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给小人书兄捉刀:黑名单上的人 -- 早生华发

共:💬35 🌺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给小人书兄捉刀:黑名单上的人

[MP=320,240]http://wma.bbting.com/fans/01/0109/wma4152/bornin80th/07.wma[/MP]

怎么样?耳熟不?

看了小人书兄弟的[那时我们看电视]不禁想起好多。想让小人书写写黑名单上的人,等了几天没等来,早某手痒,不禁越庖代俎,望仁兄海涵。

要说我们70年代生人的,小时候虽然不如以后的精神生活这么丰富,但比起再以前的只有样板戏老三战看的一代,还是幸福多了。毕竟有这么多在家就能享受到的精典。前南斯拉夫的黑名单上的人无可争议的是其中之一。

该电视剧由原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的电影工作者完成。经过3年时间的加工与整理,1973年马尔科维奇完成了剧本的创作,第二年开始拍摄并自当年12月起在南国家电视台正式播出。一经上演,立即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关注。为了能够及时收看,许多商店不得不提前打烊,电视剧播出时间,整个贝尔格莱德市大街上真正是空无一人。人们不仅被剧中主人翁的牺牲精神所感动,同时也是为了通过他们去寻找父辈的踪迹。在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下,自1974年以来该电视剧总共在前南国内重播7次,据较为保守的估计,收看者总人次在5000万以上。

在我国,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交接时引进,引起的轰动和观众的总量绝对远超他的故乡。

南斯拉夫这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如果不是有这么多优秀的影视剧,恐怕不关心政治普通中国人只会是一个符号,不像现在这么多好感。当然,了解南斯拉夫历史的人会对南斯拉夫人民坚忍不拔,不畏强权的性格,有着深刻的印象。这样一个国家最后解体陷入困境,大多数中国人会为之扼腕。我对南斯拉夫的好感恐怕比一般人还多一点,我当初来加拿大经济正好萧条,找不到专业工作,多亏一位南斯拉夫朋友帮忙才找到第一份专业工作的。

还是先说这个电视剧。

河友听到的这个主题曲,当年每次听起无不让我热血沸腾,心情激动。这个曲子仿佛跟加里森敢死队,有着类似的风格,使用相似的乐器。当然小时候对音乐一窍不通,他们使用的打击乐器是中国影视剧、乐团里没有的,甚至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样,叫什么。但奏起来节奏明快,动感强烈总让人斗志昂扬,中国交响乐和民乐里没有可意起到类似作用的东西。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歌词的片头曲这么相似,再加上里面的人物都是高加索人种,穿着也与我中土不同(没有我国影视反映抗战的影视剧里的手巾板扎头的打扮);敌人又都是穿一样马甲的德国兵。于是我就以为这两个片子是一系列的,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加里森长得跟游击队长铁希长得很像,当然没有重新验证。倒也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在国内盗版影碟上看到,黑名单上的人居然是加里森敢死队之黑名单上的人。扯得远一点,我国抗日的影视剧似乎集中在乡村,最多也就是县城了,所以大量的印象是扎手巾的,连探雷小队长都知道。欧美似乎更集中于城市,所以印象中的很多人物都穿背带裤,戴鸭舌帽。

再说一句音乐,虽然跟家里森的音乐都有雄壮激昂的韵律,但是不像它那样从头到尾一路下去,黑名单的音乐中间有变化,这种变化让人听着有种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与加里森敢死队不同的结局。加里森基本上是喜剧风格的,而黑名单上的人,随着剧情的推进,一个一个死去,让人唏嘘。

这种风格也是我更喜欢的原因,要知道加里森主要角色是不能死的,这样一集一集尽管情节不同,套路是差不多的,甭管多艰险,最后还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倒是充满了乐观主义。黑名单上的人注定不能像美国这种系列剧似的想拍多少拍多少,剧情每集都有推进,直到游击队全体失去战斗能力。虽然难过,但非常写实,毕竟我们不能靠同一班人从头打到尾。什么时候前线的人不在了,我们二线的人就不得不投入进去,继续前辈的事业。不像加里森那样,战争永远是别人的事,反正他们又没减员。最后的结局就是游击队正队副队都不得不退出战斗了,副队就把一直不肯交出的鸭舌帽给了队长的弟弟。鸭舌帽的传承,象征着以前不让上阵的弟弟,接过重任,继续前辈的事业。看来社会主义国家对于人民战争虽然理解不一样,但都是高度重视的。不像美帝那样把人按职业高度划分,除了Jack Bauer他们之外别人就不会反恐了。其实真正战火烧到家园的时候,不想做亡国奴的话,前仆后继的抵抗就是粉碎侵略者的必须方式。

黑名单上的人跟当时我国的抗战影视有很大不同,就是侵略者可不像猪头小队长,毛驴中队长似的,看着就猥琐,办事又无能。那里的鬼子绝对是一幅道貌岸然,又老谋深算,最后游击队被全员消灭就是最不一样的结果。至今我国一般还是喜剧方式的表现抗战,八路军打日本鬼子仿佛不费吹灰之力,即使小有挫折,也是轻松搞定。当然革命乐观主义是必须的,可是都这样也没意思了。毕竟侵略军能在我国国土上横行,不是笨蛋开着坦克就能做到的。没有艰苦卓绝的斗争是不可能胜利的。如果普通观众以为打仗这么轻松,如果真遇上事情不是这么回事,没有个心理准备,精神上恐怕很容易被打垮的。

这个连续剧一共十三集,大概他们东欧人也不忌讳13。每一集都有一些同志牺牲,黑名单上的活人越来越少。记得有一集叫《叛徒?!》一个疑似叛徒被组织怀疑,最后虽然搞清楚了,可他也牺牲了。我专门说这集不是为了说斗争多么曲折,是因为有两件事我觉得印象深刻。一个是这几的名字,中央电视台还在后面点了?!我剧情大概看明白了,不知道还有这个标点就请教老爹。老爹说这表示剧情中先怀疑在惊叹,实际是两个符号。我深以为然,于是以后作文里就经常用上,自以为高明得很啊。还有一个就是疑似叛徒最后被击毙时,迟迟不肯到下,在原地蹒跚了很久,好像永远就那样了似的,我真的不耐烦了。

最后一集也是比较紧张的,党卫军头子总算被炸死了,搞恐怖袭击的队员也牺牲了。正队副队身受重伤被德军加狼犬追得昏天黑地,也不知能不能逃出生天。到现在我也不记得他们最后是牺牲了还是退伍去后方养伤了。现在也没时间重新温习一遍了。

再有第一集一个情节记忆也比较深刻,副队跟女民兵没多久就滚在了一起,作为正面人物,中国影视中当时还没有这种破坏纪律的领导。其实俩人衣服都穿得严严的,也就是意会,不过已经很难得了。这个细节不是第一次看到是能记住的,那时还小,才不留心这个。后来好像八十年代末重播过一次,记住了,重播时别的情景都不记得了,只有这个。

最后一集里,大家都走了,深夜,队长的弟弟在乡村的小屋里对着他的女朋友吹起了口琴。这个口琴独奏节奏悠扬,让人百转柔肠。作为片尾曲,使人觉得仿佛处身战后和平悠闲的日子,一个老兵在追忆以往的旧事,与前面的音乐反差很大,却表现了对胜利的信心。而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个结局的话,大多数影视剧都是奏着隆重的凯歌,走向夕阳什么的。这水平就显得不一般了。这个口琴独奏很好听,现在听起来也不禁回忆幼年美好的时光。我当时因为这个真想学吹口琴了,可惜本人确实没什么音乐细胞,最后只能吹个闪烁闪烁小星星,现在也不会了。

总体来说,在当时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艺术上的表现能力,中国编导们真是差的不是一点了。当然跟政策环境有关,可现在政策放开了这么多年,那些知名编导们也没见什么提高。就会用军人谈恋爱什么的表现人性,甚至还有临上阵的战士要看护士乳房的情节,为了达到目的,解放军战士们集体庄严敬礼。。。怎么好的一点都没学,歪门邪道学的这么快,还发挥的这么让人“惊喜”。连美帝苏修都不用这种手段抓人。要说情节上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中国编导不是做不到。像受欢迎的刘墉、纪晓岚、和绅斗智的情节就很抓人。其实好几百年前的小说就能做到这一点了:西游记像加里森,主要人物是不死的,观众就看作者怎么让他们过关;而三国就像黑名单,观众为主角的生死担忧。可一旦涉及到我党我军,我国编导就有点抓瞎了。同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前南斯拉夫对本党本军的表现,至今我国都难以达到。稍微贴近一点的就怕泄密,唉,何苦呢?

关键词(Tags): #黑名单上的人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