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粤语唐话】(一)唐仙高中奇遇的联想 -- 唵啊吽

共:💬58 🌺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好文
家园 说得很好!

其实非MM与老哞说的不矛盾,老哞的意思是,国家教育当局可以强制性要求致力于国文、文化研究的人学习一门带唐古音的方言,以及繁体字。非MM的意思是,现在国家和民间仍处于创造和积累物质基础的阶段,所以短期内资源和人材配备都会流向商品经济 而顾不上文化承传。

非MM说的当然是事实 而且可能因为你的专业原因可能你的体会较常人更深刻一些。但我觉得国家在这方面并非无能为力。

对强制研习唐古音和繁体字的问题,我觉得似乎可以这样来看: 报考国文专业的生源虽然在缩小,但增设了那些专业课程未必会令生源进一步缩小。这是因为,在人人向钱看的今日中国,能决意选择国文专业的,多少都是对中华文化承传有点抱负和理想的,增设那些课程符合他们的人生抱负和理想,所以不太会令他们止步。

另外如果国家真的打算大力扶助文化承传,完全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比如,可以长期在央视上播公益广告,用古音读唐诗、用古音作为话外音来表现某个辉煌的历史篇章... 美国90年代中曾苦于大众的牛奶消费量日减,一方面担忧奶制品行业的前景另一方面也是担心美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所以由政府出资,请了好几位体育界演艺界的明星大腕做广告,包括电视广告和平面媒体广告,每位明星上嘴唇都有一道 milk mustache,好像还有一句"Got Milk?"的tag line... 总之广告做得非常非常酷,一时引得小孩子、teenagers都以痛饮牛奶为时尚和潮流。可见,广告的效益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缺乏独立思考意识 人云亦云的普罗大众之中,那绝对可以起到引导潮流的作用。只要公益广告做得牛,而且坚持做,不仅可以令大批小孩子从小就对古文化古音产生浓厚兴趣,而且商业界也会得空就钻 如影随形地跟上来,趁机开发一些商机,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了。

我觉得,在促进文化承传方面,央视这种带有极深政府背景的媒体巨擘,它所掌握的各种资源都是不可替代的,其作用非同小可。关键就看央视高层对传统文化是否负有高度责任感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