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说起中印战争来,《印度对华战争》才是经典 -- 正版松鼠妖

共:💬22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2
家园 3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初,中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英国人和俄国人都在觊觎的南部边疆。一八九O年,荣赫鹏(Younghusband)上尉(十四年之后,他带兵远征拉萨)被派遣到帕米尔地区,目的是查明中国的领土主张的理论上的界限,并鼓励中国人把势力扩展到那里去。38中国人告诉荣赫鹏说,中国的边界是沿着喀喇昆仑山脉以及印度河与塔里木(Tarim)盆地之间的分水岭。39,一八九二年,中国人为了具体表明其领土主张在喀喇昆仑山口树立了一个界石,界石上的铭文宣告中国领土自此开始。英国人对这个行动是欢迎的,“他们表示赞成中国把喀喇昆仑山后面的无人地区占领起来”。40(*不过,他们指出既然并没有联合进行标界工作,中国的界石从国际法说来不能被认为是有任何价值的,并且指出,边界协议需要有两方面参加才能达成。)

喀喇昆仑山口于是成为中印边界上确定了的、双方都接受的一个点,但是在该山口的两边边界线的走向仍然是不明确的。(关于往西自该

山口至阿富汗的那一段,本书除简单叙述一九六三年的中巴协议 ** 见第352—355页注。时曾提到外,没有涉及。)中国为了进一步表明边界是沿着喀喇昆仑山的,在一八九一、一八九二年间,派出一位名叫李源炳的官员踏堪整个南部边疆地带。他溯喀拉喀什河(Karaksh River)而上,到达哈吉栏干(Haji Langar)(*这是W.H.约翰逊去阿克赛钦途中建造的一个石头房子,由他用当时和田的统治者哈吉·哈比布拉·汗(Haji

Habibullah Khan)[45]的名字命名。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的公路经过这里。),接着向南,越过阿克赛钦,经过似乎是林济塘洼地(Lingzi Tang),到达羌臣摩河。41,李源丙(金+丙)是一位吃苦耐劳、意志坚强的旅行家。但他不是一个勘察家。他所写的关于这次旅行的记载42,是模模糊糊的。然而当时担任英国驻喀什噶尔的代表、英国人马继业(George Macartney)对李源丙(金+丙)的旅行曾有所闻,也不怀疑他

的报告的真实性。43

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当局对自喀喇昆仑山口至羌臣摩河的那段边界已经有某些了解。他们主张阿克赛钦是他们的领土。他们在一八九六年向马继业表达了这种主张。马继业给在喀什噶尔的中国长官送了一本地图,地图上标着的边界和约翰逊所画的一样把阿克赛钦划

入英国领土。中国人反对这种边界画法(看来,当时中国人曾经把新的地图拿给俄国驻喀什噶尔的官员看,后者指出了英国这种画法对中国不利)44,中国告诉马继业说,阿克赛钦是属于中国的46。马继业向他的驻印度的上级报告这件事时,曾表示这样的意见:“大概[阿克赛钦]一部

分是在中国境内,一部分是在英国境内。”47同年,英国的情报部门所提出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了马继业的看法,并表示赞同。48

然而,与此同时,前进派的一位有影响的战略家在伦敦极力主张:为了防止俄国向印度推选英国不仅应当把整个阿克赛钦包括在英国边界以内,而且应当把根据约翰逊在一八六五年所画的边界走向划归克什米尔的绝大部分的领土,也划入英国边界以内。他是印度问题的老手陆军少将约翰·阿尔达(John Ardagh)爵士,当时担任英国参谋总部的军事情报处处长。他于一八九七年一月一日,向外交部和印度事务部呈交一个文件提出了这个建议,阐述了前进派的见解和他们所担心的问题。他的建议虽然当时未被采纳,但是它在关于边疆政策的长期不断的辩论中却一直产生看影响。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 🙂1历史引言 正版松鼠妖 字8416 2006-10-16 16:31:50

        • 🙂2 正版松鼠妖 字9457 2006-10-16 16:32:35

          • 🙂3 O

            • 🙂4 正版松鼠妖 字4984 2006-10-16 16:34:17

              • 🙂5 正版松鼠妖 字4050 2006-10-16 16:34:44

                • 🙂6 正版松鼠妖 字1821 2006-10-16 16:35:11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