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双石原作】《开国第一战》序言 生命中的一本书 -- MacArthur

共:💬203 🌺115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一章】秘密交易 雅尔塔东西抗衡 (1)

[SIZE=2]秘密交易 雅尔塔东西抗衡

公开分裂 高丽国南北对峙[/SIZE]

菜板上,

切腊肉,

有肥又有瘦。

你吃肥,

我吃瘦,

剩下的啃骨头。

-- 中国四川民谣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二月四日,同盟国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休养胜地雅尔塔聚首。

三个人在仗打得惊天动地的当口凑到这儿来,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度假。

他们是来研究战局,筹划胜利,论说功劳的。

也是来做买卖的。

此时此刻,对同盟国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一片大好。

在欧洲战场,苏联红军已进抵奥得河,解放了西里西亚要地奥帕林;美英军队也进展神速,攻占了圣维斯,迫近齐格菲防线。意大利早就竖起了降旗,希特勒连招架之功都快没啦。东方的日本,不仅在海上被美利坚合众国的海空力量打得焦头烂额,在东南亚的陆战战场也被中美英三国联军打得节节败退,大批的陆军主力又在中国大陆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无法向各个战场机动。那口吊着的气儿,也早就喘不匀了。

仗打到这个份上,连毛孩子都看得出来,法西斯轴心国已走到穷途末路,彻底没戏了。那会儿,就连电影《小兵张嘎》里张嘎那样刚经过二里半长征的小八路,在地头村口给南来北往的老少爷们儿作宣传鼓动时,那口径也都是不折不扣地被统一在一个得意洋洋的调门儿上:

“希特勒就要完蛋啦,日本鬼子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在日本鬼子手下混伪事儿的人们,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土八路现在闹腾得越来越厉害啦,那炮楼里的皇协军、治安军官兵也经常得到这样的警告:

“别看如今闹得欢,看你往后拉清单!”

汉奸们都很明白,日本皇军这棵大树,要倒啦!

按理,这该是寰球同乐,额手相庆的时候了吧?

虽然麻麻烦烦吵吵闹闹,但好好歹歹是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终究一起过来了,而且眼瞅着就要共享胜利果实了,该和和美美客客气气一块好好商量着办事了吧?

可是不!

越接近胜利,各同盟国的盟友们心里也就越是不踏实。昔日里劲往一处使的同一条战线上的盟友们,现在一个个都成了乌眼鸡,一只眼睛盯着穷途末路的对手,另一只眼睛则盯着对手的家当,恨不能都搂抱了过来全归自己。

所以我们可以想见,在这当口的三巨头聚首,花在作战上的心思,肯定不会比花在分配胜利果实上的心思更多 -- 后一件事情显然比前一件更迫切,更重要,也更费脑汁。

我们还可以想见,三巨头舒适地坐在前沙皇豪华的避暑行宫里,一面开心地品着香槟酒,一面拿那些被当作胜利品来分配的国家做筹码,彼此讨价还价的时候,一定充满着一种主宰他人命运的志得意满!

不是吗?

请看半年前的1944年秋天,斯大林和丘吉尔就曾在茶余酒后的笑谈之间,决定了东欧各国未来的命运。

丘吉尔后来回忆说:

我用半张纸把下面这些写了出来:

罗马尼亚

俄国 90%

其它国家 10%

希腊

英国(连同美国) 90%

俄国 10%

南斯拉夫 50%~50%

匈牙利 50%-50%

保加利亚

俄国 75%

其它国家 25%

我把这半张纸推到斯大林面前,当时他已经听到了译员的翻译。然后是片刻的沉默。接着他拿起蓝铅笔在纸上划了一个大勾。随即将纸片递还给我。一切都决定了,所费的时间并不比写这张纸的时间更多①

看看,多么简单,多么轻松,多么随意,多么洒脱!想都没想过是不是该跟当事国打个招呼,合计合计,商量商量 - 哪怕是冒一下这个念头!哪怕是做一下这个样子!

这,就是世界政治。

在这简单、轻松、随意、洒脱背后起作用的,只能是彼此的实力 - 它在政治格斗中具有勿庸置疑的最高权威。

而现在,轮到罗斯福跟斯大林来做打败日本后划分亚洲势力范围的交易了。

这个时候,欧洲战场虽然大局已定,亚洲的事情却还未完全见分晓。日本海军虽然被美国海军打得焦头烂额,可陆军主力还依然完整,全部兵力加起来还有约700万人。美国原拟由3个军组成的第六集团军于1945年底在日本九州登陆,举行“奥林匹克战役”,另一个由6个师组成的集团军于1946年在本州登陆,举行“皇冠战役”。可麦克阿瑟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跟日本人一交手才知道,这仗并不是那么好打的,日本武士没有欧美军人那种一见形势不妙就举手投降的习惯,美国大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进攻塞班岛,3万多日本士兵“玉碎”,但也拉了两万多名美国青年垫背;夺占硫磺岛,两万多顽抗的日本鬼子毙命,却也让进攻者付出了同样的代价。照此一盘算,“奥林匹克”也好,“皇冠”也好,都不是好玩的事,得准备付出100万美军的伤亡代价,才能占领日本本土,而且到时候战争还不一定能结束。

而对于养尊处优的美国人来说,100万是个很可怕的数字。

那时候,美国人还不敢指望那两颗成败还没边没谱的原子弹,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 给罗斯福当副总统的杜鲁门当时就蒙在鼓里。

当然,还有一件最担心而又最不便明言的事,那就是时任美国驻苏联大使威廉·哈里曼后来所坦言的:

存在的巨大危险是苏联可能袖手旁观,而等我们牺牲了大批美国人生命,打败日本之后,红军长驱直入满洲和中国北部大片地区...罗斯福总统力图使斯大林先前所谈的一般保证化为俄国尽早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明确行动,限制苏联在东方的扩张和取得苏联对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支持。

面对这种颇有些微妙的形势,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这会儿的全部心思,就是怎样说动老毛子在欧战结束后来亚洲搭把手,让美国人少流些血,多取些巧。

美国人钱一多,血就变得金贵起来!

不过罗斯福也知道斯大林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虽然在这次大战中,斯大林统治下的国家有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毁于战火,2 700余万国民丧生,工业生产能力也只相当于美国的1/5,但站在他身后的经过卫国战争严峻考验的1136万大军还是一支令人生畏的力量。

面对这样一个冷峻的人和这个冷峻的人手中的冷峻力量,任何簧口利舌之下的花言巧语都显得苍白无力,说出来只能适得其反。真正要想打动他,只能在求助的同时,捧上裹着厚厚黄油的利益蛋糕。

罗斯福面临的是这样的难题:

既要让斯大林尝到甜头,又不能让他把糖罐子抱到手。

得让他出重拳狠揍日本人,还不能让他把全部功劳都给揽了去,更不能让他挟胜利之势把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和漫延开来。得让他们替养尊处优的美国青年把血流了,还要承认美国在未来亚洲问题上的支配地位。

这的确是个很考水平的难题。

这种思维在与苏联利益相互冲撞后的结果,必然是苏美双方在战后的势力范围和利益分配上讨价还价,而交易的对象当然是敌国的财产,以及那些尚在大国政治漩涡中挣扎的国家。

甚至包括战胜国中国。

现在的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不是“四强”么?讨论亚洲战后格局,怎么能没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场的主力中国参加?而且不光是没有参加,反倒荒唐地成了别人的交易筹码?

苏美两国拿着中国的主权和利益相互讨价还价,一直对当时的中国政府封锁消息,瞒天过海达4月之久。罗斯福从黑海边回到美国向国会作报告,竟然公开撒谎说雅尔塔会议只讨论了欧洲问题,而与亚洲太平洋地区无涉。

参加过雅尔塔会议的英国职业外交家查尔斯 波伦后来也说:

“对雅尔塔协定的中肯批评是:它是背着我们的中国盟友签订的。”

既糊弄中国人,也糊弄美国人。

后来蒋介石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雅尔塔分赃会议的主要内容,不由地怒火中烧,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阅此,但有痛愤与自反而已,“雅尔塔”果已卖华乎?惟如此可以断定此次黑海会议对日作战已有定议。果尔,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想,恐已成梦矣!

直到1945年6月14日,杜鲁门才假眉三道地将雅尔塔会议内容通报给中国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愤愤然却又无可奈何地说:

“美、英、苏三国在雅尔塔签订密约,我中华民国没有参加,在法律上不受其约束,但在事实上,美国对苏和对华政策所加于谈判的影响之大,却无可讳言。”

无独有偶,斯大林对他意识形态上的盟友中共也是这样。

中共是在苏联出兵以后才得知雅尔塔分赃会议的结果。

这难道就是战胜国之一的大国应该享受的待遇?

的确,1943年秋天,是罗斯福竭力说服了极不情愿的丘吉尔,经斯大林点头同意,给中国戴上了一顶“大国”的帽子,宣布将中国列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四强”。

但无论是从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贡献,还是付出的牺牲来衡量,中国成为“四强”完全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八年,日本就一手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建立了以傀儡皇帝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把中国的东三省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从那时起,中国东北人民就在白山黑水之间开展了历时14年的局部抗战。无数不甘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恶劣环境中,坚持战斗,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这片黑土地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各党各派的力量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曾经屡屡给日本关东军以重创,在保卫自己赖以生存的黑土地的同时,也屏障了苏联的远东地区。他们为自己的祖国,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争取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

即使以欧洲战争爆发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点,中国也先于世界各国,与法西斯集团进入浴血恶战。当苏联还在观望,美国标榜中立,英法鼓吹绥靖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投入全民族全面抗战,与日本陆军主力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子出来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了。即使以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从而引发欧洲战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也已经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中苦苦撑持了两年有余。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战区的主力,中国是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坚持八年抗战的。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牵制了百万日本陆军主力,使其既不能北上攻击苏联,也不能南下增援太平洋战场,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微缩成一次战役来看待,那么我们在作战地图上就可以看到,直捣法西斯老巢的苏美英等国军队,就是左冲右突独揽风光的“箭头” - 执行突击和进攻任务的部队;而在与日本军队殊死搏战的中国和东南亚各国,则是啃骨头拼消耗的“扁担”① - 担负阻击、牵制任务的部队。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罗斯福在那困难重重的1942年也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挎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马上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 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区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①

的确,没有任何一个兵家只承认突击进攻而不承认牵制防御。

这个时期的罗斯福,唯恐那位惯骑两头马的蒋介石跟日本人勾勾搭搭,在千方百计地让蒋介石担戴苦头的同时,也想让他时不时地尝些甜头,感觉到有盼头,有奔头。

“四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甜头”,奉送给蒋介石的。

即或如此,中国列入“四强”,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呀?!

别人不知道,你罗斯福总该知道吧?这几年中国为你在太平洋的养精蓄锐出了多少力,垫了多少背,流了多少血,舍了多少命?你总不会象那个翻脸不认人的丘吉尔吧?在印缅战场,他打败仗的时候,中国人给他解围,他逃命的时候,中国人给他垫背。缅北反攻作战,明明中国军队是作战主力,可他在后来到处张扬这次作战的辉煌胜利时,竟然可以绝口不提中国二字。

可恰恰就是罗斯福本人,现在翻脸不认人了。

罗斯福认为中国的这顶“大国”帽子,根本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恩赐,之所以要把力量很弱的中国“拉入”“大国圈子”,是为了“倘和俄国在政策上发生严重冲突,中国毫无疑问会站在我们一边。”

什么意思?

那意思就是为了增加你那一张跟着起起哄的赞成票,不妨送你一顶高帽子戴戴 -- 反正又不要本钱。只要你在盟国阵营中踏踏实实地呆着。可现在时过境迁,再没有什么急难要你搭把手,而是要商量利益分配了,那就只好对不起了,呆一边儿凉快去吧。我能给你戴帽子,也能给你摘帽子!

政治交易的谈判桌上从来只承认实力,不关心贡献!

这,就是世界政治!

然而,时隔半个多世纪的我们,是否应该循此历史线索作另外一个层面的推理?今天的人们,在重新翻阅这一段欲罢不能、欲语还休的历史时,在痛恨和数落高鼻子们那种种的混账无赖和不公不道之时,是否应该由此而进行这样的反思:

作为世界上文明发祥最早,历史文化最悠久,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我们在国际社会中担当的角色与我们国家所应有的地位是否相称?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宏伟最壮观最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中,为什么我们注定就只能充当啃骨头拼消耗的“扁担”,而不能成为那左冲右突尽揽风光的“箭头”?为什么我们这样一个产生过孙武子曹孟德戚继光郑成功的泱泱大国,就不能勃然奋起,灭侵略凶焰于初临之时,而注定要饱受八年战火肆虐之苦?倘若我们能在“九一八”或“七七”之时,就将日本鬼子赶到鸭绿江那边去,那天皇老儿再牛,东条英机再凶,还敢在一挫再挫、自顾不暇之时去轰炸珍珠港打美国人的主意吗?希特勒再疯再狂,面对那个无忧无虑瞪大眼睛随时准备坐收渔人之利的罗斯福,还敢在大败于莫斯科城下之后,再次肆无忌惮地扑向顿巴斯油田吗?……

果如此,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还会延缓至1945年吗?

回答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本质的只有一个:

我们的综合实力,与我们应有的国际地位,不相匹配!

而按这些“为什么”推而演之,最后将得到这样一个设问:

倘若中国在战争中果能将“扁担”化作“箭头”,以铁的事实对这一连串的“为什么”作出肯定而圆满的答复,那么在胜利花环簇拥下的政治分配餐桌上,谁还敢不在你中国人跟前摆上一付刀叉,围上一条餐巾,捧上一份套餐,献上一只蛋糕?

谁还敢以恩赐的态度说那顶“大国”帽子是我赏给你的?

谁又敢在分账言利之时不搭理你?

中国人,想想,想想,再想想……

而此时此刻,不光不搭理你,还要拿你的家当,做我的买卖。

罗斯福和斯大林在拿着别人的家当做这笔交易的时候,甚至把每天晚餐时和他们一起喝酒打哈哈的丘吉尔也撇在一边。因为这两位腰粗气壮的爷们儿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在讨论亚洲问题上,这个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的意见已经无足轻重了。

直到最后签字时,英国人才被请出来当了一回橡皮图章。

傲气了一辈子的丘吉尔忍气吞声憋了一肚子火:

“作为大不列颠的代表,我参加了这一协定,但我和艾登都不曾参与制订这一文件。这被看作是美国的事,……总之,并没有同我们协商,只要我们同意。我们就这样做了。”

酸溜溜归酸溜溜,不乐意归不乐意,却也只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还得满面春风地作出欣喜状去参加签字仪式。——这也是实力使然。谁让你大英帝国老迈虚弱沦为二等强国了呢?

这场买卖做下来,中国人只落得这样一杯难以下咽却又不得不咽下的苦酒:

1945年8月14日,中国近现代史上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苏联海军在旅大有了一个不冻港,中长铁路权益也被苏联夺去一半。

1946年1月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照会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被迫承认外蒙独立。

可悲的中国!

可怜的中国!!

可叹的中国!!!

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老先生闻讯,顿时老泪纵横,大恸失声。

旁人不解:“抗战已得胜利,老先生何故泣耶?”

这位当年因“敌未出国土前议和即汉奸”的11字提案而深得国人爱戴和敬重的爱国老人痛呼:

“外蒙呢?外蒙呢?我们抗战八年,如今胜利了,为什么却落了个割地的下场?上一次大战我们是战胜国,却要我们割青岛。如今呢,说什么中国是‘四强之一’,作为战胜国却丧失大片领土还失去这么多权益!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欺负中国,犹有可说,可是苏联怎么也这样损害中国利益?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国民党政府居然也同意签订!

我们愧对先人哪!”

在延安的毛泽东闻听陈嘉庚痛泣外蒙之事,感慨道:

“陈老先生是好样的,有骨气!”

关键词(Tags): #朝鲜战争#双石#开国第一战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