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关于分田到户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 -- 听枫

共:💬230 🌺13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分田到户”与“粮食产量”的“正/负”相关性

老家在四川西南部农村,属丘陵到山区的过渡带。情况比较特殊:我家在典型的丘陵地带,从丘陵(山)顶到沟低都是农田(地)。但离我家不到5公里远的姑妈家却是典型的山地:山陡,只有在山顶平地才有耕地,山沟里有少量水田,普遍宜耕作的土地少,水田就更少了。

老家没有大江大河,但70年代上了一水库建设项目,全镇受益非浅。这么说吧,每次我爸提起该水利项目,都要说老毛一番好话,认为他才是真正对农民好。

该水库是建在地势高的山里,共上下游两个,我不记得具体库容。但是即使如今年四川干旱,老家的水稻还是没有减产,当然旱地的玉米就基本没戏。

1980年包产到户后,我家基本上没吃过粗粮,大米饭管饱,同村其于人家也基本如此。但同县不同镇的姨妈家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像样的水利设施,只能靠天吃饭。雨水好时,水稻收入多就有饱饭吃,否则就只能吃苞谷饭(玉米+大米)。

从80年代包产到户起,至90年代末,老家的水田耕作一般是这样的:在收完水稻后,立冬之前,用水牛沿水田长宽方向各犁一遍,然后杷平(把犁出的一道一道的泥胚耙平坦);然后来年立春以后再犁/耙一遍,再插秧苗。估计几千年来都是如此耕作。

现在呢,大部分人家都种懒庄稼了,只在立春以后用水牛犁/耙一遍就插秧苗,产量并没有太大变化。

80年代,化肥是比较缺的。记得有一年(86年?),有一大卡车从某个地方运化肥(好像碳氨)到邻县,经过本镇时,直接被发现情况的农民上车抢了(当时我就站在旁边观战,派出所来 人都没办法),可见当时化肥紧缺程度。现在?只要有钱,要多少有多少,随便买。

包产到户之前,化肥(碳氨和尿素)有没有我不知道,但过钙(过磷酸钙,用作底肥)是有的。我知道当时的化肥还有氨水,每个生产队都有若干石头砌的氨水池,高浓度氨水,熏得要死。包产到户以后,那些氨水池都陆续被拆掉了,看来氨水后来是没再被当成化肥使用。

包产到户以前都是集体育秧苗,然后一株株分插到水田。包产到户之后,逐渐用薄膜育秧,然后也是下田一株一株人工分插。现在?甚至抛插(就是人站在田埂上,把秧苗均匀抛到田里,然后就让其根系自己长到田里)。如此懒作,也没听有人叫唤粮食不够吃。

80年代以后,老家的水利建设基本停滞。由於我家所在的生产队在主灌溉渠的下方,包产到户时,该部分水渠已经是石头砌成。而通往其它生产队的支渠当时还没来得及改造,当时是土渠,现在还是土渠,需要年年维护。更惨的是,包产到户时,通往另一邻村的水渠还只具雏形,还不能使用,现在?还是雏形,仍然没-法-用。

根据个人经验,我的看法是:

初期(80年代)包产到户对粮食产量提高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农民投入的劳动力和热情比之前多很多。没有化肥即使是农家肥过钙也要用,而且舍得用,所以粮食产量增加。这是不是包产到户的作用呢?见仁见智。

90年代,化肥的大量使用和新种子的推广,农民投入的劳动力和热情实际上是锐减的,吃水利设施的老本,但是粮食产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

进入21世纪,农民种地的热情没了,农村多剩老人和妇女,投入的劳动力和热情已经跌到历史低谷,但是没听说(至少本下课没听说)粮食不够吃。大家即使种懒庄稼,也能过日子。

所以,我觉得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包产到户之前的农田水利建设,新技术(化肥\农药\新种子)的引入。包产到户初期,生产力(农民的劳动热情和劳动力投入)是被解放了。之后,被解放生产力(劳动力)逐渐解放到其它行业。而且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渐荒废最终会影响农业生产。

如果没有包产到户,“粮食产量”也会随新种子/新技术和化肥的使用而提高,但是农民的“生活水平”能否逐渐提高?这个难说,估计饭是能吃饱,怕不是每个都想现在这样有机会出去打工挣钱。大家还是能吃饱饭但是没钱。包产到户对粮食产量提高的作用有限,但是对发挥农民积极性(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是有相当促进作用的,至少在我老家如此。从这个角度看,教科书说“包产到户解放了生产力”也不无道理。

个人所见,大家不同意不要拍砖。谢谢

通宝推:迷途笨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