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西线战役中法国空军失败浅析(一) -- 阿多尼斯

共:💬17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西线战役中法国空军失败浅析(三)

从诞生之日,法国空军发展一直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国内左翼政党与传统右翼的国防军互相敌视,军备预算案屡屡成为政治斗争的战场,空有预算就是拨不下来;陆军与空军互相敌视,争夺空军的控制权,这一斗争在战前基本以陆军的胜利告终;国内航空工业长期得不到国家订单,无法形成大规模产业,有限的费用多用在常备军花销上,空军后备役建设几乎为零。

1937年3月31日,法国空军发表了一份标志全面扩充的指导性文件,宣布法国空军将建成为一支实力雄厚,单独压制敌方空军,陆军和海军的强大力量,能够对敌人后方重要工业地区等实施决定性的战略打击,包括对“装甲集群”这种新生事物的进攻压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法军一方面全力扩充规模,动员本国动作缓慢的航空制造业并大量向美国定购飞机,一方面大量采购符合法国空军理念的多用途战术飞机。战前法国各个航空工业公司规模小,生产能力弱,均不超过商业需求的生产水平,大多靠国外订单生存。唯一有远见的是Marcel Bloch与Henry Potez两人,他们为法国航空工业的积弱忧心不已,断然将两者的航空公司合并成为法国第一大飞机制造商,这家联合企业就是战后法国达索航空的前身。他们设计生产了Potez 63和Bloch 174等战争初期的先进飞机,Potez 63系列多用途双引擎轻型战术轰炸机和它的诸多衍生型号在西线战役爆发时是法国空军武库中数量最多的一款飞机。由于航空业界无法满足法国在纳粹德国崛起时的订单需求,1937年1月航空部长比埃尔.考特一口气下令成立六家国营航空工业公司,基本将法国境内的飞机工厂收购完毕,Marcel Bloch也被比埃尔邀请监管最新成立的国营航空联合体,到1940年5月法国航空工业已经能够每月生产619架飞机。之前法国政府向美国各大航空公司下的订单也能保证每月供应170架美制飞机,这笔订单在法国沦陷后被英国毫不客气地接收过去。

自从1933年作为独立军种以来,法国空军的独立自主性一直受到挑战。陆军慷慨地给予空军独立的名分后,却把指挥权死死攥在手里,空军134个中队中有118个具体指派给陆军和海军,由他们指挥这些空军中队。陆军认为,空军能够增加己方在地面战场上的优势,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战略角色却是万万不能,否则就是对陆军战略地位的威胁。由于当时法国空军与左翼的社会党相当接近,空军扩充和增加高级军官名额都得到社会党支持,这令一直自视为法国空军创建者的传统右翼法国陆军极为愤怒,是可忍,孰不可忍!1939年在军方的一次讨论中,当时的法国国防部长甘末林将军就毫不客气地打断正在发表意见的空军学院教授可罗索将军,盯着他说:“空中战场这种玩意儿是不存在的,一切只有地面战,地面战!”这位法国军方最高级将领对自己的结论非常满意,在他的授意下,法国陆军参谋长成为实际的法国空军最高指挥官,空军的一切行动都由陆军参谋长直接领导的一个分支机构决定。1938年,新上任的法国空军总参谋长约瑟夫.富勒明将军试图改善手中兵力过于分散的现状,向国防部建议取消空军配属在各个集团军战区和后方战区的传统做法,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集中力量用于进攻和防御。但在陆军空前强大的反对声浪前,原本就是陆军派,唯甘末林将军马首是瞻的富勒明将军退缩了,计划也胎死腹中。

法国空军实际受陆军指挥这点战前常被英国陆军拿来做例子,指责英国皇家空军过分独立自主了,当然西线战役结束后他们基本不敢再提,不列颠空战结束后更是彻底闭嘴。如果法国空军真如甘末林将军安排的那样,坚定地成为陆军的附属物,反倒是一件好事,可是陆军攫取了空军实际行动指挥权后,却丝毫没有如何妥善使用的意识,具体空地协同作战条令这种东西,当时不存在于法国军队中。1944年,饱受指责的前北部集团军战区空军指挥官德.拉.维格日将军辩解道:“我能有什么办法?从5月10日开始,每天我都要从早到晚不停地打给每一位战区内的陆军指挥官,提醒他们我们正有大量轰炸机和战斗机待命,并询问他们‘有什么事情让这些小伙子去完成吗’,他们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模一样‘谢谢,但是我们还不需要他们’”。法国空军吉日尔将军5月26日率一支混编战斗机和轰炸机集群配属法国第7军后,第7军从未主动向他要求过任何空中支援——并非吉日尔将军和第7军指挥官关系不好——甚至当6月1日吉日尔将军负责范围扩展到支援法国第10军后,该军也对使用空中支援兴趣缺缺。无可设法的吉日尔将军只好自行派遣侦察机获取情报并自行组织空袭和战斗拦截,在和陆军完全没有配合的情形下。6月4日,法国第10军策划向阿比维里一带德军桥头堡发动反攻,总算事前知晓的吉日尔将军立刻建议由空军在当日拂晓首先轰炸德军阵地,配合陆军进攻。但第10军参谋部对他的建议不屑一顾,坚持于当日凌晨4点发动地面攻击,坚决不肯后延。德.拉.维格日将军为此事特地打电话给第10军军长阿特梅耶将军,但将军这样回答:“要飞机干什么?我们的火炮充裕,而且已经部署到位。”最后,进攻当天没有一架法国轰炸机出现在阵地上空,这次反攻也毫无悬念地失败了。

尽管德.拉.维格日将军和吉日尔将军这些空军高层事后把空地协同失败的责任推给陆军,他们本身也不是宣称的那样无辜。法国空军高层本身对支援陆军一直也没有多少兴趣,在陆军决胜一切的观念推动下,他们仍局限于自由游猎和长程侦察这些一战以来的传统任务。根据扩充空军武备的“V”计划,法国空军在战争爆发前将拥有1081架新式战斗机,660架侦察机,734架新式和旧式中型轰炸机,真正用于支援陆军的仅有72架俯冲轰炸机和72架轰炸/攻击机。空军着重发展战斗机和侦察机,在潜意识里,他们仍满足于被动防御的角色。1940年,战败后的维希政府在里欧姆举行一次闹剧式的审判,试图把战败的责任推给那些与战争决策无关的技术负责人等,指控他们采购劣质和过时的武器才引致战败。受到指控的专家之一,航空部的航空技术负责专员卡奎特激烈地反驳了这些不实指控,举证法国的LN 40系列俯冲轰炸机在性能上完全与德国Ju-87同一水准,低速,自卫能力弱等问题同样存在于Ju-87身上。他的上级,战前的航空部长La Chambre作证这是事实,唯一的问题是这些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装备的数量太少。但是他强调“这完全是最高统帅部的责任”。富勒明将军也出庭作证,证明这一错误里有他的责任,在波兰战役后没有及时注意到俯冲轰炸机的巨大作用,更改空军的“V”计划,采购更多的俯冲轰炸机和攻击机。他争辩道,没有采购俯冲轰炸机是因为当时的机型不令空军满意,多采购200架Br 693新型攻击机的计划则因为航空工业产能不足而无法完成。这场审判最后不了了之,卡奎特被判缓刑,战后被平反。

除了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的原因,法国空军将领们的个人表现同样是一个突出因素。他们的最高指挥官,也是法国空军失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空军总参谋长约瑟夫.富勒明将军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前英国皇家空军驻巴黎使馆武官道格拉斯.克莱尔上校,退役后受聘为一名剑桥教授,在一篇谈及战前法国空军将领的文章里专门提到富勒明将军,称他为这些将军的代表人物之一:“……毫无疑问,他们是勇敢的飞行员,一战的英雄;可是,他们惯于单打独斗,缺乏对现代空战指挥和策划的能力。”一战时期,富勒明将军是一名法国轰炸机的飞行员,他作战勇敢,数次受嘉奖,很快提升为一支150架轰炸机的大联队的联队长。战争结束后,他退役成为一名民间飞行员,在1919年创造了4天内两度横越撒哈拉大沙漠的记录。某种程度上,他十分类似于他的老对手,德国空军的恩斯特.乌德特:同样是一战的战争英雄,同样在战后从事富有挑战性的民间飞行赢得荣誉,同样被本国高层人物欣赏并重回空军担任要职。

重用恩斯特.乌德特的是他一战的老战友戈林,提拔富勒明的则是他一战时的老上级甘末林将军。航空部长比埃尔.考特对富勒明本人印象不佳,认为他作为一名优秀飞行员之外,缺乏掌控一个巨大组织的能力,但是国防委员会秘书长勃多因依然指定他为下一任空军总参谋长人选。担任英国军方驻法联络员的E.L.斯皮尔斯将军,回忆战前在法国政府里见到富勒明将军时的情景:“这名一战的老飞行员看上去真够胖的,我真替他的皮带担心,这个面色苍白的大胖子浑身的肥肉似乎随时会把制服撑裂。”看到他时,富勒明才勉强从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斯皮尔斯将军更回忆了他们在军事会议上的情景:“……他那对公牛一样的蓝眼睛凶狠地望着所有人,就像一头公牛看着飞驰而过的火车……会议上他一言不发,只是偶尔紧张地喘着气,肥厚的双颊随着呼吸有节奏地震动着,像两只水母随着波浪摆动。”

这头斯皮尔斯将军眼中体重严重超标的公牛在法国投降后也被送上了里欧姆的法庭,被指控“除了零星的指示外,毫无全局统帅观念”。但是法庭认为,富勒明将军在战争中表现出了一名战士的英勇气概。西线战役期间,富勒明将军多次冒着被轰炸的危险前往一线飞行中队驻地,鼓舞飞行员的士气。5月24日,他前往慰问GB II/12大队的飞行员们,和每个人握手并鼓励他们:“你们和德国人战斗的很英勇,很艰苦。感谢你们,我以你们为荣。”尽管飞行员们此时需要的是另外一些更实际的东西,如集中的行动指挥,新式战机,充足的炸弹和机关炮弹等。富勒明将军最后被宣判无罪,1940年10月,作为责任承担者他从法国空军退役,维希政府向他授勋并称他的服役为“荣耀的职业生涯”,着实是极大的讽刺。这位一战的老战士虽然是一名次等的指挥官,却坚守着战士的荣誉和气节,战争期间始终拒绝和德国人合作。

法国的陷落和法国空军的失败,为德国空军套上一个装备精良,不可战胜的七彩光环。德国空军的实力被严重高估,在英国熬过不列颠空战这段最艰难时期后,德国空军不可战胜的光环才消退了不少。和向世人展现出全新战争形态的德国空军相比,法国空军在西线战役期间可称得上一无所为,即使在消耗德国空军实力这一方面,英国远征军中的皇家空军和荷兰高射炮兵也比他们出色的多。法国空军在组织,管理,战略规划和战术设定上的失败,几乎和法国陆军出现的问题一模一样。前者输掉了天空,后者输掉了法国。法军拥有并不逊色于德军的作战飞机和武器装备,前线军人士气高昂,作战勇敢。但他们的领导者们,高级将领和军事参谋们在这场战争中甚至战争前表现的愚蠢,短视,头脑僵化才是法国失败的主因。1940年的法国军队拥有欧洲最庞大的军力,却没有建成一个合理使用这支力量的现代战略战术理论体系;法国空军,也不幸地沦为这一理论滞后的牺牲品。

关键词(Tags): #法国空军#西线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