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我们都曾经寂寞的成长 -- 老广

共:💬2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我们都曾经寂寞的成长

????离开武汉前,又去了那家叫做别克乔治的咖啡馆,和几个同样出生在1978年的朋友,

灯光依然是那样和缓而温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胳膊搁在很精致的坐垫和桌布,

叫上成打的啤酒,开始说话,壁炉边的钢琴前,静坐着一个白衣女子,指间流淌出很好听

的音乐,思绪偶尔会回到很多个敞开心扉的晚上。

   话题渐渐转到了77年到79年出生的我们这一群人的生存状态,与我共坐的几个朋友

都是独身子女,是踏着国家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出台出生的一代人,没有哥哥姐姐的疼

爱或者夺宠,也没有弟弟妹 妹让我们欺负或者装大人……

   我们的父母大多会在上班的时候把我们锁在家里或者丢在托儿所里,所以大家大都

有小时候被关在家里独自找乐的类似经历,老方说他一般都是在后院的花园里挖出泥巴来

独自在地上摔打出各种形状,直到父母回家发现满地泥泞把老方拿去摔打;小杜则称自己

一般都会想尽办法溜进父母的房间,开箱捣柜,把爸爸抽屉里的小袋子拿出来或者吹气或

者灌水,然后撬开柜子看里面是否真要郑渊洁所说的通往黄金之国的洞口;而我则显得有

些自闭,我会把自己的小床当做战场,把家里的围棋摊开在床上摆开阵势,一般是黑子一

方、白子一方,麻将被我拿出来作为棋子的战马。磁带被我倒腾成一辆辆坦克的形状,在

夏天吊扇的嘎嘎声中,我在小床上导演了从古希腊的波罗奔里撒战争、日本战国的各次会

战直到人民解放军的三大战役和假想中的登陆台湾……

   由于是第一代独身子女,我们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溺爱,还能独立,还算懂事,比过

去的孩子更能习惯安宁、习惯寂寞、习惯找出无聊之聊来,但是,自私、自负这些种子也

在不自觉间埋入我们的心灵深处。

   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全国性的扩招还没有开始,但是高考也不再是一道难于逾越

的天堑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迈过了那道独木桥,进入了星落棋布于全国各地大学的94级

、95级、96级、97级……和所有活在白衣飘飘年代的人一样,我们读书、恋爱、打工、家

教,大多数人还只是通过沙丘、航海、大富翁来熟悉电脑的键盘,三块钱的投影、98年的

流星雨、周末的交易舞会、99年的学生游行、97年的香港回归庆典、路边的台球桌……都

曾经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记忆中的一部分,都我们渐渐习惯了以前不那么习惯的集体群居

生活时并开始迷恋其中时,戏剧散场,我们毕业了,二十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大

部分或是主动或是被迫的把自己抛到了社会里面。

  

   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在远离父母的异乡工作,原因不一而足,城市的格调和气氛、一

段若即若离的爱情、几个可以倾心而谈的朋友、一个可能博得第一桶金的商业计划、甚至

为了能每天早上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都可能使得我们做出停留在某个城市的选

择,虽然格调可能腻味、爱人会弃自己而去、朋友可能因为奔忙逐渐疏远、商业计划被揉

做一团丢在风中、热干面会吃到反胃……可是,生活还得继续。……

  

   话题转到自己身上,大部分人对于一个城市的归属感,有时真的很难建立起来,说

起来自己在武汉已经呆了大概8年了,可是总觉得这里没有家的感觉,读书的时候,学习

、玩乐、打工、恋爱、考研,工作以后则机械的重复着与法律相关的工作,正义、价值、

人权、公平,在别人看来是那么的冠冕堂皇,而自己置身其中只会觉得他们只是流水线上

的一个符号罢了,包括自己也只是轰鸣的国家机器上的一颗小螺丝。习惯了看那些求助的

弱者期盼的眼神,也冷漠的审视着违法的个人面对庞大的专政机器时的渺小和无助,身边

的朋友和事情常变常新,才让我感觉到生活的大车一直在向前推进。

   后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蜗居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里面,感觉依然很麻木,早上

仓皇起床、漱洗、关灯、锁木门,关铁门,然后飞奔着冲下楼梯……晚上,拖着疲惫的身

躯爬上6楼,开铁门、开木门、开灯、漱洗、上床、电视痴呆一阵后入眠,再也不会如大

学般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每周一次的电话汇报也常常在奔忙中忘却。

   每次做完一个案子回家后就直奔床的方向,把自己抛在床上,一睡就睡到第二天中

午。有时候正在家里洗衣服,一个电话打过来就匆匆往指定的地方赶,一住就是好几天,

回来的时候衣服都沤出味道来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大概从前年冬天开始,自己出门的时候养成了不关灯的习惯,因

为晚上回家,仰着头看到从6楼自己家的窗口透出的灯光,心里会觉得很温暖。

   今年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怎么都坐不住了,再也没有一个人在灯下读

书的那种静逸,也不愿多为未来做什么打算,下班后就愿意和各个阶段的同学朋友们混在

一起,张罗着以各种由头召集的饭局,在酒桌上、吧台间讨论着一些叫做青春、回忆和理

想的东西,青春在消磨着,回忆在无数次品味中变成了嚼过的口香糖。

   理想?很近,当我们谈论的时候;很远,当我真的想为之做出一些选择的时候……

最近每次看到这两句所谓的名言自己都会苦笑:

  

   1,年轻时候为理想做出的选择,多半是错的。

   2,年轻人要想成大事,必须要有灵活的头脑和沉重的屁股。

  

   关于2,我觉得自己头脑够聪明,但是沉重的屁股不是因为能够坐的住去读书,而是

因为饭局张罗的太多,这点让我郁闷……

   关于1,回头想想这些年为感情和学业以及工作所付出的和所放弃的,我都会问自己

,我后悔过吗,一个朋友说:“我们不就是因为生活有这么多不确定性才活在这个世上的

吗?一个一望到尽头的人生不就和死了一样吗?我的生活要我自己去体验, 我的路要我

自己去走,我要为自己好好生活, 因为,我长大了。”在我们做出选择前,早有过属于

自己的权衡,可是我们始终无法对未来做出精确的预测,可是当我们若干年后回首自己曾

经的选择时,当年的不确定已经变成了身边的现实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想呢?

   对我来说,我也许会和更多这个年纪出生的人一样,不去后悔曾经做出的选择,只

要你当时是爱着那个人、或是那个专业、那个城市或者那份工作、那份理想……只要爱过

,那就没有错。或者说,明知道以后会觉得非常非常错,也要去做。

   忽然想到了我的一个高中同学身上的事情,也是独身子女,78年的人,他曾经和现

在为了自己爱过的人做出的很多事情,比如放弃最好的专业和机会来到一个完全陌生举目

无亲的小城市,连他自己都在偶尔怀疑自己是否会不较一切的为自己所爱的人做那么多的

事情,有次他对我说,有时候午夜梦回会忽然被噩梦惊醒,看到身边熟睡的那个的娇俏的

笑颜,会觉得心里很坦然,然后安心睡下,也许,就为了这分内心的坦然,不管这个人以

后是否会和自己走到白头,也会为之倾己之所有的吧。做了三年的警察,因为自己不会再

被轻易打动,那时才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被别人的感情感动。

   年轻的时候我们奔跑,我们挥洒激情,我们会碰的头破血流,我们会为爱情流泪,

会因为瞬间的狂热做出影响自己一生的选择,可是,有人告诉我,每个人都会走出青春的

,青春的唯一出口就是妥协,对整个成人世界和残酷的现实的无奈妥协。

   是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妥协的,骑着自行车,穿着牛仔裤,吹着口哨在校园里穿

行的我们总有一天会融入大街上提着公文包,木无表情穿梭的人流,可是,在我们内心深

处,何尝不想爱自己所爱,想自己所想,何尝不想不以功利性的目光看待朋友和利益呢,

不管扎入社会这个大缸里有多深,总渴望有一个心灵的角落与现实保持着一些微妙的距离

,守望着心底的那分纯真,就象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

   一直相信,不管以后是默默无闻还是飞黄腾达,人的一生中都得要有一段甘于寂寞

的日子,坐的住,干的了事情,可以平静的思考,理想规划和选择着未来,我们有过失恋

的哀痛,有过工作、学业不如意的烦恼,可这都不是我们否定自己的理由,或许我们又有

了新的感情和新的理想,可是,在我们日渐滑去的青春岁月里,当我们享受着甜美或是憧

憬着未来的时候,别忘记了自己在那些寂寞日子里的所感所想。

   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信心和勇气可以战胜一切,当我们长大的时候,在24岁或者

25岁或者26岁的现在,不管压力如何,风险如何,前途如何,最关键的是,勇敢的去和一

切残酷现实与困难面对面!

   寂寞的成长、无悔的青春、尽人事以待天命,就是这样。

  

  

   突然想起我很喜欢的一段话,送给所有认真看过这篇文章的朋友

   Yesterday is a History, Tomorrow is a Mistery, only Today is a Gift, that

’s why we call it Present.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文摘】我们都曾经寂寞的成长 O

      • 🙂武汉? 老猿 字150 2008-10-23 20:08:19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