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翻译】1941-1945苏联空军空地支援的发展一. -- 阿多尼斯

共:💬13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翻译】(四)战区空地协同能力的发展

战区空地协同能力的发展

海军航空兵、国土防空军、空军战斗机部队常常作为辅助攻击机,整个战争期间战斗机部队的出击架次中有46.5%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苏德战争的特点,造成空军攻击机和轰炸机主要活动于“浅近纵深地域”。军队主要集中在战场前线部署而非纵深梯次布置,因此空袭目标集中在敌军地面部队和近前线增援力量上。由于苏德战争的宏大性、涉及的战场之复杂、兵力和装备之多、地面对抗之激烈,迫使苏联战略决策者们按陆军作战的要求设计空军的任务,很多时候空军作为炮兵力量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1944年早期,苏联空军已经获得了东线的大部制空权,而此时在苏联中型轰炸机的航程内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德国固定目标,因此空军的主要任务放在了支援陆军自库尔兰半岛到黑海的宏大战略攻势。根据V.D.索科洛夫斯基元帅的回忆,卫国战争中苏联陆军的总数占苏军总数的80%以上,陆军是战争胜利的主要创造者。但是苏联空军的重要性也是不容抹煞的,它的主要作用在于“直接摧毁战场上的敌军野战部队和装备,以及为陆军的进攻提供直接的近距离空中支援”。近距离空中支援对于陆军和空军的协同程度要求很高,因为空军摧毁的敌军战场目标通常离地面的友军部队非常接近。

苏军良好的空地协同在战争初期几乎没有。随着战事进展,这一方面提升的速度非常快:积累的空地协同经验为改进指出了方向、空地协同中的通讯与指挥系统得到更新和发展、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让空军为空地协同提供最好的飞行员和飞机、无线电和雷达应用的大量普及、以及空地指挥官们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把苏军空地协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42年5月到11月,新建立的大量航空集团军和苏军总参谋部直辖预备航空军让总参谋部可以在各个战场间快速调动航空支援兵力,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大程度的支援。由于空军的中央集中控制加强,空地协同程度也越来越高。苏军总参谋部派出的空军代表参与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的策划,并有权召唤临近战区的航空集团军增援。自1942年末起,总参谋部的空军代表,以及高级空军将领常常驻守在航空集团军的前方司令部内,担任航空集团军与方面军指挥官之间的高层联络员。总参谋部也常常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分为空军和陆军部分,交由该方面的空军和陆军代表,他们之间再互相研究和交换意见,以求达成最好的空地协同作战。

对空军的指挥和管制是由航空司令部系统完成的。在战争的早期,一个航空集团军通常有两个司令部,一个前方司令部(主要)和一个后方司令部。航空集团军总司令或副总司令担任前方司令部的总指挥官,起初前线司令部设在距前线50到80公里的地方,但这一位置在后期移到距前线25到40公里处。后方司令部主要担任非作战任务指挥的勤务等管理。

除了前方司令部和后方司令部,苏联空军在中后期增加了辅助司令部。如斯大林格勒战役时的第8航空集团军,它的辅助司令部就设在方面军司令部旁边,直接与方面军将领接触。和陆军空前紧密的配合与协同,再加上本身的高效运作,苏联空军对战场空中支援的指挥和管制能力大幅跃升。1943年5月,所有的航空集团军都被命令建立辅助司令部。每个辅助司令部要求有6到10名精通空中侦察、航空照片分析、气象分析和无线电通讯的军官,同时由于后期的战线极为广阔,每个辅助司令部在前线设立了几个前进观察点,随时向后方汇报。

无线电和雷达技术的进步

到1943年中期时,无线电已经成为空中行动的主要指挥和管制手段。库尔斯克会战时,大量的苏军无线电网络为良好的空地协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个专门的无线电网络被设立,用于协调和指挥战场上的攻击机行动”。

不过,和战争时期的英美以及德国相比,苏联在无线电和雷达方面的发展依旧落后。直到1941年末苏联空军才开始使用无线电管制战斗机和攻击机的行动,整个无线电系统无法充分满足作战要求,苏联空军不仅缺乏无线电设备,更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无线电员进行空中管制。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期,苏联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下令第16航空集团军设立一个无线电空中管制网络,基站设在前方司令部的附近,分站设在各航空师和航空团的机场,和各架飞机建立直接的联络。根据苏联的记载,这一网络的用处在于“向飞行员通报空域的状况,警告可能方向上的敌军飞机,以及从各个机场召集作战飞机攻击目标。”在1943年5月库班的战斗中,所有的苏联战斗机和攻击机都配备了无线电,并“由主要攻击方向上的航空管制站持续直接地系统指挥和管制。”

苏联的雷达在战争开始时十分粗糙和简单,而且在战争期间发展缓慢。苏联的官方资料称苏联雷达在1941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个主要取决于“重要作用”是怎么定义的。直到1943年秋季时,才有更多的资料说明雷达在空军战场行动的指挥和管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至于其中是否有美援岸防雷达的功劳,不得而知。即使是在国土防空军,直到1943年后“地面对空观测点才不作为主要的对空观察手段……”。D.S.Kutakhov将军,到1944年去世前一直担任苏联空军的指挥官,写道:“(自1943年9月)苏联空军获得的雷达开始作为广泛应用的空中管制手段,为拦截敌军飞机提供预警。”1944年春起,雷达更广泛地应用于指挥战斗机群拦截敌军飞机,但是在确定具体位置上的能力仍十分不足。

大部分西方历史学者都同意,苏联在战争期间显著提升了雷达和无线电技术水准,并在战争的后半段广泛应用。但是,原第三帝国空军将领克劳斯. 韦伯却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从自己的作战经验来看,苏联空军并没有因为雷达的应用而提升多少作战水平。即使是对苏联雷达和无线电技术快速发展评价甚高的人也同意,苏联电子工业始终落后于盟国和德国。直到1943年,生产组织良好的苏联无线电工业才刚刚满足苏联空军的基本需要,其中还包括大量的盟国无线电设备援助。

关键词(Tags): #苏联空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