个制度来匡正一下,减少医疗方面的负担。因为这种“匡正”虽然有利于国,却不会得到好评。老人们不会喜欢不说,年轻人虽然是间接的受益者(医疗保险的资金都是他们纳的阿),也不会欢迎,因为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么。

于是只好让医院的门厅里继续充满读着小说等待和大夫小护士交流一下的老头老太们。

从这个角度说,日本的泡病号问题,只怕比中国的更难对付。

如果说泡病号这类问题应该归结于患者,那么,前面说到坎贝尔先生那样的遭遇,责任则在医院无疑。

按说日本的医生都是经过高等医疗教育的,而且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一个喷嚏就掉出来的补牙技术或者取胆结石扎破肠子好像不应该是他们的手笔。然而事与愿违,这种事儿就真的发生了。分析起来,这又是日本医疗的另一个罩门 – 公立医院的大夫,不收红包不受礼,手艺却不敢让人恭维。

日本的医院分为公立,私立两种,公立医院,往往都有极宏伟的大楼,市立医院常比市政府大,令人望之肃然起敬。这里装备极为精良,CT,核磁共振,阴极射线管等等设备几乎属于必备之品,然而不幸的是,上面所说的类似讲笑话的事情,就大多发生在这些富丽堂皇的公立医院里。

究其原因,却原来是中国多年前就开始叨唠的一个词 – 铁饭碗。

日本的大夫待遇优厚,然而还是略有区别,一般在公立医院的大夫,收入要低于私立医院,因为私立医院目的是赚钱,赚得多了,大夫们的好处自然也多些。而公立医院大夫们的收入是固定的,只要不贪污索贿,即便出点不大的医疗事故也是行内监督,不会丢了工作,那是有保障的铁饭碗。铁饭碗好是好,可从另一个角度看,看好看坏一个样,那大夫们还有多少提高医疗技术的积极性呢?于是日本公立医院的大夫们给人的印象就是循规蹈矩,但干活的积极性不高,至少患者是没有多少“消费者是上帝”这类感受的。没有积极性,那么日本公立医院的大夫们技术水平上出些问题,对患者敷衍一点,也就是正常的了。(这一点,常有人抱怨中国医院的工作人员态度不好,不负责任,大概,原因也是差不多吧。)

当然,一些日本大学附属的医院,则普遍被认为医疗态度很好,原因也简单,那儿的大夫多半还有科研的任务,人生很有奔头,自然没有普通公立医院大夫那种暮气喽。

如果是这样,可能有朋友说,都搞私立的,不就好了?

私有化,的确是一条好办法,然而有那么句话怎么说?---“世界上没有万用良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