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谈GDP-前言. -- 老广

共:💬342 🌺259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闲谈GDP(8)-羊头与狗肉。

前面说起服务业都有估价问题。有些产业, 不看具体情况, 就看数字, 理解经济可能就有偏差。 顺便举个例子, 比如金融业, 大家都说印度金融比中国强(俺写完这个, 打算写印度, 呵呵)。这个看数字有道理, 印度的金融数字比中国好。2005年印度的金融业数字是40580卢比, 大概是7000亿人民币的样子, 中国2003年金融保险业数字6467亿。到2005年金融业数字可能也是7000亿。同是7000亿, 但印度经济规模比中国小, 所以他的金融可以说比中国还好吧。 但看背景, 印度的贷款利率15%都算低利率, 20%算正常的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6%, 7%的样子。存贷利率差差不多有10个百分点。中国贷款利率6%, 7%, 存款利率2%, 3%。那你算增加值印度不高才怪了。

所以GDP真的是个说不清的东西, 每次看人拿中国的GDP去和其他国家作比较的时候, 就感觉好象我们拿一羊头加狗肉去和人家的全羊去比较。其实在中国经济统计中这类头是羊头, 肉却未必是羊肉的事情还很多。

比如说, 现在的一个时髦事是说中国经济如何效率低下。 参加这个合唱的, 一个声部是英美这些西方人士, 原因其实也简单, 中国蹿的太快了。 小时候, 看同桌的学习好, 心里不服气, 就嘀咕这厮就会刻苦, 其实一点也不聪明。 暗含着夸自己聪明, 好象自己那天多学半个小时就能考100分似的。 西方人也一样, 看中国这个也冒泡, 那个也抢第一。 而且中国这么大个个子, 以前又当过帮主的, 现在总是这么敷衍着, 其实心里主意一大堆。 老实说, 你如果在班里称霸称惯了, 冷不丁出来这么一个, 打又打不得, 比又比不得。 这个难受就别提了, 只能散布些流言非语了。 加上还有印度这些个个别同学起哄。 中国人呐, 近代史以来就总觉得不踏实, 缺乏自信的厉害。 总是想难道这世界上还有什么好事能落我们头上。 所以参加这个合唱的, 那里人都有, 中国人可能还最多。

这个合唱有从定性上来说的, 比如中国不民主, 命中注定要被印度超过的。 有定量上来唱衰的, 这类一般是大学教授学者之类的。 定量上的依据就是中国统计年鉴, 一句话, 就是看着羊头, 来比较羊头下面的肉了。 这个狗肉和羊肉比较起来, 有的地方狗肉不错, 有的地方羊肉不错。羊肉的几个不错的地方就被拿放大镜供着端了上来, 要和中国的对比样本, 就是印度来作比较了。

定性的我就不说了, 那个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东西, 这个系列也不是写印度经济的系列。 我只说一下其中那几个定量的基于国民经济核算数字的比较。

现在只要提中印经济比较的文章很多都来几句说中国经济过分依赖于投资, 消费疲软, 过分依赖工业。 而印度呐, 恰恰相反, 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 依赖消费而非投资, 依赖服务业而非工业等等。 中国的经济不依赖国内消费, 过分依赖投资出口等等。中国的投资比例占GDP的45%以上, 每年还疯狂增长, 但是这类增长一旦停止, 中国经济就会受到重挫。 所以长远来讲印度的经济模式会更好云云。 这些理论都是有数字的, 比如说中国投资比例在45%, 每年还30%的增长。 这个能不算依赖吗。 当然算。 看看印度消费占消费是GDP的主体,占64%,至于中国,只有40%以下。 服务业在印度GDP中的比例从1990年的41%上升到2005年的54%。相反,中国服务业则要落后得多,仅从1990年的31%增长到40%。 这样的话, 想必大家见的多了。

老广也不关心他们的结论, 只关心他们的论据, 因为老广看见狗肉了。

第一块狗肉, 就是投资。 中国是使用生产法和收入法统计GDP, 不采用支出法。 只有支出法统计才有投资的概念。 支出法计算公式为:

GDP=最终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政府消费十居民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政府消费可以写作G, 居民消费是C, 资本形成总额是I, 所以书本上的公式就是GDP=C+I+G, 如果把进出口也算上就是出口是X,进口是M。 收入法公式就可以写成 GDP=C+I+G+(X-M)

中国不用支出法, 按理讲没有投资这个数字, 但中国从计划经济时代有个固定资产投资, 这个数字对管理中国经济非常重要, 所以一直是中国核算体系的支柱, 所以西方就有人把这个数字当投资来用。 中国对收入法本来也不太重视, 这个固定资产投资是按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来统计, 没打算把他当支出法里的投资来对待, 而且也没想能整出这么多花活出来, 也就没吱声。

中国2005年固定资产数字是88773.6亿元, GDP是183956.1亿元, 比例一算, 48%, 够高。 今年上半年, 固定资产增长30%。 这个算不算过分依赖啊,当然算, 上半年经济增长不过才10%, 你固定资产投资就增长30%,长此下去这还了得, 所以中国人就开始发愁怎么经济那么依赖投资。 因为据说西方的投资比例不过20%, 30%。 美国投资大概占20%, 印度也差不多, 就你中国这个个别生。

但问题是你算一下就知道, 这个48%×30%=14.4%, 就是说光是投资中国今年上半年GDP就增长了14.4%, 而统计局报出的GDP增长率是10%。 那消费什么的, 不都要降10%才能把中国经济拉到统计局报的10%上来吗,出口还得要逆差来配合。 这个你到中国商场里看看就知道错的厉害了。

问题出在那里呐? 问题是这个是一个固定资产投资的狗肉挂了一个西方核算体系里投资的羊头。 为什么? 因为西方的投资是有很多讲究的, 首先西方投资里要扣除折旧, 投资是Investment, 就是说你新形成的固定资产才能算是投资, 所以只有扣除折旧后才能算是投资。 这样, 中国以前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庞大固定资产, 你就提个折旧吧。 折旧比例按谁的算都无所谓。 反正你需要扣除一大块下去。

其次西方投资里, 不统计地价, 因为地价只是反映土地所有权的转换, 而不是国民经济资产的增加。 中国的固定资产总额里, 房地产也好, 工商投资也好, 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也好, 土地转让出让的金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很大比例。 八万亿里的固定资产投资里去个一万两万亿都有可能。 老广不是地主, 有买过地的可以补充。

再次, 就是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当期投资额, 西方的投资实质上只包含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 因为你投资100亿建个工厂, 一建三年, 那么只有到第三年你这个投资才整到投资里开始计提折旧。 之前算库存, 而只有库存的增加额才计入投资。 这个一差二去的数字就不少。

再加上中国GDP统计的遗漏, 因为你作为分母的GDP本身就大量低估,那么中国的投资率绝对不是什么48%, 也不会是38%, 28%可能又太低了。因为中国现在在城市化过程中, 基础设施要大建特建。 所以投资率高是正常的。 从一无所有的贫农, 过渡到富裕中农的时候, 你家里的大件投资肯定占你家里支出的比例要高些, 你要买电视, 洗衣机之类的。 真正有钱的人家, 到是买大件的比例小些, 因为彩电什么的都置办齐了。 这也不奇怪, 奇怪的是其他的落后贫农, 在那里炫耀自己置办大件的比例低是什么意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