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教】三国演义里的不明之处,请河里演义诸家指点! -- 老票

共:💬28 🌺2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老酒兄

回老酒兄:

  多谢老酒兄抬举,晕得我都找不到北了:)

  “煮酒好没面子”,老酒兄千万别这么说。俺就不用找北了,俺就只能去找地缝了:(

  原来的发贴方式早就感觉不妥,可一直也没想好什么样的形式好。由于原先网上没有嘉靖本三国演义的文本版,所以,开始的想法是以演义为主,解读评论为次。因此前面章回的解读和评论多数很糙。阿鸯想先发部分自认解读评论较细的章回,形式就按老酒兄的建议。如果挂相关原文的链接,若链接到别的网站上去,是否有挖本版墙角的嫌疑。贴子的名字用“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如何?

  还有,想在“解读”系列贴子的前面,先论证一下罗本为什么比毛本强。将从罗贯中和毛纶父子的水平差距入手,提纲如下:

1.思想解放上的差距:元之前的混乱和元统治的百年间,统治者放弃了用儒家毒化和奴化人民的思想,读书人没有思想束缚。而明、清对人民思想的束缚达到了顶峰。所以,罗贯中的思想非常开明,而毛纶父子的思想则极其迂腐。

2 经历不同:罗贯中参加过张士诚的义军,见过大世面,有军政阅历,接触过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深通人情世故。毛纶父子只是足不出户的两个书呆子。

3 知识不同:由于上述两点不同。罗贯中涉猎广泛。毛纶父子非“圣贤”书不读。

4 悟性不同:从毛纶父子对演义的修改上看,其理解能力实在太差。具体可见本人的解读评论。其实,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高深远非红楼梦可比。看看刘心武的解读,已经到了抠墙缝的地步,说明红楼梦已经实在解不出新鲜玩意儿了,也说明红楼梦实在没什么难解的,早让人解干净了。事实上,曹雪芹的思想、经历和罗贯中同样没的比。也许是阿鸯见闻不广,至今未见有人就演义本身内涵有什么像样的评论。见了“锦囊妙计”就说诸葛亮神奇;读点史书就挑演义中的非史,技止此耳。前者,不懂道理,不懂立王业者所用非一,建万世之安智不可专。后者是半瓶子晃。当然,阿鸯也是半瓶子晃,但阿鸯起码在作解读的尝试。

5 罗本的错误,毛本的修改:既使最早的嘉靖本,也是罗贯中成书百余年后的刻本。难免流转传抄的错误,和自以为是者的篡改。至于字词上的错误,不影响对演义的理解。毛纶父子出于美化刘备集团和丑化曹操的需要,将人物绝对脸谱化,大肆篡改语句,可又没有能力重新结构演义,结果严重破坏了演义的艺术性和逻辑性,给读者正确理解演义的思想内涵造成了困难。

为何毛本流行

1 符合清初人们的排满心理。

2 去除了民本思想,符合统治者需要,康熙到乾隆大搞文字狱。

有人说,毛纶父子对演义的普及有功。事实上,早在毛纶父子出生前,三国演义就已风靡大江南北。

崇拜诸葛亮的危害

  看看明末、清初之际,满清人口不及大明百分之一,最后却能灭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明各部各自为战,互不支援,各集团内部互相拆台,不顾大局。究其思想深处的根本原因,人人自以为能,以为天下可以定于一己之智,是很重要的一条原因。

  罗贯中在演义中主要阐述了一个道理,靠一个人的智慧是成就不了大业的。罗贯中演义的高深,也绝不是一人可以理解的,当然也不是阿鸯所能全部理解的,阿鸯企望的也仅是抛砖引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