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復興基地時期海軍歷次重要戰役 -- ct

共:💬18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俺来把其中的“台山列島海戰”补充一下--玄幻因素就有了

台山海战

有关台海两岸海战、空战,在一般人脑子里是一边倒的描述,如海战,击沉“太平”号护卫舰,“八·六”海战,击沉“剑门”号、“章江”号,崇武海战击沉“永昌”号,关于台海两岸战事的书籍书店可买到几十种,描写基本雷同。

如果真是这样一边倒,就可以解放台湾了,没什么问题,事实上,两岸战况,空战也是有起有伏,刚解放时台湾空军占优势,后来我方引起苏制米格-15,其性能远超过P-47,P-51,彻底击败台空军以P-47,P-51为主的战斗机占据上风,此后台湾空军于58年引进美制F-86佩刀战斗机并配备响尾蛇导弹后,重占上风。击落击毁几十架米格—15,及部分米格-17,独霸天空。所以我方空战史,58年以前写得比较多,58年之后没怎么写。

海战亦是如此,有胜有败,现摘录台海军司令黎玉玺将军在1955年率领太湖、太仓、太康和太昭4艘小型军舰包围击沉温州舰队全部舰只经过。

1955年2月,国军全部撤离大陈岛,解放军即派兵占领台山列岛,台山列岛位于浙江,福建以东海面,距大陆十五海里,地位重要,解放军登岛后便架起炮台,设立基地,第二批驻岛部队于55年2月18日清晨,由海军温州大队全部舰艇护送下,前往台山,计有四百到五百吨炮艇四艘,三百吨级登陆艇八艘,每艘可载兵员200余人。

国军海军在黎玉玺(当时任海军副总司令兼六二特遣部队指挥官)指挥下,率小型战舰4艘于55年2月18日清晨发起攻击,于下午结束战斗,全歼温州舰队,并击沉正泊在台山岛的舰艇若干及前来增援潜艇一艘。

台山海战共计击沉炮艇5艘,登陆艇8艘,潜艇一艘,武装机帆船8艘,总计22艘,登陆艇上1600余名官兵全部牺牲。

台海军损失为:太湖舰中弹三发,机舱烟囱和救生筏略损,太昭舰上20毫米炮架被打断,死一人,伤三人。

以下摘录台海军司令黎玉玺将军回忆录三段,以飨读者

“共军舰艇全部覆灭

这时太康、太昭两舰也急驶适时到达,加入战斗。几分钟后共军炮舰不支,竟忘却其掩护八艘登陆艇任务,急向南北台山岛之间鼠逃。

到八时十分,共军炮击疏落,我舰队把握时机,以高速于八时十九分绕到共军登陆舰队的后方,适时共军炮艇三艘中弹着火,其中两艘立刻下沉,移时另一艘亦沉入海底。我英勇官兵愈战愈勇,距离一千五百码时,乃集中炮火向八艘满载共军的登陆舰艇射击,共军在台山岛的岸炮虽然炽烈,但我军士气旺盛,继续攻击,已击沉其中两艘,另外六艘也中弹不知所措,漂向暗礁满布的海中;共军纷纷跳海,希望求得九死一生,呼叫的凄厉之声,可以清晰的听到。

我舰队的官兵本打算拯救这批被迫参军的落海者,唯因暗礁处海图载明是未探测地,阻碍航路,无法接近,不久这批满载共军一千余人及物资的八艘登陆艇,均全部沉入海底,仅少数人漂流海面。

共军舰艇最初还有反抗的炮火,经一个多小时的接战后,便乱成一团,溃不成军,增援台山列岛的舰队全军覆没。八时四十五分,我舰队脱离战场归航。

空军击沉共军潜艇

在激烈战斗中,我申请空中掩护的空军战机,也开始到达舰队上空掩护,并继续对台山列岛附近海面共军残余船艇,与岛上的军事设施予以轰击。截至午后六时止,又击沉共军炮艇两艘、武装机帆船八艘,击毁岛上营房及帐篷八处,岛上共军死伤惨重。

这一次我海空军完美配合,获得最辉煌的胜利,捷报传来,后方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我太湖舰仅中弹三发,机舱烟囱和救生筏略损;太昭舰上二公分(即20毫米)炮架被炮弹片打断,余无损毁。

十八日下午三时左右,我空军在台山列岛海面首创轰沉共军潜水艇一艘的光荣记录。我空军轰炸机一架,由杨纯厚、周启化、张运发、钟万、杨龙富等健儿驾驶,于当天下午三时五十分,在台山列岛西南海面发现共军潜艇一艘,正浮上海面活动,我机立即轰炸,并低飞予以扫射,所投炸弹全部命中目标。这艘潜艇被我机攻击后,立即沉入水中,当时海上浪花四溅,经我机详细侦察很久,未再发现该艇踪影即判断该艇已被炸毁沉没。

海空联手赫赫战果

这次我海空军联合出击,虽非预定的联合作战计划,但因空军首日侦得敌情,海军主动出击,空军也立即加入作战,真是协同配合得天衣无缝,获至全胜,完全粉碎了共军孤立南麂及侵犯马祖的可能行动。由于我国军训练有素,武器精良,防守严密,三十年来,中共海军始终未敢侵越马祖一步。我海空军联合出击台山列岛的结果,击沉了共军炮艇五艘、载运共军及物资的登陆艇八艘,另武装机帆船八艘及潜水艇一艘,共计二十二艘,并将台山岛的军事设施彻底摧毁。我空军飞机于完成任务后,均安全返航;我舰仅受轻微损失,在炮位上的炊事上等兵光荣殉国,中士宋心兰头部中伤,枪炮上士薛景森、周崇信轻伤。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