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都等着中国买单(十三) -- 陈经

共:💬131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本来就是不赚钱的,除了解决就业问题没什么本质帮助

惠普、英特尔、微软结成联盟来中国淘金。

中国的贸易顺差今年将达到1000亿美元,是去年的3倍。中国对美国的双边贸易顺差很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历来较低,但今年也将猛升至具有政治危险性的水平。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日益加大,怎么办呢?

重要的是不要恐慌。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贸易顺差并不具有破坏性;事实上,它的影响恰恰是正面的。

众所周知,中国崛起为贸易超级大国与30年前日本的崛起有着巨大的不同。日本的贸易顺差来自索尼、松下、丰田及佳能等本国企业的经营活动。相比之下,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与外国跨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关。外国公司在中国出口中所占份额大约是57%,这一比重在过去15年中稳步攀升。而在高科技领域的出口中,外国公司所占比例甚至高于80%。

然而,即便这些数字已经令人惊讶,但还是大大低估了外国公司在中国强劲的出口中所发挥的作用。原因在于,出口统计数字记录的是出口总值,而不是在中国的附加值。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中国严重依赖进口部件,中国出口产品的本地附加值都相对偏低(许多高科技产品的附加值比例只有10%)。即使某些产品附加值很大,其增值部分往往也是来自供应链上游的外资零部件企业。

如果把中国看作一家公司,其出口总额代表收入,附加值代表利润,那么,所有可获得的证据都表明,中国从出口中获取的国家总“利润”及其出口企业的实际会计利润都相当微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个人电脑。去年,中国个人电脑出口额达到600亿美元,是仅次于服装的第二大出口项目。据国际贸易账目,用基于电脑出口价格与进口配件及软件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来计算,中国从电脑出口中积累了大量顺差。

这是事实。但由于外国企业在供应的关键部件上享有较高的利润率,因而从中国的出口中获利颇丰,这也是事实。在电脑的所有部件中,利润率最高的是软件,而软件是由微软公司及其他应用软件公司(大多数是美国公司)研发的。

其次是电脑的芯片。一枚芯片的总利润中的80%或超过80%被设计芯片的公司收入囊中,它们通常是英特尔公司(Intel)或超微(AMD)公司。剩下的利润则由生产该芯片的合同制造商获得,它们通常是来自台湾的企业。

利润率排在第三位的是液晶显示器。同样,液晶显示器的设计通常由跨国公司一手包揽,并由台湾或韩国的合同制造商生产。

第四高的利润率由在美国或欧洲经销整机电脑的公司获得,典型的例子就是戴尔或惠普等跨国公司。

利润率最低的是较简单部件的制造和电脑的最后组装,这部分利润归入中国。然而连这部分利润也有可能被外资控股的公司获取。

所以,算一算总账不难发现,在生产一台电脑所产生的全部利润中,至少有3/4被开发软件、设计芯片和经销整机的各家美国公司收入囊中。只有不到5%的微薄利润为中国企业所得。这种“贸易逆差”使得逆差国(这里指美国)更富裕而非更贫穷。

批评人士说:好吧,就算你说的不错,但就业呢?外国企业也许从中国获利良多,但它们将这些利润重新投入中国以提高产能,而不是转投到本国以增加就业。但是,若说中国工业产能的提高阻碍了发达国家增加本国就业,这纯属讹传。因为发达国家的大多数新工作岗位来自服务业而非制造业。以美国为例,自1979年以来,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4000多万,而制造业工作岗位减少了800万个。

过去几年,企业利润上升了,但工资和就业没有随之提高,这被称为“无就业经济复苏”,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美国劳工统计局最近修正了它的就业和工资数据,这两项数据表明其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在经历了两年净就业负增长之后,自2003 年中期以来,美国的就业岗位一直在增加。

正如人们所预期的,过去几年企业盈利的强劲增长如今正有力推动着就业岗位的增加及工资水平的上涨。

所以,结论一清二楚:中国的贸易顺差对任何一方都不是坏事,对于那些进口中国产品的富国来说尤其如此。(摘自5月9日英国《金融时报》[英]阿瑟·克罗伯 文 汪析译)(《环球时报》 2005年05月16日 第九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