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翻译】1941-1945苏联空军空地支援的发展一. -- 阿多尼斯

共:💬13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翻译】(五)战术空地协同的发展

战术空地协同的发展

苏联战斗机、轰炸机和攻击机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战术条令十分类似。对战斗机而言,尽管战争时期近半数的出击架次用于近距离空中支援,但主要工作还是担负对攻击机和轰炸机的护航任务,以及争夺制空权。同一种飞机执行如此多的不同任务,令苏联航空工业花大力气研究多用途战术飞机。Yak-9B战斗轰炸机就是在这种思维下诞生的,并于1944年初进入第1航空集团军第130歼击机师服役,表现良好。战斗轰炸机的战术与战斗机十分类似:(1)轰炸选定的目标;(2)掩护攻击机和轰炸机行动;(3)用机枪和机炮压制地面目标,并预留充足的弹药与返航途中可能遭遇的敌军战斗机接战。战斗轰炸机比战斗机优越之处在于:炸弹悬挂在内置弹舱内,对速度和机动的影响大大降低,在轰炸敌军地面防空点时尤其有效。战斗轰炸机用俯冲投弹的方式精确打击防空火力点,随后的攻击机在400到600米的低空进入投弹和扫射。

尽管战斗机的作战条令和攻击机区别不大,但由于战斗机飞行员无法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如何进行复杂的对地攻击训练上,令攻击效果始终无法和专用攻击机相比。不过在另一方面,战斗机相对攻击机的高速度和高机动性让它在面对防空火力时能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和脱离。在后期由于战斗机数量的充足,战斗机群通常以大队以上级别出动,这就让它们在对地攻击时分为掩护机群和攻击机群,两者的地位可以随时调换。

在统计战斗机的对地攻击效果时,苏联的N.ZAVGORODINY上校列出了战斗机架数和战果之间的详细关系。根据他的估计,一个战斗机大队的攻击可以压制一个步兵营1个小时,一个战斗机团能对一个步兵团造成同样的效果。而且,一个4机编队的战斗机小队能够压制一个4到6门炮,6到8辆卡车的炮兵分队。

俯冲轰炸机是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一种有效武器。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Ju-87的优异表现令德国空军印象深刻,随后所有的德国轰炸机在设计时都要求具有俯冲轰炸的性能。另一方面而言,德国空军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战略轰炸的想法,至少在这样的框架里设计出的重型轰炸机如He-177显得极为不伦不类。在39年和40年的闪击战胜利中,Ju-87速度慢、自卫能力贫弱的缺点被德国空军完全掌握制空权的大势所掩盖,剩下的只有轰炸精确、高效的优点,是陆军装甲突击力量最好的支援者。而在敌人掌握制空权或者至少对等制空权的战场,如不列颠空战和43年后的东线,Ju-87的缺点极为明显,成为高速战斗机轻易捕杀的猎物。这时, IL-2的重装甲、强火力优势表露无疑,同时IL-2的飞行员们也开始进行大角度俯冲轰炸的作业。在整个战争中,德国空军从来没有过一款能和IL-2媲美的攻击机

苏联对攻击机生产倾注了极大的注意力,攻击机在苏联空军飞机数量中的比例持续上升。1941年6月时,战斗机占飞机总数的56.2%,轰炸机占38.8%。1944年中时,战斗机下降到46%,而轰炸机下降到25%。这是因为攻击机的产量持续上升,到1943年末已占苏联空军飞机数量的近30%。

由于苏军在兵力和装备上的持续快速增长,苏军在随后的连续攻势中进展的距离和战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比方说,苏军最初的莫斯科大反攻,长约33天,推进了100到250公里的距离。1944年的白俄罗斯会战则长达68天,推进了600公里的距离。如此长时间、长距离的纵深突击,推进的范围之广、进攻的速度之快、使得及时伴随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变得无比重要。

具体的空地协同作战在策划阶段必须进行详细的细节审阅,因为陆军指挥官常会要求空军在配合进攻时对距陆军推进前锋500到800米的敌军据点实施空袭,时间配合稍有延误就有可能误伤友军。1943年8月,苏军总参谋部发布了一整套空地协同信号识别准则,包括如何使用反光板、信号弹、发烟弹、以及无线电通讯等,显著提高了对地面目标的识别率、大大减少了误伤友军的情况。强击航空兵对无线电通讯和地面信号识别的应用最为显著,因为超过80%的攻击机作战是实时近距离对地攻击任务。在战争后期,攻击机部队开始使用“自由狩猎”的作战方式,通常是两架IL-2攻击机的双机编队在战线敌方一侧巡逻,一旦发现敌军的任何目标如车队、行军纵队或者牵引火炮在行进,立刻投入攻击,自行选择开始攻击的方向和角度。

战术轰炸机部队的发展

战争初期,苏联空军的主要教范规定,对地面固定目标的轰炸必须在2000米到3000米的高空实施水平轰炸。但随着对德国地面装甲力量和机械化纵队的攻击越来越重要,轰炸的高度下降到600到1000米。经过不断的尝试,包括对俯冲轰炸和滑翔轰炸的检验,苏联空军的机群逐渐采用在200米到300米的高度间快速锲入或蛇行机动的方式攻击,并采用互相掩护尾部的圆形阵型,防备有可能突破友军战斗机掩护的德军战斗机。当攻击开始时,每架飞机对目标集中火力,依次对目标实施一次或两次掠袭,然后重新加入圆形阵型。同样,俯冲轰炸是最精确的轰炸方式。在采用俯冲轰炸前,平均每个师的战果统计,约半数炸弹落在目标为中心200米半径左右的圆圈内。采用俯冲轰炸后,这一误差下降到18米半径。

在战争初期,除了Pe-2外,苏联轰炸机武库内多是老旧过时的飞机,如SB-2,TB-3等。Pe-2是由航空设计师彼特雅科夫于1939年设计的一架双引擎高空战斗机,起初的目的是作为一种远程战斗机,但修改了设计后作为快速轰炸机于1940年进入量产,随后成为大战期间苏联战术轰炸机部队的主力。Pe-2的最高时速为547公里,可携带1000公斤的炸弹,起初装备4挺7.62MM机枪,随后更换为4挺12.7MM机枪。在苏联派遣志愿飞行员和战机前往中国协助抗击日本侵略的时期,苏联就已经认识到7.62MM机枪不能有效地对付即使以装甲薄弱著称的日本飞机。随后的卫国战争中,苏联在飞机上大量使用大口径机枪和机炮。整个战争期间共生产了11400架Pe-2,但战争开始时苏联空军内只有458架Pe-2。IL-2盛名的光辉无疑掩盖了同样出色的Pe-2的名声。Pe-2作为苏联空军战术轰炸力量的中坚,与IL-2搭配默契。

由于1941年夏轰炸机灾难性的损失,除Pe-2外所有轰炸机都被命令只能执行夜间高空轰炸。1942年起,中型轰炸机部队主要的装备就是Pe-2。随着Pe-2的大规模量产和不停的技术改进,战术轰炸机部队的作战能力也持续提升:从小队、大队级别的出动,到航空团和航空师级别、一次任务中上千架次的出动。同时,改进后的Pe-2可以进行50°到60°攻角的俯冲轰炸,对付小目标和行进纵队的准确率提高了2到3倍。新式的轰炸瞄准仪,以及不断提升的轰炸机速度和载弹量,让苏军战术轰炸机部队在1943年起作战效率持续提升。

Tu-2作为一种类似Pe-2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最初于1940年开始生产。经过战争期间的不断改进,它的最高时速达到550公里,最大载弹量2000公斤,于1944年提升到3000公斤。自卫火力包括3挺12.7MM机枪和2门20MM机炮。Tu-2可以被称为二战时期最好的中型战术轰炸机,但战争时期仅764架的产量实在难以给予其过高的评价。

自1941年起,持续提升的苏联战术轰炸机部队极大地加强了战术轰炸航空兵在配合地面作战时的角色。根据诺维科夫的回忆:“……苏联轰炸航空兵一直是由战术轰炸机部队组成的,因为战争的结果是由地面前线的战斗胜利直接决定的”。在官方历史里,这一评价被再次确认:“陆军在各个战场的连续主力攻势需要决定了战术轰炸航空兵的作战方式”。

关键词(Tags): #苏联空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