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自成与大清力量对比 -- 浮云

共:💬79 🌺1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李自成与大清力量对比

在明清史研究中,对1644年大清入关、明朝覆亡、李自成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力量彻底失败这段历史的结局,肯定没有什么异议。对于明朝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亦无异议。但令人奇怪的是,学术界几乎约定俗成的认为,李自成灭亡、大清入关建立中央政权,同样是“历史必然性”。

如果把一六四四年李自成与大清的力量进行认真的对比,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李自成一败涂地这个必然的结果。

首脑对比

1644年3月,李自成攻取北京,明帝国灭亡。自1629年参加流民起义队伍,四十岁的李自成已经有十五年战斗历程,受到过各种形式的挫折,积累了从十几个人的小队伍游击到几十万人会战的全方位战斗经验。在他的控制区域和队伍中,李自成的威信是无可置疑的。

1643年8月,皇太极卒,福临(顺治)即位,多尔衮摄政。时年三十一岁的多尔衮战斗时间不低于李自成,但大清全局,此前应该一直由皇太极操纵。多尔衮缺少全局经验,虽然他确为一名杰出将领。尽管他很快控制了政局,大清事实上脱离了主幼政疑的境地,但多尔衮终其一生,始终全力戒备反对派的存在。他的权威,完全是靠他本人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在保证。从比较可信的史料看,多尔衮处于一种想直接登基为大清皇帝,又一直患得患失不能下最后决心的状态。

在首脑对比方面,浮云认为李自成军事方面不弱于大清,但政治经验稍差。

地理资源

李自成控制了今天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北和北京的大部分地区,对西安、开封、北京等大城市的控制是非常牢固的。这些地方虽然饱经战乱,但仍然是人口和财富比较集中的地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除了北京周边以外,上述地区是李自成多年活动的地方。山海关之败后,李自成一直是在“本土”做战。

大清牢固的控制了山海关以东以北地区,获得东蒙古和朝鲜的协助。但入关以后,大清属于境外作战,特别是在山西陕西河南湖北一带,大清面临地形不熟,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的情况。在黄河以南,北方铁骑对气候感到非常痛苦。李自成被视为流寇的地区,满清更被视为侵略者。那种认为李自成在长江流域因语言不通地理不熟而情报失灵,是惨败重要原因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入关的大清,在地理民俗方面遇到的困难更大。

与地理有关的是气候。这方面问题不是太多,有关山海关之战,一阵自东北吹向西南的怪风助清军胜利的说法,不值一驳。这股风即使在一片石起了决定作用,但肯定没有刮到真定、潼关、武汉和九宫山。

在地理资源对比方面,浮云认为双方相差不多,李自成略胜一筹。

人力资源

李自成确实死于乡勇之手,他的队伍,也受到各地民众的歧视与打击。但不可否认的是,李自成多年来在陕西河南一带受到当地民众欢迎,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即使在湖北,李自成仍然有当地人组成的部队。

大清方面,除了得到明朝关宁部队支援以外,在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没有任何群众基础,更谈不上吸纳兵源。新占领地区始终有起义活动,西山起义使煤炭两月不能入京。河北南部起义者甚至建立政权。鲁西南满家洞的地道战,居然坚持两年之久。

在招抚明朝降兵降官方面,除吴三桂为代表的关宁部队以外,李自成和大清方面的情况基本一样。对双方来说,明朝降兵降将,基本上是战斗力很差,势强则附,势弱财溃的局面。

人力资源方面,浮云认为李自成胜于入关的清军。

政权结构

1636年高迎祥死亡后,李自成就全面继承了闯字旗资源。他的基本力量是多年稳固的。1642年,李自成在湖北襄阳称“新顺王”,建立政权。内阁由上相、左辅、右弼组成,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府。地方设府州县三级行政长官,重镇驻有防御使、观察使、统制使、提督等。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国。政府机构更趋完善。李自成的行政体系,在控制地区初步建立,文官集团已经出现。虽然这支以明降官为主的队伍,随着李自成失败迅速溃散,但这支队伍是客观存的。现有证据表明,这支队伍至少没有起反作用。

自1619年努尔哈赤统一海西女真,大清一直在从事自己的政权建设,从创立文字开始。皇太极时期,新满文通行,吸收大量汉儒,1625年,后金统治中心迁至沈阳。大清很快又获阳了范文程、洪承畴这样的汉族文官,这些职业官僚也是当时最好的管理人材。

如果说李自成是个农民,那么汉化初期的满族也文明不了多少。在政权结构对比方面,双方半斤八两。在运用明朝官僚方面,李自成可能还条件优于大清。

军事力量

李自成的基本队伍多年野战出身,步骑兵都经受过锻炼。1642年之后经历过多次大规模攻坚。高级将领有十年以上作战经验。做为刚刚建国并夺取北京的胜利之师,这支队伍士气正旺。李自成带到北京的队伍大约二十万。

大清军队成军三十年左右,骑兵较强,有一定攻坚经验。做为常胜之师,士气高昴。中级以上将领,都是职业武士。多尔衮带入山海关的部队,约有十四万。

军事力量,史学界传统上认为大清力量极强。但现在证据,不能支持这种说法。如果非得称农民军为流寇,那么清军在战场上的抢劫也是惯例。八旗组织形式确实很先进,但李自成的久战之师并非乌合之众。

在军事力量方面,浮云认为双方相差不多。

战略水平

李自成要当皇帝。虽然他在崇侦的遗体面前说出了:“我来和你分享天下,你死个什么。”他当时有攻下华北,占据北京,传檄江南的整体思路。李自成放弃了经营河南,截断漕运,缓图北京的高明战略。他对大清入关既无分析,更无预案。但不能说,李自成完全是个流寇,毫无远见。

大清到1644年,对于是否征服整个中国,没有任何规划。完全是时势使然,多尔衮进军山海关,但下一步怎么办,并无定策。入关之后的穷追,也是走一步说一步。

战略方面,双方依然半斤八两。

李自成与大清的力量对比,惟一反差极大之处,是山海关的吴三桂降清而不是“降贼”。关宁部队,是当年汉民族第一雄师劲旅。但如果说李败清胜,完全来自吴三桂,不会有人同意。

那么,李自成为何败的如此顺利?

关键词(Tags): #李自成#大清#对比#失败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