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liziyu:对上世纪航空航空型号下马高峰的感想 -- rafale

共:💬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liziyu:对上世纪航空航空型号下马高峰的感想

外链出处

对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航空型号下马高峰的感想

……中国军事航空技术的无序发展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了一个顶峰,近百个大多重复的项目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虚假繁荣。空空导弹实验中的有PL-3、6、5、7,引进仿制的有PL-8,,战术飞机同时进行着J-7II、J8定型、J-8I研制、 J-8II研制、J-9、J10、J11、J13、J-7III、Q-6、H-7这些项目,项目数量超过了整个欧洲新型战斗机设计规模的总合。这些项目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金也分散了本来就不充足的技术力量。

…… 幸好国家在项目调整中断然下马了其中大量项目,集中了力量和资金使中国航空工业渡过了最困难的那段时间。下了J9、10、11、13后集中力量开发了应急的J-8II和J-7II、III,发展H-7和H-6轰炸机、下马了Y-9、Y-10而集中力量在Y-7、8上,下了PL-3、4、6而保了PL-8和 PL-11。下马J-9后开发了技术提高一代的的J-10,下马了WS-6后开始了先进的WS-10的研制,如果没有当时断然采取的措施,那么中国的航空工业肯定会再次重蹈50年代末期的覆辙。

……没有当时的缩短战线集中力量,中国的航空技术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而且大量的力量和资源也会浪费在重复建设之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基础和完善体系建设,也就不可能存在9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规模技术发展。

引用第1楼hswz2006-09-16 14:34发表的“”:

现在也是海陆空这么多型号同时上马,同时又在大力发展二炮,希望不要被军备竞赛拖垮

引用第3楼lizyu2006-09-16 14:43发表的“”:

……现在开发的同类型技术兵器的种类并不多,这和当初的发展方法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目前虽然项目投资比较大,不过整体上仍然比较系统和集中。

引用第2楼炸雷20002006-09-16 14:34发表的“”:

运十不该下

引用第5楼lizyu2006-09-16 14:47发表的“”:

……先不说Y10能不能最终完成,就是搞出来了给谁用?空军当初连合格的Y-7、Y-8都拿不到,Y-9这样的东西都下了,可能会要在当时几乎没有军用价值的Y10吗?民航就不用提了吧,从始至终民航就没有说过要Y10,就算Y10搞到最后也不过是个技术验证机的命运。如果当初的Y10不是为了专机这个政治要求,搞成737那样的干线客机也许还有机会。

引用第7楼风舞鹤影2006-09-16 15:04发表的“”:

兵器知识上每期介绍的国产兵器很多都不是自用的。

咱们的一贯做法:出口的东东才拿出来宣传,凡是自用的主力装备向来遮遮掩掩

引用第9楼fb222006-09-16 17:49发表的“”:

下得好,下得对.没有这一轮整顿,加上下马前后引进的一批国外先进技术,我们就不能突破许多技术瓶颈,进而在十年后即九十年代中后期拿出一批有水平的,顶用的装备,就不能有效的威慑台独.

引用第11楼fb222006-09-16 17:58发表的“”:

就空空弹而言,其中半主动弹从捡麻雀的垃圾开始,一直想做出来,直到引进阿斯派德才有所突破,J8II才有弹可用.

地空弹更不消说了,发展了那么多型号,只有HQ2扛大梁,HQ61搞了二十多年才勉强可用,但为了这个勉强可用,邓小平张爱萍都没有把它下马,而是完成了全过程,列装了部队,然后引进"海响尾蛇",发展出了HQ7.

引用第12楼fb222006-09-16 18:04发表的“”:

一个不大的问题都得耗时数年去解决,69式双30光解决可靠性就用了是多年,到八十年代中才装艇使用,双2胞胎5胞胎炮只能放宽指标勉强使用,这样一个水平,项目多不过是虚假繁荣,都是在耗着,耗时间,耗人力,耗经费,部队手上还是用着五十年代就东西,只有痛下决心,下一批,集中力量,引进一批有一定先进程度的武器及技术,消化吸收,才能应付未来战争需要.

引用第13楼绿芒果2006-09-16 18:05发表的“”:

真正有效震慑台独的装备是96年以后,才真正开始应急上马的。许多瓶颈也是因为台独,不然没钱也不可能突破瓶颈。科研是用钱砸出来的。

哦,要感谢台独,没有台独,就没有军工企业的春天,这跟当年下马的项目没有联系,有联系也是极少的,君不见,许多项目是因为反台独而重新上马的吗。所以有些东西,还是一个道理,没钱。跟技术没关系

引用第10楼yf232006-09-16 17:58发表的“”:

[s:5] 其实看看J-8这个型号的发展之吃力,就不难想象那些下马的型号能达到什么水平

引用第14楼zero99992006-09-16 18:06发表的“”:

明明是改革开放忙赚钱嘛,哪儿有那么复杂?突破了什么瓶颈?J8?

引用第16楼fb222006-09-16 18:27发表的“”:

你要闭上眼当然就看不到瓶颈.

仅就反炮兵雷达,就是靠着引进辛贝林和美国36相控阵才结束了我军没有反炮兵雷达的历史,进而完成国产化和改进提高,大大增强了炮兵快速反应能力.

改革开放忙赚钱.

正确,没有八十年代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就绝不会有九十年代的大规模引进,无钱,任何国防现代化的宏图都是无源之水.

引用第15楼yf232006-09-16 18:10发表的“”:

[s:5] 1986年才艰难定型的PL-5乙型弹,性能跟PL-8差距也是极大

引用第17楼fb222006-09-16 18:36发表的“”:

1986年1月,邓小平就涡扇研制做出批示,太行不久上马.

某些人把WS6G吹到天上去,闭眼不看WS6G实际上做不到指标,除非放宽,做个"一次性涡扇".

在当时的项目中许多都是缺乏预研,要从基本的元器件,工艺入手,着样做当然也提高了水平,为未来的研制打好了基础,但项目本身却早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甚至连战术思想都改变了,不得不下马,在利用原有的

基础结合新的要求另起炉灶.

引用第18楼lizyu2006-09-16 18:36发表的“”:

……技术开发一直就没有停止,否则根本不可能一有经费马上就出成果,谁都知道高技术装备的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只要中国的技术人员还不是撒豆成兵的神仙,那么就不可能一有钱就出成果,80年到96年之间那么多的预先研究和技术发展哪个都是在打基础!就是现在说的WS10也是在差不多20年前就确定的计划,如果没有80年开始的打基础,就是天上掉下钱来也是没有用的。

……从飞机来说,J10的项目开始是什么时候?J11引进仿制是什么时候?JH-7的全力开发是什么时候?而台湾局势严峻起来又是什么时候?

引用第19楼lizyu2006-09-16 18:39发表的“”:

……当时下马的项目几乎都有更先进的项目紧跟着开始,只是新项目更加理智和科学。PL-3、6下了就可以集中力量搞性能更好的PL-5、8,PL-4下了就可以集中力量搞PL-11。J9和WS-6下了马上开始整体先进一代的J10和WS-10,哪个项目不是在原有基础上进步?

引用第20楼fb222006-09-16 18:44发表的“”:

在下马浪潮中,海军,这个两个凡是的重灾区,邓最不喜欢的苏振华的地盘,却有从053H/K,072,YJ等一大批项目没下,反而新上了JH7,并使核潜艇投入了实用,可见,某些人的所谓"一刀切下马"完全是睁眼说瞎话.

引用第21楼lizyu2006-09-16 18:55发表的“”:

……当时本来就是一种技术性的缩短战线,结果非有人把这些问题和政治联系起来,而分析问题最起码的就是要实事求是,如果这点都做不到就不可能得到真正准确的结论。

引用第22楼俺是好人2006-09-16 19:19发表的“”:

没当初的下马好好搞基础能有现在的052C?

引用第23楼风之洲2006-09-16 19:22发表的“”:

当时的下马也有一定的客观原因,正赶上我国搞改革开放,中外交流增加,特别是我国和西方国家关系改善,使得我国有机会引进国外的先进军事科技。

在和西方的一些军事技术交流中,我们发现我们在研的许多装备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且不能满足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下马这些装备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当然伴随这些装备的下马,许多西方先进科技也开始引进我国,比如WS9就是七十年代末开始引进的。

引用第25楼小飞猪22006-09-16 21:42发表的“”:

96年才加强军备本来就好笑,8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改善后不久中央军委提出就要改善南线态势冽.

航母、空中加油系统都是在那个时候提出来的,不然当年咋来的航母热 [s:2]

引用第38楼oldbottle2006-09-17 10:20发表的“”:

关于这一点,刘华清回忆录很值得一读

引用第28楼长城之箭2006-09-16 23:16发表的“”:

砍得太多了!

引用第29楼fb222006-09-16 23:39发表的“”:

多乎哉?不多也.

空军的多些,差距大嘛,陆军的少些,还新上了不少,83榴,81步,67-2,等等.

引用第30楼飞扬的云2006-09-16 23:53发表的“”:

体制改革、领导观念、政持连续性则是目前航空工业所面临的最大考验!

个人设想:第一、二集团上市由国家持股收益;全球投资人买单....... [s:2] [s:2]

引用第31楼pavilionpan2006-09-17 03:46发表的“”:

这帖好啊 [s: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