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一种新体诗,简单易懂,大家都是诗人的年代到来了 -- 坐看风起云涌时

共:💬42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另一位专家:赵丽华的诗是一面照妖镜

另一位专家:赵丽华的诗是一面照妖镜

作者:芦哲峰 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过大量诗作。有作品收录于《中国新诗年鉴》

  很感谢古人发明了“对牛弹琴”这个成语,要不然我还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次网友非议赵丽华诗歌的事件。当然,“对牛弹琴”是弹琴者自找没趣,不过“牛”虽听不懂却只会默然走开,一旁吃草去,不会对这“琴声”指手画脚。与此不同的是,本次事件中的“牛”们是主动去听弹琴者“弹琴”,听之既然不懂,又不肯承认自己是“牛”般的无知,于是便倒打一耙,拿出了“跳梁小跳蚤”般的无耻,非说别人的“琴声”不美妙,不是音乐是噪音。顺便还吆三喝四,纠结一群志同道合的“牛”,以为“牛”数多就是真理,“牛”数多就是牛逼。

  确实,身处这样一个浮躁、浅薄、惟利是图的时代,诗歌的悲剧命运无疑是一种必然。在优秀的诗人和愚昧的大众之间,横亘着一条无比巨大的鸿沟,伫立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尽管诗人和大众同使用一种语言,同栖息在一个世界,也无法改变二者风马牛不相及的命运和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的事实。这就好比透过玻璃看风景,诗人看到的是风景,而大众看到的是玻璃,只不过看到玻璃的那些人,仗着人多,偏说这就是风景,真让人无可奈何。

  诗歌之美是不可言说的,在一首好诗的面前,任何试图对其作出的阐释和解读都将是多余的。因此对赵丽华的诗,我不想说太多,我只能手抚良心,说出一个常识:赵丽华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女诗人之一,也我最喜欢的一位女诗人。在她的诗里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简单的表象下面,永远都有着另外一层涵义,套用一下昆德拉的说法,便是“诗歌在别处”。她的诗,好比佛家的禅,妙不可言,充满灵性和智慧,如春有百花秋有月,云在青天影在波。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都是一个抒情诗篇的国度,唐诗宋词伟大的影响深入骨髓,但也后患无穷,因为它养成了我们畸形的审美观,一提到诗歌,就必须优美,就必须抒情,就必须意境……否则,便不能称之为诗,这是一个极其可恶的偏见。

  除此之外,国人骨子里还有一种可耻的“奴性”,称之为“附庸风雅”也好,称之为“故弄玄虚”也罢,总之,谁都不想当众承认自己的无知,谁都想卖弄自己的深度。于是,“皇帝的新衣”便成了现实,大多数人面对着复杂的东西,都会滋生出一种不自信。也正因如此,大家在一首依赖于技术,玩弄辞藻,堆砌语言的诗歌面前,要么硬着头皮叫好,要么战战兢兢的承认自己读不懂,就是没人会凭着直觉说出:这不是诗的事实。但是他们对着赵丽华的诗,却突然变得愤怒了,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读懂了,而且很轻易。他们的愤怒源于一种变相的“自虐”,怎么可以这样“浅显易懂”?怎么可以这样“简单容易”?其实真理永远是简单的,深入浅出才最见诗人功力。这次,赵丽华的诗就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性的可耻与可鄙,也照出了人性的可悲和可怜。同时,也让我更加加深自己固有的观点,那就是浅薄之徒永远也无法领略诗歌之美;优秀的诗人与美好的诗歌,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

  那些可笑不自量的小丑,终成摇撼大树的蚍蜉。却不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

关键词(Tags): #赵丽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